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 > 第1章 难产

第1章 难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

华国一九六六年八月底。

骄阳烈日之下一大片成熟的稻谷闪着金光,远远望去,那光芒晃的人眼睛都有点难以睁开,仿佛遍地黄金。

红星公社第七大队,一群人戴着草帽在稻田里忙的热火朝天,女的收割稻谷,男的挑草头,一个个干的特别起劲儿。

即使他们都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汗水湿透了衣裳又被太阳晒干,一直如此循环,衣服是染了一层又一层白色盐渍,也没能挡住大家丰收的喜悦。

这个抢收的画面很有年代感。

唐菲儿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黑漆漆的满是水的小容器里,手脚都伸不开。

她想起最后一刻的画面明明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了,为什么现在没死了?可是那粉身碎骨的痛楚明明还深深的刻在她的灵魂之中?

就在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绑到哪个实验室用来做实验,努力挣扎着想撞破容器逃跑时,就听到一个女人发出痛楚的声音,“哎哟~嘶~”

肚子突然剧烈发痛令郑秀疼的脸色煞白,额间直冒冷汗,手抱着肚子就要往下坠。

离郑秀不远的田垄间,割稻谷的张苗听到郑秀的叫声,起身就看到郑秀不对劲的抱着肚子慢慢往下坠去,她大步跑了过来扶住郑秀,“秀儿,你没事吧?”

张苗扶着郑秀朝着不远处一堆捆好的稻草走去,让她靠在上面,郑秀此时疼的连说话都有气无力的,“苗姐,我肚子好痛。”

“不会是要生了吧!”张苗想着郑秀肚子里的孩子还不足月,脸上都是担心。

李老三媳妇也飞跑过来帮忙,她数落的话语中充满了关心,“你这肚子都八个多月了还跑来干活,你男人是拿工资的也不缺钱,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走,我们送你回家。”

“???”此时的唐菲儿听到她们的对话满脑子问号,她才发现自己不是被抓了,而是在人家肚子里,变成了未出生的婴儿,而是她旁边还有一个室友,这到底是个神马情况?难道没喝孟婆汤就投胎了,还是穿越了?

张苗看到匆匆赶来的向队长,正好跟他请个假,“向队长,小郑快生了,我和小李送小郑回去。”

“好,有事记得去公社卫生室找林大夫。”向队长也知道这事会让你严重,立马同意了,还顺带提醒了一句。

六十年代,红星公社的人看病只能去镇里,镇里有个卫生室,正经西医那是不用想了,只有三个赤脚大夫。

一个大夫看跌打损伤,另一个看头疼脑热,还有一个接生婆,要是严重点的就只能去城里看病,没钱的只能在家熬着,熬过去是命好,熬不过去只能等死。

不过这个年代,家家都穷,接生孩子基本都不会去找大夫,最多就是找村里生产经验丰富的婆子来帮忙,不然马大夫会忙死。

张苗和李老三媳妇扶着郑秀往家里走去,往常只有三五分钟的路程,郑秀今天走的格外辛苦,子宫的痉挛抽痛让她只能艰难的一步一步的挪动着,她们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慢慢挪回家。

明白自己已经重生的唐菲儿也很担心她的新母亲,她努力稳住自己身体的同时,还按住一旁的室友,不让她乱动,免得加重母亲身体的负担,期望自己和同胞能顺利降生。

“干妈~干妈~~~”张苗隔老远就朝唐家喊着。

年近六十岁的刘奶奶听到干女儿这么着急的叫着自己,猜到可能是自家出大事了。

刘奶奶头发梳的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挽在脑后,一双三寸金莲也限制不了她焦急的心情,她急忙踩着密集的小步伐从屋后的自留地里回来,猪草篓子都忘在了田里。

她走到门口就看到儿媳妇难受的模样,忙过来搭把手,把儿媳妇扶到床上躺着,握着儿媳妇的手轻声细语的安慰着,“秀儿,别怕啊,没事的。”

“干妈,我去找我妈过来帮忙。”张苗是刘奶奶的干女儿,两家住在同一个大队,住的地方也离的不远,就隔了百八十米。

刘奶奶也不忘吩咐张苗,“苗子,你找个人去镇里把你弟叫回来。”

“哎~我知道了。”张苗说完人已经跑了出去。

李老三媳妇也自觉的去厨房帮忙烧水,生孩子哪能少的了开水。

这时候,刘奶奶也没跟她客气,“小李,碗柜里有鸡蛋和红糖,帮忙煮一碗红糖荷包蛋。”

“好嘞,您照顾小郑,其它的我来。”李老三媳妇已经生养两个孩子了,生产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她都门儿清。

这时郑秀的肚子已经疼的很厉害,疼的她不停地闷哼着,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还好忍不住大叫出声,听的人心惊胆战。

