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独宠王妃:庶女是个技术活 > 第18章 给个机会

第18章 给个机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独宠王妃:庶女是个技术活!

纪言蹊猜得没错,海姨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晏姨娘三番两次的挑拨,即便这次侥幸逃脱,她也不会就此作罢。

因此,接下来很长一段时日都随处能瞧见两人不对付的场面,海姨娘虽说手段算不得高明,但日日这般,晏姨娘也是不胜其烦。

托两位姨娘打架的福,纪言蹊好生休养了一段时日,日日在屋里待着无趣,也叫纪言蹊想清楚了一件事儿。

“二哥哥,小妹要求你一件事情。”

纪择谦记忆之中,这还是纪言蹊第一次这般一板一眼地同他说话。

纪择谦生在二房,大房的孩子们不喜与他来往,吃喝玩乐样样都不带着他。

可纪言蹊却是什么都不介意,陪着他玩儿、陪着他闹,就连爹娘去了的那个夜晚,也是纪言蹊陪着他的。

正因如此,两人关系一向要好,好到纪择谦可以不问理由的帮助纪言蹊。

“五妹妹何时也学会客套了?同二哥有什么事情不好说?”

见纪言蹊如此慎重地说话,纪择谦多少觉得有些好笑,“你说吧。”

“我想……让祖母将择行接过去。”

纪言蹊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颇有无奈。

“如今家里的局势我算是看清楚了,我不犯人,未必人不犯我。

这样的事情有一便有二,我总归不可能件件都逃得过去。

择行那里我实在不放心,也不希望他小小年纪就看破后宅之事。

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如此最为妥帖。”

纪老太太为了家宅和乐一向不喜欢管几个孩子的事儿,只有纪择谦才能帮得到他们,毕竟,纪老太太也只听得进去他的话。

“那你呢?”

纪择谦知道,纪言蹊说的话句句属实,可他却气她一点没有提到自己。

他们都清楚,晏姨娘这次的毒计本是冲着纪言蹊来的,不过是纪言蹊日日早出晚归没有找到机会罢了。

要知道,若是跑出府的是纪言蹊,定是比纪择行罚得更重些。

毕竟纪择行淘气些年纪小倒也好说,而且又是个儿子,再怎么说也不能真的就置之不理。

提到自己,纪言蹊有些迷茫。

纪择谦见状叹了口气,也罢,她一个小姑娘又能有多少心眼儿呢?

这般想着,忍不住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

“此事儿且放心交给我便是,你的事情,我也会想法子的。”

纪择谦说罢,便见沉碧探了脑袋进来轻声禀告:

“小姐,庆儿来了。”

纪言蹊点点头,“进来吧。”

话音一落,沉碧便带了庆儿进来。

经过此事,庆儿也被折腾得不轻,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又被海姨娘赶出了院子。

海姨娘不要,这等背主之人旁人自然也不肯要,原本是预备发卖出去的,是纪言蹊向俞闲月求了情,这才将庆儿保了下来。

“多谢五小姐,今日之恩,奴婢定将牢记于心。日后奴婢做牛做马,也会报答小姐的恩情!”

庆儿自是万分感激,一进屋就连连叩了几个响头,纪言蹊这身子骨还未好,动弹不得,便授意沉碧将庆儿扶了起来。

“庆儿,我救你,并非想要施恩于你,而是因为我知道,你并非心思歹毒之人。”

纪言蹊早已调查清楚,庆儿家中有个病重的老母,常年看病吃药需得花费不少银子,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将钱财看得这般紧。

庆儿这些日子遭受了不少白眼,不曾想纪言蹊竟会如此说,一个没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

“好了,都过去了。”纪言蹊温和地劝慰了几句,才直入主题:“虽然母亲同意不发卖你,但出了这样的事儿,你待在府里日子过得也不痛快。”

“小姐的意思是?”

“母亲的意思,是想将你送到庄子上去,虽说比府中清苦了些,但那里没人识得你,也没人嚼劳什子舌根。”

“好。”

纪言蹊倒是没想到庆儿答应得如此爽快,楞了片刻又道:

“庄子里寺里近,若你方便,若有重要消息还想请你替我递个信儿。你且放心,你母亲那边,我也会照顾好的。”

“便是五小姐不说,奴婢也替五小姐办好事儿的!”

纪言蹊点点头,也不好与庆儿待太久,免得旁人起了疑心,又说了几句便着沉碧将人送了出去。

等人走远了,纪择谦才扭头问纪言蹊。

“不论如何,她都曾背叛过主子,你竟还信她?”

“她已是走投无路,给她一个机会又何妨?”纪言蹊回答得十分平静,“一步错,若能及时纠正,就不会步步错。若她愿意,我愿意给她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

就像上天,给她的这次机会一样。

重头来过,多好。

纪择谦并未听出纪言蹊的深意,只当她心善,交代了几句“好生吃药”什么的,便离开往纪老太太那边去了。

也不晓得纪择谦是如何说服纪老太太的,不多日老太太房里的王嬷嬷便过来将纪择行带走了。

与此同时,老太太还当着父亲的面儿提出了让家里的所有姑娘都去宁远书院见见世面。

“虽说我们纪家算不得什么大户人家,但从祖上便是代代书香。老婆子我不希望说家里的儿女有多么的才华横溢,但也不能是目不识丁失了体面才是。”

得知这个消息最高兴的怕就是海姨娘了,一口一个“老太太英明”谄媚得纪言芙直翻白眼。

大宁王朝从不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皇室爱才惜才,鼓励女子也能走进学堂念书习字。

早些年由源王殿下亲自督造了宁远书院,被称为京都第一学府。

但宁远书院高昂的学费还是让许多寒门子弟望而却步,反倒成了官宦子女和各地富商的盘踞之地。

宁远书院的师资一流,收费也十分高昂,所以能进宁远书院的大多都是被各个府里重视的孩子,可以说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纪淮安本来对这件事情是不太认同的,可碍于老太太的情面却也拒绝不得,况且就连孩子们的学费也是用老太太的体己钱出的,便更没了拒绝的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