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袁家嫡子,专好救人 > 第三十五章 王佐之才刘子扬,快到碗里来!

第三十五章 王佐之才刘子扬,快到碗里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袁家嫡子,专好救人!

第35章 王佐之才刘子扬,快到碗里来!

但荀彧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清闲日子并没能过上多久。

严格来讲,只消停了一个晚上。

因为次日一早,曹营就有探子传回了袁绍正打算择期发布的讨贼檄文。

“《为袁绍檄豫州文》?有点意思。”刚刚拿到檄文的时候,荀彧还是比较淡定的,毕竟如今郑玄莅临许都,你袁绍手底下还有什么能人能愿意为你挥毫泼墨?

但扫了两眼之后,荀彧就扔下了手头的其他事务,专心致志的读起了文章,并在读过两遍之后抛下尚书台乔装一番之后直接去往司空府。

“什么?司空头风发作,今日不见客?”吃了闭门羹,荀彧脸上写满了讶异。

可如果是个寻常门子也就罢了,偏偏出来告知消息的乃是如今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那就意味着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这个节骨眼上曹操病倒了,荀彧顿时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起来。

就在荀彧少见的陷入彷徨的时候,袁数却迎来了一位他等待已久的客人。

“哎呀,今日子扬来访,实在是让鄙人蓬荜生辉啊。”望着坐在下首的青年,袁数笑的如同花朵一样灿烂。

事实证明,汝南袁氏+司空曹操的双重名头真是好用,你看,这刘晔不就上门了吗?

虽然不是弃官投奔,而是以庐江刘勋使者的名义抵达许都,但能把人忽悠到面前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虽然此时此刻的刘晔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而是一个劲的给自己灌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汝南袁氏的人混到曹操手下也就算了,居然还有这个资格替曹操写信招降自家太守。

写信招降也就算了,你这边上这位是从哪个旮旯里爬出来的?

不是,不是说袁术手底下文武早就被料理干净了吗?

你阎象一个袁术嫡系手下是怎么躲过曹军追捕这么光明正大的混迹在许都的?

等等,袁术死忠…汝南袁氏…

悄咪咪的抬头打量了上首正笑眯眯的吃肉喝酒的那位袁公子一眼,刘晔觉得他可能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但更让他有些无奈的是,就算他猜测成真,好像也没有什么用。

因为在名义上,如今刘勋的庐江太守还是袁术封的呢,之所以其他诸侯愿意把你当成独立的一支,就是因为袁术已经被大汉官方确认死亡了。

这个时候你突然跳出来说袁术其实还没挂,是朝廷造谣,嗯……

作为一名和贾诩一样识时务的俊杰,刘晔表示他还没有想不开到这种程度。

对此,袁数也是丝毫不担心。毕竟这位可是能以大汉皇室的身份投身曹营,并在朝堂争斗当中始终坚定坚决的站在曹操一边的狠角色,又怎么会在意他这个疑似“袁术”的身份呢。

这就得怪袁数低估了他原主这位第一反贼在如今大汉士人当中的影响力了(虽然不是啥正面影响)。

“嗯,我是想知道这位疑似‘袁术’的家伙到底打算在袁曹之间做些什么,没有就此效忠的打算。”自我说服之后,刘晔也乐得多一个人替他引荐曹操。

当然,刘晔并不知道,上座那位袁公子,对他身上的几个天赋可也同样眼馋的很。

尤其是那个可以增幅攻城兵器研发和使用效果的“军工”,这也难怪历史当中这位刘子扬能向曹操献上霹雳车,并以此压制住袁绍军的箭塔。

而在深入畅聊了一番曹袁局势之后,刘晔心里的怀疑反倒是逐渐消散。

开什么玩笑,就原来那和草包似的袁术袁公路,他有这个脑子把曹袁格局剖析的这么清楚明白,还很坚定的站在曹操这一边?

“子扬啊,这几日勿要轻易外出走动,否则到时候惹下什么事端来,虽然某在曹公面前也算是说得上话,却不一定能帮得了你啊。”酒酣耳热之后,袁数一副醉眼惺忪的样子,嘴里说出的话语却有些骇人听闻。

“嗯?袁公子此话却是从何说起?”刘晔这下来了好奇。毕竟,之所以挑在这个时候来访许都,除了替老东家刘勋找个新老板之外,刘晔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有没有机会能掺和进月旦评里凑个热闹。

当他在半道上听说郑玄也要参与之后,那份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如今却蓦然听面前这位深浅难测的公子提及此事,却居然是劝阻他参与其中,这怎么能让这会儿不过二十多岁的刘晔好奇呢?

难不成……

不对啊,没听说河北方向有动静啊,这么说来,难道是……

见袁数挤眉弄眼的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架势,刘晔最终也没有问出口。

他很清楚,眼下他可不仅仅代表他自己,现在这个汉室皇族加上刘勋使臣的身份,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卷入其中为好。

“当然,子扬也不要着急。如今经神既然来了许都,想来曹公也好,陛下也罢,都不会再轻易放他离去了。嗝…”最后撂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袁数一头扑倒在案几上,仿佛已经不胜酒力。

刘晔眨了眨眼,若有所思。

……

在各方都部署周详之后,万众瞩目的重启版月旦评终于要拉开帷幕,隆重登场了。

为表重视,此次月旦评由天子亲自下旨,尚书令荀彧与少府孔融亲自出马操办,而二人也将同样以一刀笔吏的身份侍奉在此次月旦评两大核心任务许劭与郑玄的身边。

而月旦评的举办地,则在经过朝议之后选定在了许都城西。

倒不是许劭有什么风水上的讲究,实在是许都附近离城门最近的旷野仅此一处了。

此时时辰未到,月旦评的高台上还空无一人,只有正上方悬挂着由钟繇题写的“月旦评”三个大字,但台下却已经陆陆续续聚集了数百围观士子。

除去这些靠近高台的士子们,外围也已经陆陆续续围上了来看热闹的平民百姓,规模甚至隐隐有超过上一次众士子跪迎经神的架势。

要知道,天下名士齐聚许都,更有郑玄、许劭、孔融等大家坐镇,可谓是十多年难遇的盛况,而为了避免鱼龙混杂,今日参评的自然都以正直年富力强或风华正茂的文士为主,不少人原本就是彼此相识,一时间众人握手言欢,端的是应了后世刘禹锡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花团锦族之下,杀伐的锋芒却怎样也掩盖不住。子扬啊,看懂我为什么不建议你今日参评了吗?”远处的一处土丘上,袁数眼中闪过一抹耐人寻味的光芒,调侃起了身边的刘晔。

嗯,只有刘晔,阎象被他另外安排了任务,眼下并不在他身边。

之所以阎象会这么放心大胆的离去,自然也是因为袁数在前些日子找机会给他露了一手“大魔法师”天赋的效果,而眼下被他储存起来备用的天赋,自然是源自于之前有幸打过照面的曹魏第一福将曹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