很快,张苗就和母亲彭奶奶过来了,彭奶奶给郑秀做了检查,就跟家属说了郑秀的情况,“宫口还没开,离生产还早着了,妹子,扶着你儿媳妇起来走走,等会儿好生些。”

刘奶奶扶着郑秀在稻场里走来走去的溜达着,还吃了李老三媳妇煮好的红糖荷包蛋。

彭奶奶观察着郑秀的身体状况,过了一会儿就看到她裤腿打湿了,急忙吩咐,“好了,羊水破了,快扶她回来躺着。”

躺在床上的郑秀疼的生不如死,经验丰富的彭奶奶一点也没慌张,她镇定自若的观察着郑秀的身体状况。

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给郑秀检查的彭奶奶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事情况,羊水一直在流,可是宫口却只开了三指,要是这样下去,产妇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会有危险的。

彭奶奶拉着刘奶奶悄悄地告诉她,“你儿媳妇的情况必须马上叫马大夫来。”

刘奶奶担心儿媳妇紧张,就悄悄地让张苗去请大夫,“苗子,你去找马大夫。”

张苗也知道这事很着急,她急忙跑了出去,队里也没交通工具,她只能跑着去了区公所,半路上就遇到了正赶回家的唐言。

唐言在区公所的农信社里当会计主任,是红星公社里唯数不多在乡里有工作的人,这份工作不管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六十年代都很令人羡慕。

不然外来的无亲无故刘小婉母子也无法在红星村七队站住脚跟。

“言子,秀儿难产有危险,你快点找马大夫。”唐言马上转身就骑车疯狂的踩着脚踏板去了卫生室找来马大夫,汗水迷糊了眼睛也只是胡乱擦擦。

马大夫被唐言一路颠簸的带来唐家,郑秀的嗓子已经喊的嘶哑了,她给产妇检查后对唐言摇了摇头,严肃的看向唐言和刘小婉,“婶子,老唐,产妇难产,必须马上送到城里的医院,不然羊水流光了,孩子还没出来,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听到医生的话,唐菲儿担心不已,她要知道自己之前挣扎的时候会连累新妈妈早加难产,就不瞎动了,有钱难买早知道。

没想到她才重生就闯祸了。

唐菲儿仔细留意着新妈妈的动静,可是宫口开的小,她就是想自己出来都不行。

随着新妈妈子宫里的羊水一点点减少,缺氧的唐念瑶直接昏睡了过去。

唐言二话不说就去借来板车把郑秀拉到镇上,并找来了镇里唯一一辆解放牌绿皮卡车,幸好他镇里认识一些人,不然没这么容易弄来卡车。

为了让产妇保持清醒,马大夫也陪着唐言夫妻坐上了卡车车厢。

刘奶奶看着远去的卡车,眼神中满是担心,脸上的焦急和担忧毫不掩饰,在心中一直祈祷着,“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家儿媳妇顺利生下孩子……”

为了早点来到县医院,司机把车开的飞快,一路上,郑秀几次昏迷,都是马大夫用银针扎醒她,趟过了几次危险。

唐言焦急又心疼的握着媳妇的手,不停地跟她说着话,讲着孩子出生后的幸福生活。

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曾经为了爱情还私奔过一回,幸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马大夫看到唐言的举动,也有些羡慕郑秀有个这么爱她的丈夫,在这个保守的年代,唐亚和郑秀这样的夫妻真的很少见。

还好镇里有一条直达市里的813省道,道路平坦宽阔,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医院,郑秀也被送到了手术室。

司机和马大夫功成身退,他们还有工作就先回去了。

这大半天的折腾,郑秀早已虚弱不堪,她无力却又坚定的恳求着医生,“医生,一定要保住我的孩子。”

三十岁的郑秀才怀第一胎,她知道丈夫有弱精症,之前丈夫离婚就是因为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现在她终于有了他的血脉,绝对不能出事。

唐言也特别的担心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

他们两口子好不容易才有了孩子,家里人都很宝贝她肚子里来之不易的孩子。

唐家人丁不旺,刘奶奶只有一个儿子唐言,再就是儿媳妇郑秀,还有一个收养的大孙子唐平。

刘奶奶的丈夫早在一九三九年的抗倭时期被小鬼子杀害了,她不仅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被婆家赶了出来,这日子对一个柔弱的女人简直是雪上加霜。

刘奶奶的丈夫没了,公公婆婆没了儿子,就连已经十岁的孙子都不要了,她也不知道两个老家伙的是怎么想的。

可是刘奶奶的娘家早就没人了,只有一个出嫁的姐姐,也幸好有这个姐姐帮衬,刘奶奶才能顺利的把儿子养大。

她含辛茹苦的养大了儿子,本以为儿子结婚,她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没想到儿子结婚两次,二十年也没能有个一儿半女。

她担心儿子无后,老了孤苦无依,便做主领养了一个孙子唐平。

老天保佑儿媳妇怀孕了,好容易要生了,不仅早产还难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