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减税与铜钱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减税与铜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选定了新的任务之后,朱由检倒也没有立刻就操心这事情。

所谓中华既安,四夷自服。

若是一味想着对外扩张,总想要再收纳几个朝贡国,但却耽误了治理大明,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几日之后,到了大朝会,朱由检平复心情,召集群臣议事。

见诸位大臣都已经到齐,朱由检笑着说道:“这次我大明上下团结一心,清查两册,一次竟查出近三千万隐户,朕心甚慰。”

听了的皇帝的话,不少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齐声道:“臣等为陛下贺。”

他们其实也清楚,这次清查,各省肯定是玩了花活,容许地主们隐匿了田地。

这隐户身上虽然长了腿,能跑能藏,但说到底,他们总要吃盐,只要朝廷查清了某地消耗了多少食盐,就能大概知道人口数量。

然后按着这个数字去倒查,总能查出不少隐户。

土地则不同,在山沟里开出几片田地来,没有当地人领路,外人上哪里知道?

而且就算是平原的土地,地方官儿又没有自带电子眼,不可能只是看上一眼,就知道土地的真正面积。

还是只能靠着鱼鳞图册去慢慢清查,而这其中,就有了操作的空间,譬如把大亩说成是小亩,或者反过来。

因此,藏匿田地倒是比藏隐户,要容易多了。

现在他们见皇帝没有追究,便放下心来。

就在这时,钦天监的官员走了出来,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月初日食一事,臣等翻阅史书,知其并非不祥之兆。”

农历十月初一那天,京城附近发生日食。按着华夏的传统,这天象有变,就说明朝廷里出了坏人。

但当时大明朝廷上下正在搞清查两册。

钦天监的人心里清楚,自己要是跳出来说这事情,保准被朱由检怀疑,以为他们是在为地主说话,反对清查。

所以钦天监就一直装死,等到今天看准了风向,见清查两册的事情算是结束,才跳出来说话。

朱由检笑着点头,对这官员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回头与礼部商议一下,等到朕下次祭天之时,在祷文中加上此事吧。”

等那钦天监的官员退下之后,司马懿走了出来,对朱由检说道:

“陛下,既然两册已经清查完毕,这下一年的税收,是否也要调整?”

此话一出口,满朝文武立刻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大明的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但是他留下的这财税制度,却是个烂摊子。

到了张居正变法之后,这财税才算稍微理清一些,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缺点。

所有缺点中最大的一条,就是这人头税全由地方支配,只有田税才上缴给朝廷。

这次清查两册,查隐户的事情上成效极大,但查隐田的事情却不太顺利,背后也有利益方面的因素。

只要多查出一个隐户,地方的税银便多出一份。而清查隐田,多出来的田赋,却要交给朝廷。

为自己办事当然会卖力气,为朝廷办事,可就要偷奸耍滑了。

这其中的内情,朱由检自然也清楚。

他轻轻点头,对朝中大臣说道:“这次一下子查出两千余万隐户,大多都是无地、少地的佃户,若对他们也征收等量的人头税,只怕是要逼他们造反啊。”

朱由检这话一出口,朝堂上的大臣纷纷点头。

“陛下体恤百姓,万民幸甚。”

朱由检轻轻挥手道:“罢了,你们也不必拍朕的马屁。”

“朕的意思是,这次查出的隐户,明年不必缴纳丁银。至于本来在册的,那六千万口的丁银,也折入九千万口之中。”

大臣们听完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按着皇帝的意思,虽然丁银的总数没有改变,但落到每个百姓头上的丁银,就减少了三分之一。

有些大臣心中想到:若是那些地方官,早知道皇帝要这么安排,恐怕要玩了命地区查隐户了。

按着新的规矩,查出的隐户多于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就等于是凭空增加了税收。而查出隐户过少的,税收却会减少。

要知道,这丁银,也就是人头税,也是全归地方官处置。

大臣们抬眼看了一下朱由检,心中感叹道:“陛下的手腕是越来越灵活了,他这圣旨一下,虽然明面上没有奖励那些卖力气做事的官员。”

“但实际上,却是增加了他们的合法收入,这可真是……啧啧。”

见大臣们脸上阴晴不定,朱由检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莫非是有什么异议?”

“尽管说出来,朕准许你们畅所欲言。”

大臣们听到这话,纷纷拱手道:“臣等自无异议。”

“陛下这旨意必会减轻小民的负担,臣等哪里会反对。”

朱由检听完之后,虽然心中得意,但还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他低头看了来宗道一眼,见他没有额外多说什么,心中叹了口气。

这来宗道入阁之后,虽然还是站在皇帝一边,做朱由检的忠犬,皇帝让他往东,他就绝不敢向西。

但是做了阁老之后,这人倒是不肯再像以前那样,对朱由检大拍马屁了。

朱由检摇头一笑,不再想这事情,接着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意义,那么朕就让人拟旨了。”

见今日自己提出的第一个议案,轻易地就通过了。

朱由检笑着点头,说起了另一件事。

“诸位爱卿,朕登基之初,曾仿照前朝旧制,发行当十通宝。现在朝廷的财政已经宽松许多,所以朕打算停发这当十通宝。”

因为太祖皇帝的名讳中有个元字,所以有明一朝,所有的铜钱都不能叫元宝,只能叫通宝。

到了万历年间,大明的财政江河日下,朝廷为了开源,就发行当二、当五的铜钱。

把原来面额一文的铜钱,稍微加个笔画,就成了两文、五文。

到了天启年间,那就更过分了,直接加上一竖,从一文变成十文。

其实,就是朝廷光明正大地从百姓和富户手里抢钱。

这在当时是无可奈何之举,现在形势缓和,也该停止。

此言一出,没等其他大臣说话,户部尚书倒是站了出来。

“陛下,若是停发当十通宝,朝廷明年的开支,可是要紧张不少啊。”

自从始皇帝统一华夏以来,历朝历代的朝廷,就极度厌恶滥发货币,甚至把发行这种铜钱,看做是乱世的征兆。

所以朱由检这个提议,大多数大臣即便是心里不赞成,面子上却不好反对。

不过这户部尚书是朝廷的大管家,他站出来说这话,倒也合情合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