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嫡女重生,进宫升级收拾一群渣人 > 第57章 风起

第57章 风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嫡女重生,进宫升级收拾一群渣人!

皇上在御书房里,听闻暗卫报:“今天皇后的嬷嬷去慈宁宫杖毙了一位五品女官。”

“何事?”

“那名女官是皇后的眼线,喜欢上七皇子,不知怎么被皇后知道了,给当场杖毙。”

“哼。”

皇上冷哼一声,又问:“朕这里有多少她的眼线?”

“有三个,但敢递真消息的只有一个人。”

暗卫用食指在桌上写了那人的名字。

眼线做得再隐秘,你总得去递消息,换得好处。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露出马脚来。

只要被暗卫发现一次,就会被永远盯上,直到眼线死。

“陛下,边关传来急报。”有公公进来禀报。

“传。”

一位风尘仆仆的男子急步奔进了御书房,他行了一礼,快速禀报,“陛下,近来西北方向外敌来犯多次,一次比一次出兵多。”

“打听到是什么原因,引得外敌前来侵犯吗?”皇上忙问。

“据细作探得情报,是雾族和焰朝因旱灾引发的侵犯。”

赶回来送信的哨兵,细细讲了经过:

雾族现在的首领叫刺刺哈儿,亲自带兵来犯。

刺刺哈儿在不久前,杀了侄儿,夺了族长之位,将侄儿的妻妾全夺了过去。

他还扬言:“丰朝多年前杀我祖父,此仇非报不可,本王要带大军杀到丰朝的京城。”

焰朝的皇上叫萧迹,他本无大志,只好美色。

不久前,年过五十时的萧迹得了一位绝色的美人,那位美人不只是肤白胸大还志向高远。

在她的计谋之下,焰朝的皇上在短短的时间,灭了几个皇亲和临近的部落。

抢得大量的美人、地盘、财物,让萧迹尝到了甜头。

美人又道:“我们焰朝怎么能对丰朝臣服呢?要是攻进丰朝,这天下就是我们的。”

在美人的劝说下,焰朝同雾族结了盟,共同联手出兵侵犯丰朝边关。

尚武皇上沉吟着思考,这战事起得很突然。

打从他登基到现在,近二十年来,边关都是安然无恙。

之前过正旦,外族还派使者送来了朝贡之物,怎么没几个月就出兵来犯了。

往些年也有过这样的灾情发生,雾族和焰朝派使者前来借粮讨物,尚武皇上都是慷慨相助。

外族度过难关后,都是用牛羊来回报。

还没等皇上想出对策来,京城流言四起。

“多年前,先帝带大军扫平了边关,哪知现在又风云再起。”

“也不知皇上派谁去征战。”

“皇上的年号叫尚武,说不定皇上要亲征呢。”

……

尚武皇上听闻这些流言后,他突然间想到,当初,为他选年号的是恩国公孙天阳。

他笑了,暗道:好计谋呀!

原来,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战事,只是为了针对他。

看来,太子成年了,他到了应该让位的时候。

如果只是让位,他能活命,皇上还感觉无所谓。

但是,为了他让位,他就得送命。

还要让很多百姓、将士陪着送命,这就让他不愿意了。

尚武皇上的一双凤眼,露出像头狼一样狠绝的眼神,心中暗道:那就来吧,同朕比一下谁的命更硬更长!

前朝的官员们,在早朝时分成了两派争论。

林建业是阻挡皇上亲征的人,他道:“孟子曾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仍真龙之躯,怎么可深陷危险之中。”

他提出,“战事起,派代王出征最适合,代王曾带兵出过征。”

代王也站出来请战,“陛下,请让臣弟带兵前去征战。”

二皇子跟着站出来,“父皇,儿子愿意跟随征战。”

太子急着反对,“不行,二弟不能出征,战争上太危险。”

皇上坐在上位,看了一眼太子。

不只是长相肖孙家,品性也同孙家一样。

要是太子同恩国公孙天阳走在一处,准会让不知内情的人,认为这两人是一对亲父子。

皇上面无表情,心中暗讥:太子可不是在担忧二皇子危不危险,而是害怕二皇子同代王出征,有了战功的话,太子就狼狈了。

同太子和恩国公府走得近的文官武将们,纷纷站出来表态,“陛下,百年来,丰朝战事起,都是君王带兵征战,这样方能激励士气,大军战无不胜。”

“由陛下带兵,必能用最少的兵,用最快的速度战胜。”

“陛下,丰朝的将士二十来年没有参与过战事,让他们上战场,一定会胆怯。”

“为了丰朝得胜,建议陛下带兵征战,朝事交给太子主持。”

……

这些人说得好像皇上是三头六臂的神,只要他一出场,战事轻松得胜。

前朝文武百官争得面红耳赤。

后宫里的反应也分两类。

孙皇后笑道:“陛下,妾身恨不得变为男儿身,前去征战沙场。”

樟贵妃和方德妃苦苦哀求,“陛下,您千万别去征战呀。”

“陛下,有人要借机害您,千万别去。”

她俩很害怕,皇上万一有事,太子上位后,孙皇后定会要了她们和她们儿子的性命。

谢嫔哭着哀求,“陛下,无论您去哪里,就要带着妾身。”

甚至皇上最信任的大总管生公公,也开口劝,“陛下,呆在皇宫好生无趣,不如我们出宫征战,穿上铠甲,一定很威风。”

生公公是一直伺候皇上的人,打从皇上小时候就听使唤,两人的主仆感情比较深。

慈宁宫的太后听闻,边关起了战事,有官员建议陛下亲征,她急得寝食难安。

“皇上不能去边关,派将军前去征战。”

“万一皇上动了带兵出征的念头,那可怎么是好?”

林娴春得知边关起战事的事后,她惊懵了。

看来前世发生的事,这一世仍旧不能避免。

只是,她很惊讶,不知什么原因,让这一场战事提前了几年。

前世,她在嫁入卢府几年后,才有战事发生。

她的二妹娴夏嫁人一年多,还没生子,妹夫冉启明便跟随皇上亲征的出了征。

冉启明是押粮草的七品将军,所以,她很清楚战事的经过。

娴夏每过十五天,就会打着父亲的借口,前来给娴春送银粮,姐妹俩说一会话。

娴夏是得了月姨娘的话,“你常去看嫡姐,以防着卢府人对她下毒手。”

二妹夫走后一个多月,娴夏来看她时,悄悄抹眼泪,在她耳边说:“长姐,皇上在北边的妖杀沟被外族掳了,丰朝大军大败,我夫君也不知死活。”

“听父亲说,此事朝中有官员通敌,恐怕同卢家人也有关。长姐防着点,万一有事,赶紧逃呀。”

娴春当时惊得如遭雷劈,她问:“他们为何这样做?”

“还不是为了皇位和爵位。”

娴春想起前世的所有血雨腥风,心中生出极大的惊恐不安。

她为皇上、为将士、为百姓,还为自己的父亲感到担忧。

那场战事后,没过几年父亲成了这一场战事的牺牲者,她也是因为这事,被卢家人寻了借口毒杀。

娴春还为太后和景楼担心,因为,这一场战事,宫中会死很多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