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苍槐 > 第389章 巧珍脑洞大开,压面店驶入快车道

第389章 巧珍脑洞大开,压面店驶入快车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苍槐!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漫过唐时风宋时雨旧时月,春姑娘的魅力无人阻挡,每一朵花蕊,象征着一个春天,花开是春,花落也是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嗡嗡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漫山遍野的杏花开了,与娇黄的迎春花竞相媲美,柔软纤细的枝条挂上了粉白的花骨朵。

一到春天,燕子造窝,喜事多多,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剪刀似的尾巴在空中掠过,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在巧珍院子里的屋檐下穿梭着。

旧时王谢堂前燕,春季的时候,燕子尤为繁忙,辛勤的燕子在忙着建巢,抚育小生命,只是为了炎热的夏日繁衍生息。

巧珍从压面条以来,她也意识到每日辛辛苦苦以来,挣的压面钱只能顾着成本,但是利润不是很高,唯一让她欣慰的是,来压面条的顾客越来越多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鲜面店的知名度算是打响了第一枪。

她省吃俭用,惊喜之余,还把战武给自己买机器的钱还上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她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给她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与喜悦,乡亲们对她的压面技术啧啧称赞,不仅经济实惠,还服务周到,她拿着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激动不已的晚上睡不着觉。

压面店里依然是一派繁忙劳作的景象,空气中不时飘来浓浓的面香,可是,要想把生意做活,如何让面条的口感吃起来更让老百姓满意这也是个难题?

不仅需要优质的面粉做为基础支撑,掌握和面比例的完美搭配,还要讲究面团的湿度和韧性,压面机的使用方法和力度都需要考虑在内,这直接决定着面条的质量与形状。只有压出独具特色的面条,才会长期得到大家的青睐。

碱是骨头盐是筋,她看到来家里压面条的顾客也会在面盆里放一些碱面,起初她不知此意。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才发现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压面条的时候,按照面粉的比例确定碱的添加量,如果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后期的面条制作和口感的好坏。

一次次的尝试,有了碱的加入,不仅可以使面粉受热分解,提高吸水性,增强面的粘力和弹性。

面条出现了淡黄色,产生一种特有的碱性风味,不仅吃起来爽口不粘黏,下面的时候,汤水也不浑浊,还延长了面条的保存时间,不容易发酸变质。她拿来酵母代替,同样起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她在面条中加入盐,可以增强面条的强度,吃起来让面更加筋道。

有了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每一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巧珍觉得日子也算过的充实。

打开销路是关键,这样自己压的面条,就可以出现在邻村人的饭桌上,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她利用压面不忙的时间,开始联系周围企业、厂矿、学校、幼儿园、包括梅英的育红班,为他们提供上门送货服务。只是,这样有了目标的漫天撒网,宣传自己的面条,却收获甚微,她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到哪里?

为了联系更多的单位与自己合作,巧珍甚至推着车拿着面条来到县城走上一个来回四五十里的山路,别说和单位合作了,门卫一听她要推销为面条做广告,连门也不让她进了,在吃了闭门羹之后,她才觉得自己的想法太简单了。

当她饿的火冒金星的时候,才发现县城的菜市场,卖面条的一家挨着一家,除了自己家里卖的常见的那些,还有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面条。

巧珍像得到了宝贝,眼睛闪烁出喜悦的光芒。看到别人卖的面条与自己与众不同,她想既然可以在县城有市场,在农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老板,这都是什么面?每一种面条给我来一样。”

“好嘞,这个是红薯面、那是绿豆面、荞麦面、黄豆面。”卖面条的一看来了大客户,热情地招呼着。

虽然走了这么远的路,没有顺利推销出自己的面条,但是看到这颜色不一的面条,既然没有吃过,就要买回去,每一样都要好好尝尝,取取经,丰富自己的经验。

看来,要想把生意做活做好,有声有色,不仅敢想敢干,还得有自己的经济头脑,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到创新。

巧珍根据顾客平时吃面的需要,在原有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家比较爱吃的刀削面、方面、圆面、龙须面,通过机器上自动卷皮功能,将饺子皮、馄饨皮融为一体,满足不同人群对面条种类、不同口味的选择。

吃着这面,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新的想法,既然别的商家可以将庄稼地里的农产品红薯、绿豆、黄豆、荞麦面搅拌成粉与白面融合,加工成面条,那自己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

巧珍发现压面条并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别人能够做到,她也可以做到,甚至还要做的比别人更好。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她利用晚上的时间不断学习、探索,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何能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面条,她孜孜不倦追求面条的质量与口感,取人所长,研究并逐步提高制作面条的工艺。

她看电视、听广播关于美食栏目介绍压面条的技巧,又专门去书店购买《欲罢不能勾魂面》《生意兴隆之道》《经商一百问》潜心研究,让她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一看就是半夜。

通过学习,她才明白面条里放碱,虽然可以提高智商,但是过度使用会造成胃病,面条里放盐不仅让面条看上去更加有光泽和韧度,吃起来口感更好,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高血压,增加肾脏的负担。

长期使用,既然对身体不好,巧珍准备改变新的思路,她想到地里应季蔬菜,纯天然无污染,营养还健康,决定推出一年四季不重样主打的特色养生蔬菜面,春季翡翠茵陈面、夏天槐花面、秋季菠菜面,冬季胡萝卜面,还丰富了新品种项目:红薯面、绿豆面、黄豆面、南瓜面,只要能想到的,应有尽有。

小麦的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又增加了蔬菜的清香,那天然的矿物质和营养元素,让面条的口感与众不同,不仅略带清香,煮面不容易粘锅发糊,吃起来还口感筋道、面汤清亮。

她敢想敢干,在上百次的总结摸索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潜在客户群体,了解顾客的消费心理,还有其他压面店的竞争态势,她的生意比以往更好了。

不会骑车,她先用家里的那辆之前的自行车,慢慢学会骑车之后,她用赚下来的钱开始买了一辆旧的三轮车,去商超、幼儿园、学校、厂矿供货,她的面条总是供不应求。

有的等不及了,直接预定,上门来取,并和巧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巧珍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乡村这个大舞台上赢得了乡亲们的口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