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黑科技碾压时代 > 第191章 解往刑部

第191章 解往刑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黑科技碾压时代!

接下来的日子很是无聊。

景一鸣的案子本不复杂,官府将案件卷宗整理好以后,便一股脑的发给了刑部,这一来一回便需要月余时间。

前期审讯过以后,景一鸣便无人问津了,若不是每日里狱卒按时放饭,他都以为官府把他给忘了。

他从“千里眼”里看到,现在的景园已没了闹事的人,只剩下一片焦土,诉说着景园往日的辉煌。

他并不清楚谭筱荷等人使的什么法子,不过看到他们都没事,景一鸣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众人显然都消瘦了许多,尤其是谭筱荷,整个人的精神都看着有些恍惚,看来都是为了自己和景园的事情。

现在的谭筱荷,每日都生活在恐惧中。

官府前边已找他们问过话,从话里的意思来看,景一鸣摊上的不光是景园走水的事情,还有更为严重的犯禁和贩卖私盐。

谭筱荷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当即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

她阿爹和阿兄都被处以极刑,没想到现在又轮到了景一鸣。

她一直就觉得自己是不祥之人,现在景一鸣碰到这档子事,更是笃定了她的想法。

景翠儿看出她精神不对,便日夜守候着她,若非如此,只怕她当真就寻了短见。

她想去见景一鸣一面,可是任她求遍了所识之人,却仍是毫无作用。

现在的景园就像瘟疫一样,别人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帮她?

祁胖子和王通判则是压根没见到人。

这里牵扯到世家的事情,他们为了避嫌,自然要躲的远远的。

其实祁胖子倒是真想帮忙,不过自从景园出事,祁远山便将他禁足在了家中。

他便是想出,也出不去。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月余,刑部的行文也终于到了。

不过楚钦政看着手里的折子,却是眉头紧皱。

折子上的内容很简单,即日将景一鸣解往刑部。

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但凡府衙判定的死刑犯,还要经过秋审才能最终定罪,所以往年也有过押解犯人进皇城的先例。

不过,其中却有几处很值得琢磨。

第一点,景一鸣犯了两条杀头的罪过,却都够不上斩立决的重罪,所以他判的是斩监候。

这等罪名若是判定,犯人还需经三司秋审,而后才能判定结果。

可如今今年的秋审刚过,明年秋审尚早,但看那刑部的行文却是颇为着急。

第二点,回复里的话也很值得推敲。

其实值得推敲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词:解往。

以往刑部的回复用的都是“押解”,这一个字的差别不知是何用意?

解往其实也有押解的意思,难道这只是一封正常的押解行文?

浸淫官场二十余年的楚钦政深谙官场之道,很快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刑部的行文最是严谨,每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过的,这一字之差,其中定是大有深意。

难道,这代表了刑部的态度?

或者说,不止是刑部?

想到这里,楚钦政不禁出了一头冷汗。

景园走水,可以说是在他的默许之下方才发生。

此刻,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这一决定是否正确。

楚钦政盯着这几个字看了良久,却依然是毫无头绪。

而且,“解往”的方式又让楚钦政犯了愁。

朝廷对此自然是有规定,重犯囚车押送,轻者枷锁镣铐,若是无罪,则不需上刑具。

可是现在景一鸣的案子还未定性,楚钦政也揣摩不出上头的真实意图,所以他也不知该按什么标准“解往”刑部。

最后,他索性喊来了索文津和王延松一起商议对策。

两人也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未待楚钦政开口,只是看了眼刑部的行文,便知道了楚钦政喊他们来的目的。

同知索文津很是滑头。

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只是表示一切以楚钦政马首是瞻。

通判王延松刚想依样画葫芦,将此事推回给楚钦政。

可谁知楚钦政似乎想到他会有此一出,于是便抢着说道:

“刑名一职文津并不熟悉,也便罢了。延松可是主管的刑名,现下还是要拿出个主意才好。”

一句话不仅堵了王延松推辞的借口,还使得他心里一个劲的骂娘。

当初楚钦政知道他和景一鸣关系不错,所以当初缉拿审判景一鸣时压根就没通知他。

直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楚钦政需要他在行文上署名时,才大致将此事告知了他。

他对此意见颇大,可是最后势态逼人,他还是不情不愿的署了名。

可谁知,现在刑部态度暧昧,使得景一鸣这个案子成了烫手山芋。

这楚钦政不愿做那得罪人的事情,却把他喊来做替罪羊。

如此一来,又怎能使他不怨愤?

可是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楚钦政询问的又刚好是他分内的事情,所以他心里虽然不情愿,可最后还是给出了意见。

“依下官来看,刑部定是对此案存疑,方才出了这么个模棱两可的行文。”

“既如此,咱们也可以想个可上可下的法子。”

楚钦政和索文津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什么可上可下的法子?”

王延松也不卖关子,说道:

“咱们选个折中的办法,以枷锁镣铐的方式将景一鸣解往刑部。”

“且在路途之中,也不需上枷锁镣铐。”

“待到了皇城,再让差役根据情况便宜行事便可。”

楚钦政和索文津两人眼中一亮,楚钦政更是连着说了三个“妙”字。

“妙,妙,妙!”

其中最妙的便是那句“便宜行事”。

这句话中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倒是和刑部的行文有异曲同工之处。

况且,即使差役处置不当,到时也自可将责任都推给他们。

最后是打是罚,反正板子落不到自己头上。

三个老狐狸相视一笑,此事就如此定了下来。

刑部那边催得急,三人不敢耽搁,早早安排了人手,解着景一鸣上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