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 第三章 胡惟庸案

第三章 胡惟庸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洪武十二年(1379)十二月,涂节第一时间向皇帝指正胡惟庸毒死刘基的事情。他顿了一下,接着指出,时任御史大夫的汪广洋很可能会知道其中的原委。

真不愧是官场老手,他的确猜到了皇帝的心思。种种迹象表明,朱元璋要动胡惟庸了,而刘基之死一定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果然,洪武帝立刻传召汪广洋。

涂节的阴招将汪广洋推到了悬崖边,因为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如承认知情,那叫欺君;作为当时监察部门的主要官员,若矢口否认,此谓渎职。

真是流年不利,渎职总好过欺君,应该还不至于送命,就这么着吧。若他当时知道最终的结果,那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流年不利”。

很快,汪广洋贬官海南。在去海南的途中,汪广洋又收到了欺君罔上,“不能效忠为国,坐视废兴”的赐死诏书。

不过,总算是留个全尸,并且身边的妾侍陈氏也自尽相殉,亦应瞑目了。没想到,陈氏这一不起眼的举动却生出了更大的变数。

在封建时代,以死殉夫的女人被称为节妇,是能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极大尊敬的,这怎么反而会引出事端呢?

原来,她是一位犯罪知县的女儿,被收为官奴。按当时的规定,没官妇女只能赏赐功臣,文臣不得染指。

这下问题来了,汪广洋是怎样得到这个女子的?追责之下,不少衙门的官员皆被牵连下狱,涂节当然也难幸免。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奴婢吗,用得拉出这样的架势么?

形势当真有些不对头了。看来,只有爆出猛料才可能有一线生机了。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初二,涂节告发胡惟庸及其党羽意欲篡位谋反,惨剧的序幕就此拉开。

被告发的官员包括族人奴仆一个不漏,统统系狱。接下来便大刑伺候,严刑逼供,再抓再审,再审再抓,如搓肥皂般越搓越多。

正月初六,所有已抓到的包括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在内大批官员及所谓的党羽全部正法。

至于涂节,你觉得朱元璋会这么轻易就放过他吗?满朝文武对他深恶痛疾,皇帝大人当然也乐得“顺从”民意。可叹一代官场滑头,就这样跳进了自己亲手挖出的坟墓里。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仍然是一头雾水,要除掉胡惟庸等人,真的需要洪武帝长达六年的再三忍让吗?当然,如果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你肯定不会认为这是小题大做。

仅仅一天之后,洪武帝即裁撤中书省,罢左右丞相,其事由六部分理,直接对皇帝负责,干净利落地铲除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而且,还一脸的“无奈”。

朱元璋似乎在向朝野上下暗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胡惟庸专权不法,他一再隐忍,胡惟庸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以致于犯上作乱,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从中也应该不难发现丞相制度的巨大弊端吧?

然后,他定下严厉的规定,历代小人专权乱政的现象所在多有,为了能够长治久安,也只能同时废除丞相制度,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如果有胆敢建议再度设置丞相者,杀无赦。

除掉胡惟庸后只用一天就将两千多年的制度革除,你能相信这只是一种临时应对的行为吗?

真相已经不难推测,洪武帝朱元璋真正的目标当然不是胡惟庸,而是丞相制度。

朱元璋一直深感丞相分权是施政的巨大牵绊,故而最初不断换相。当发现这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他觉得不能让这一隐患祸及子孙时,便决定选择对之连根拔起的彻底做法。

但是,此制自古设立,一直沿用至今,得妥善处理才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铁腕皇帝几年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耐。胡惟庸过于独断专行的行为让他感到威胁,不过也是他所乐于见到的。

要让大小官员都看到丞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要让他们和自己同仇敌忾共诛胡惟庸,进而使大家不会对废除丞相制度有太大的反感。当然,大抓胡党这种震慑力已经足够让人闭嘴。

接着,洪武帝马不停蹄,将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散军权;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监督。从而形成六部、都督府、都察院相互制衡、共同向皇帝负责中央政权架构,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正因为他这次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丞相制度,所以只要词连各级衙门文官的皆遭斧钺之刑,而受此案牵连的武官基本宽宥不问。

可见,他这盘棋下得章法有致。

现在,该杀的杀了,该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了,棋局应该结束了吧?

接下来的几年,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官员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偏偏风波又起。

洪武十七年(1384),外戚临川侯胡美及其女婿被处死,罪名竟然是在宫廷有淫乱行为。莫不是又要出事了?官员们的神经又被拉了一下。

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的儿女亲家李存义(李善长之弟)被告为胡党,虽然免死,但被流放到崇明岛。如此功勋家族也受牵连,这意味着什么呢?朝廷上下似乎再度嗅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几年之后,李存义的事又再重提。

有官员认为他与胡惟庸的关系如此亲密,但此前宽大处理,那是皇帝开恩。现在追治胡党,理应交予司法部门进一步处理。

糟糕!难道噩梦又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