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传奇姻缘 > 第36章 点亮烟火不含糊 巧夺天工显身手

第36章 点亮烟火不含糊 巧夺天工显身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传奇姻缘!

我与诸葛丽娟在恋爱过程中,聚少离多,以通信为主,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彼此没有深入的了解。

结婚以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我加深了对诸葛丽娟的认知。

诸葛丽娟就像一处宝藏,其身上的闪光点逐渐显现出来。

我常常笔耕不辍。

我写的字龙飞凤舞,非常潦草。

我在草稿纸上写好文章,诸葛丽娟就利用业余时间拿着钢笔,工工整整地替我往方格稿纸上誊写。

她写的字体就像她的容貌一样美丽,让我看着很舒服。

在做家务方面,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洗衣服,熨衣服,炒菜做饭,诸葛丽娟样样精通。

这完全颠覆了我原来想象中县长女儿那种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的形象。

吃着诸葛丽娟做的与饭店大厨的杰作相比毫不逊色的各种各样的色、香、味、形俱全的可口的菜肴,以及她做的中规中矩的馒头、花卷、包子、饺子、油条、油饼、汤圆、馄饨、粽子等食物,我联想到在家时母亲和我做的饭菜。

因为需要干的事情多,时间紧张,食材也有限,母亲和我不可能也没那个心情在厨房下太大的工夫,三下五除二,把那些吃食弄熟,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哪里会讲究什么色香味形……

我不禁惊奇地问诸葛丽娟:“丽娟,你怎么啥饭菜都会做呀,跟谁学的?”

“呵呵,你猜猜。”

“我哪能猜出来,你说嘛。”

“跟我自己学的。”

“啊,真的吗?”

“还用学呀。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呃。”

“我在家都做习惯了。”

从她的叙述中,我慢慢知道了答案。

原来,她在家虽然排行老三,但是,由于两个哥哥早早地就离开家了,她实际上成了老大的角色。父母忙于工作,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父母虽然把她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但是,从未对其娇生惯养。在家里,诸葛丽娟啥活都干……

诸葛丽娟也是织毛衣的好手。

她给我织了毛衣、毛裤、毛围巾、毛袜子。

我穿着、戴着,感到合身、舒适。

一天,我从《远洲日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远洲市妇联、远洲市总工会、远洲市纺织工业局准备联合举办全市织毛衣大赛。

我回到家,让诸葛丽娟报名参赛。

诸葛丽娟不敢报,怕丢人。

“我平时织毛衣是织着玩呢,哪能参加比赛呀。”

“你织毛衣麻利,熟练,织的毛衣又好看,为啥不能去比赛?”

“罢了,罢了。我上不了那场面。”

“怕啥,就当是玩呢,试试吧。”

我陪着诸葛丽娟报了名。

比赛那天,是个周日,远洲市总工会大礼堂人满为患,座位没有了,不少人在后面站着观看。

按大赛要求,每个参赛选手必须自己或请模特穿戴着自己织的毛衣上台展示。

不少选手或者模特上台以后,左走走,右走走,前后转身,又左扭扭,右扭扭,全方位向评委和观众展示身上的作品。

我让诸葛丽娟自己上台。

轮到诸葛丽娟后,她穿着自己织的长到膝盖的咖啡色毛衣,在音乐声中上台了。

她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在大庭广众之下放不开,有些紧张、拘谨,迈不开腿,在台上没走几步就赶紧下来了。

结果,诸葛丽娟竟然获得了二等奖。

我俩都很开心。

回到家,我夸赞道:“丽娟,太棒了。”

“哎哟,木弦子,刚才紧张死我了。”

“你如果在台上迈开步子,多走几步,多转几圈,把你身上的毛衣展示到位,也可能会获得一等奖呢。”

“不,不会。”

“丽娟,你是县长的千金,见多识广,平时也不卑不亢,不怯不颤,落落大方,今天怎么怯场啊?”

“不行,不行,木弦子,别说了,要不是你陪我报名、参加比赛,我自己去都不敢去。”

“哦。”

“在底下,怎么都行,我一上台,就傻脸了,脸红心跳的。”

“呃。”

诸葛丽娟还会做拖把。

她找来木棍,布条,细铁丝,先把布条摆放在木棍顶端的四周,再用细铁丝缠住,然后用钳子把细铁丝拧紧,一会儿就把拖把扎好了。

诸葛丽娟做的衣撑子或叫衣叉,更是一绝。

她用钳子把稍微粗一些的铁丝先均匀地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用钳子夹住截好的铁丝,折(zhe)折(zhe),拧拧,捏捏,几下子就做成了一个带挂钩的树杈式的衣撑子。

她做的衣撑子大小均匀,结实耐用,美观大方。

诸葛丽娟第一次领着她公司的同事唐姐来家里玩时,唐姐看见诸葛丽娟做的衣撑子,爱不释手,说:“这跟比从商店买的衣撑子还好看。丽娟妹妹真是心灵手巧,叫我可做不了这个。丽娟妹妹还能说会道的,真是嘴一份,手一份的。弦子老弟,你可是找个漂亮又能干的好老婆。”

“是呀,唐姐。我也做不成。你别看我是个男的,我拿笔杆子拿习惯了,手无缚鸡之力,还没丽娟有劲呢。”

“家有贤妻,一本万利。家有贤妻旺三代,胜过良田千万顷。弦子老弟,你的小日子过得美着呢。”

“哈哈。”

唐姐走时,拿了10个诸葛丽娟做的衣撑子。

谁知,过了没几天,唐姐第二次来,把剩下的衣撑子全部拿走了。

唐姐说:“我两个妹妹看见这衣撑子也非常喜欢,我给她俩拿过去。”

唐姐走后,我说:“这个唐姐,商店里衣撑子多的是,她不会去买吗?见便宜就沾哪。”

诸葛丽娟说:“她拿完了,我再做嘛,这有啥呢?”

“我不是可惜那东西。我是心疼你呀。你再做,不累吗?”

“累啥,权当玩呢。”

“我告诉你,丽娟,以后,这个唐姐你少跟她来往。我感觉这个人不地道。”

“呵。”

“按道理说,这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但是,从中能看出一个人。要是我呀,别说拿,你给我就都不会要。谁家的东西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别把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别光考虑自己,不顾人家。”

“嗨,木弦子,有几个你呀。人跟人不一样的。”

“再不一样,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跟人打交道,不能叫人家感到不舒服。”

“哦。”

“好了,不说她了。我明天下班了去商店买一些衣撑子回来。”

“别,别,不用买。木弦子,我明天买些铁丝,再做一些衣撑子,举手之劳的事儿,不耽误用的。”

“哎,那你悠着点儿,先少做几个,别累着了,丽娟。”

“知道了,老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