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独宠王妃:庶女是个技术活 > 第3章 做个交易

第3章 做个交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独宠王妃:庶女是个技术活!

第二日,纪家别庄便成了镇里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唉,你听说纪家别庄那事儿了吗?”

“听说了听说了,不就是昨日无故走水了吗?”

“不止哩!我听说啊,昨日走水那处本是纪家老祖宗的所住,昨日那火便是她对纪大人不孝的惩戒!”

“这不孝之言,从何说起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纪家老祖宗是继室,并非纪大人的亲祖母,两年前这位老祖宗染了什么传染病,便被送来了庄子休养。结果没熬过去,死在庄子上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也怨不得纪大人啊。”

“如何怨不得?听说啊,这纪家老祖宗孝期未过,纪大人就忙着嫁长女攀附侯府了。这简直就是大不孝!”

“竟是如此?这般人品简直是我们读书人的耻辱!”

三人成虎,外头那些不堪入耳的流言越传越离谱,很快就传到了纪家别庄。

崔嬷嬷正在为流言头疼不已时,纪言蹊敲敲门进了屋。

崔嬷嬷便是上次无意间推倒纪言蹊的那位,瞧见她深夜前来,还以为她想要秋后算账,不由有些紧张。

“五小姐这般晚前来有何要事?”

纪言蹊自然清楚崔嬷嬷心里想的什么,笑了笑让崔嬷嬷放下芥蒂。

“崔嬷嬷不必紧张,我今日前来是要与嬷嬷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

“崔嬷嬷在庄子这么多年,劳苦功高,却处处被毫无能力可言的王管事压着一头,言蹊很是为嬷嬷鸣不平。”

“那又如何?”

一提到这个崔嬷嬷就来气,这么多年了王管事就没办过一次正经事儿,若不是那姓王的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这管事的位置怎么也轮不到她坐!

“我可以帮你,帮你坐上管事的位置。”

“当真?”崔嬷嬷将信将疑,“五小姐帮我又有何目的?”

纪言蹊笑笑,“我要回府。”

“哈哈!”崔嬷嬷似乎在笑纪言蹊天真,“五小姐想要回府,谈何容易。”

“自然不易,因此才需崔嬷嬷帮助。否则……”纪言蹊笑着停顿片刻,目光在崔嬷嬷身上扫过,叫人觉得凉飕飕的,“崔嬷嬷以为,我为何要帮你呢?”

一句话,问得崔嬷嬷无言以对,也只能敛了傲慢配合道:“那五小姐有何妙招?”

“我需得嬷嬷将镇里的风言风语,一字不落地传话回京。”

“那怎么行,这事儿若是叫老爷得知,我们……”

崔嬷嬷辩驳了一半,才恍然大悟过来纪言蹊的如意算盘。

镇里的风言风语一切皆因那场大火所起,而大火未得及时处置,便是庄子里管事不利。

一个做下人的失误,连累到主家被骂,纪淮安绝不可能放过王管事。

见崔嬷嬷神色,纪言蹊也知道她反应了过来,于是笑着接话。

“王管事无能,若你能有主意为父亲分忧,管事位置自然是你的。”

“什么主意?”

“我听闻镇上有一隐世圣僧,擅解此道,因此特意前去询问了一二。圣僧说,此等抱憾而终之人,需得有人虔诚诵经九九八十一日方可超度亡魂。”

崔嬷嬷不由得被纪言蹊牵了鼻子走,“五小姐想去颂经?”

纪言蹊笑着摇摇头,“不,白姨娘去。”

言至此处,崔嬷嬷算是彻底懂了纪言蹊的谋算。

镇子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京城迟早是要知道的。

眼下正值年底官吏考核的关键时期,纪淮安自然不敢大肆追究,只能想法子先堵住悠悠之口。

让白姨娘去为老祖宗诵经,一方面是护她离开庄子,到了寺庙后自有老祖宗留下的人会庇护她;

另一方面,也将白姨娘的身份从有罪之人变成了祈福之人,为其日后回府做足了铺垫。

白姨娘走了,纪言蹊一个人留在庄子上就更不合适了,毕竟她从未犯过什么过错,只不过是受姨娘牵连。

纪淮安“不孝”的骂名还未洗脱,自然不会让自己再背上“不慈”的名声,唯有将她尽快接回府去才行。

想到这里,崔嬷嬷也是彻底被纪言蹊的谋划所折服,小小年纪竟有此番心智,日后必有大造化,自己还是莫要惹她的好。

崔嬷嬷尽可能露出了一抹最为友善的笑,“那么,老奴日后便仰仗五小姐了。”

纪言蹊从善如流,“崔管事客气了。”

从崔嬷嬷那儿回去,已是半夜,昏睡了两日有余的白雪消也总算是醒了过来。

纪言蹊喜出望外,忙不迭地关切了白雪消几句,见对方身体并无大碍,便直奔主题。

“那日的女子是谁,姨娘应当知道吧?”

白雪消闻言扭过头去,似乎并不想提及。

“此事不是你一个小孩子该管的。”

纪言蹊知道,白雪消不愿让她知晓这些,其实是想保护她。

可眼下的情形,白雪消自身难保,又怎可能保得住自己!

这般想着,纪言蹊不由得叹了口气,将自己这几日的谋划悉数告知了白雪消。

而后才道:“祈福之事,姨娘是非去不可的,女儿回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您若不将其中内情告知于我,敌暗我明,吃亏的总归还是我。”

白雪消闻言也思忖了片刻,知道纪言蹊所言非虚,这才叹口气惆怅开口。

“是雅姨娘。”

纪淮安妻妾众多,但这位雅姨娘却是其中最为特别的。

其他姨娘都是纪淮安心甘情愿娶进门的,而雅姨娘则是纪淮安的上峰曹大人以“体恤”为名,塞进府来的。

雅姨娘虽明面儿上是曹大人的“好意”,可七弯八拐的利益关系网深不可测,恐怕和朝中一些大人物也有关系。

是以,雅姨娘虽不受纪淮安的宠爱,在纪府的位置却坚若磐石。

要动她,并不容易。

按照白雪消的说法,那日刘姨娘难产而亡之时,她就在现场。

刘姨娘咽气前手里紧紧捏着一块儿碎布,白姨娘当时也未曾多想,顾念着情谊便帮刘姨娘整理了仪容。

那时的白雪消还不知晓那块儿碎布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雅姨娘找上门来,白雪消才恍然大悟。

雅姨娘有件儿那样花色的衣裳。

想来,刘姨娘母子具亡,其中必然少不了雅姨娘的手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