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之九子夺嫡 > 第134章 李绩坦白,晋王逼宫

第134章 李绩坦白,晋王逼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之九子夺嫡!

李宽:“给晋王府的黑衣卫传令,让他把消息传给魏王和李绩。”

马周:“殿下的意思是告诉李绩,我们已经知道他勾结晋王的事,这让他有所忌惮。”

李宽:“嗯,李绩绝不会尽全力帮老九的,肯定还会留有余地。”

马周:“魏王肯定会将消息告知陛下,陛下就会有所准备了。”

第二天李治邀请一众兄长来晋王府赴宴,他要尽地主之谊,接待自己的几个哥哥。

同一时间李绩去晋阳宫求见李世民,他想要向李世民坦白来自救。

李绩:“陛下,微臣有事向您坦白。”

李世民一脸疑问,没听说李绩犯事了呀。

李绩:“陛下,老臣的儿子醉酒误事,睡了太上皇遗留的小妾,珠胎暗结,诞下一子,晋王因为此事威胁老臣,让老臣助他包围晋阳宫,向陛下逼宫。”

李世民:“哼,这个逆子竟敢逼宫造反,真可是朕的好儿子。”

李绩:“老臣的逆子犯了淫乱后宫之罪,请陛下治罪。”

李世民:“爱卿平身,一个太上皇的小妾而已,和咱们君臣比起来微不足道,朕让皇后处理一下就行。”

李绩:“多谢陛下隆恩,老臣父子无以为报。”

李世民:“爱卿言重了,朕希望你还是卧底在晋王身边。”

李绩:“老臣遵命。”

李世民心里想得很清楚,只要不是造反,他对功臣都能容忍,况且李绩还把李治逼宫的消息告诉了他,这份忠心难得可贵。

李绩刚走,李泰也来到了晋阳宫,他也得到了李治要逼宫的消息。

李泰:“儿臣得到消息说雉奴要准备逼宫,父皇和母后还好吗?”

李世民:“嗯,朕已知晓老九的阴谋,你不必担心,先好好去陪你母后。”

李泰:“父皇,儿臣想起一事,来晋阳宫前雉奴邀请了一众兄弟去晋王府赴宴,说是要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兄弟们。”

李世民:“不好,你的几个兄弟有危险,传朕口谕,命吴王,齐王,梁王,蒋王,越王,晋王即刻入宫见驾。”

李泰:“嗯,儿臣先下告退。”

李世民示意李泰去陪长孙皇后,随即召见了心腹大臣。

一刻钟的时间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来到了晋阳宫。

李世民:“诸卿,形势危急,朕得到消息,晋王要出兵围困晋阳宫,逼宫造反。”

程咬金:“晋王年幼,肯定受人蛊惑,不然断不会做出如此逆天之举。”

程咬金不愧是李世民的心腹,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他肯定是不希望李治死无葬身之地,有了程咬金的带头,李世民就有了维护李治的余地。

李君羡:“陛下,吴王,齐王,梁王,蒋王,越王均已去晋王府赴宴,晋王府大门紧闭,积极备战。”

李世民:“嗯,晋王应该只是软禁五王,不至于对自己的兄弟下手。”

另一边的晋王府,李治亲迎五个兄长,以免他们有所怀疑。

李治:“诸位哥哥大驾光临,晋王府蓬荜生辉,大家里面请。”

李恪:“九弟客气了,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李治:“怎么没见四哥,真不给小弟面子。”

晋王府校尉:“回禀殿下,小将去请魏王的时候,他的随从说魏王去晋阳宫请安了,因此没有见到魏王本人。”

李治:“嗯,原来如此,那还真是遗憾。”

李治招呼一众兄弟喝酒,两杯过后五王双双倒地,不省人事。

李治:“来人将本王的五个哥哥带下去好生伺候,任何人不得接触。”

武媚娘:“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李治:“来人,去请长孙国舅和李尚书前来王府商议要事。”

长孙无忌和李绩急匆匆地来到了晋王府,李绩一面派人去向李世民密报。

李治:“两位爱卿,如今形势万分危急,本王已经拿下了吴王,齐王,梁王,蒋王,越王,不论成败,咱们都有和父皇谈判的筹码。”

长孙无忌和李绩相互看了一眼,心里不禁感叹,果然是陛下的儿子,这份果敢如出一辙。

长孙无忌:“殿下,兵贵神速,即刻让李将军率兵包围晋阳宫,逼陛下退位。”

李治:“李将军,辛苦你走一趟了。”

李治看着李绩,威胁的语气,不言而喻。

李绩:“老臣愿往,殿下请放心。”

李治和长孙无忌相视而笑,甥舅二人尽在不言中。

李绩率领一万晋王府兵向晋阳宫进发,不到半个时辰,李绩就包围了晋阳宫。

李治大喜过望,而长孙无忌却是一脸忧愁,似乎这一切都太顺利了,有点反常。

李治和长孙无忌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晋阳宫,开始向李世民逼宫。

李治:“父皇,大势已去,您还是投降了吧,儿臣不会动您和母后分毫,只要您将皇位传给儿臣,儿臣一定让您和母后颐养天年。”

李世民:“逆子,朕绝不会向乱臣贼子投降,做你的春秋大梦了吧,大唐只有战死的君王,没有投降的皇帝。”

长孙无忌:“陛下,您这是又何苦,大唐经历战乱,是时候偃武修文,太子英武,和陛下如出一辙,但是好大喜功,绝不是最好的继承人,反观晋王仁孝,以文治天下,定能带领大唐走向新的高度。”

李世民被长孙无忌气乐了,李治都向自己的父皇逼宫了,还谈何仁孝,这不是欺骗世人吗?

李世民:“闭嘴,朕对你长孙无忌不薄,宽儿更是让你列二十二位功臣之首,你对得起观音婢吗?”

长孙无忌:“哼,不错您和太子对我是不错,但是对长孙家却是一直打压,丝毫不念皇后的骨肉亲情,为了长孙家的未来,老臣不得不站在晋王这一边。”

长孙皇后:“兄长,糊涂呀,你这是要将长孙家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治:“母后来得正好,您劝劝父皇让他将皇位传给儿臣,儿臣一定会比父皇做得更好。”

长孙皇后差点被李治的话气晕了,自己怎么会生出如此忘恩负义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