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 > 第47章 刘备救曹豹,曹操的诡计都被识破啦

第47章 刘备救曹豹,曹操的诡计都被识破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

鼓声起,伏兵出。

夏侯渊身先士卒,冲向正在列阵的曹豹兵。

半渡而击,核心在于速度。

趁着敌军立足未稳,用最快的速度对敌人发起最猛烈的攻击,让敌人的阵型变得混乱。

一旦敌军阵型混乱,就会面临无退路的绝境。

前有强兵,后有险河。

要么被杀死,要么被淹死。

而后方的兵马又受制于石桥的宽度,不仅无法支援,反而会被溃败的前军挤退,甚至于冲散后军阵型。

这也是为何,背水列阵向来是兵家大忌,而渡河要谨防被半渡而击。

显然。

曹豹虽然有防范,但防范的意识并不高,五千兵马都渡河了,却还未完成列阵。

被夏侯渊这一冲,河岸的曹豹兵相继变得慌乱。

喊杀声起。

列阵的旌旗被斩断,负责指挥列阵的小将也被突然冲来的夏侯渊一刀斩了。

这世间喜欢身先士卒的主将其实不多,如曹豹此刻都还在东岸。

被斩的小将也是倒霉,竟然遇上了夏侯渊这个异类。

没了指挥,西岸的曹豹兵变得更加混乱,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

慌乱的曹豹兵开始向河边撤退,然而石桥上全是曹豹的兵马,又如何能轻易的撤回东岸?

扑通——

扑通——

落水的声音相继响起,站立不稳的曹豹兵,纷纷被挤下石桥,落入沂水河中。

“鸣金!”

“让石桥的兵马撤回来!”

石桥上士卒的落水声,让曹豹脸色大变。

这次渡河,曹豹自认为已经很谨慎了。

人衔枚,马裹蹄,甚至都未用照明之物,只凭借些许月色渡河。

即便曹操在河对岸有埋伏,那也不可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渡河时间。

只要趁着埋伏的兵马反应不及,就可以全军偷渡沂水。

曹豹尚未意识到,行踪早在起火造饭的时候就暴露了。

夏侯渊在西岸看不到曹豹兵的烟火,然而获悉曹豹兵行踪的夏侯廉,却能遣人渡河将曹豹的行踪告知了夏侯渊。

知道了曹豹具体行踪,夏侯渊自然就不可能让曹豹偷渡沂水成功。

听到鸣金声。

石桥上的曹豹兵,如释重负一般,纷纷向东岸撤退。

然而。

这鸣金声,却成了提示夏侯廉进攻的号声。

“擂鼓!”

夏侯廉一声令下,鼓声大作。

忍耐许久的青州兵,如一群饿极了的虎豹一般,奋力冲向在东岸的曹豹兵。

夏侯廉更是亲率十余骑裨将,往曹豹的将旗而去,看着容貌越来越清晰的曹豹,夏侯廉大喝:“谯县夏侯廉来了,曹豹匹夫,你中曹兖州之计了!”

忽如其来的青州兵,惊得曹豹的表情都有些扭曲了!

“为何这里会有曹贼的兵马?”

“转向,快转向,弓箭手,射杀他们!”

曹豹这个主将想不明白,麾下的将卒就更想不明白了。

惊慌的曹豹,只能快速的命令列阵的将卒转向,又令弓箭手急射青州兵。

虽说有月色,但昏暗中不知有多少青州兵,骤然转向的曹豹兵又反应不及,加之心中惊骇,很快就被青州兵冲散了阵型。

见阵型被冲散,曹豹又急又气。

战场交兵不是个人单挑,若是阵型被冲散,再多的将卒都会变成一盘散沙,士气也会随之骤降。

“没想到我曹豹,竟然会死于此处!”曹豹握紧了刀柄,心有不甘。

若这次再损兵折将的败阵回郯城,即便陶谦再缺人,也断无可能让曹豹统兵了。

危急间。

却见北面旌旗飘动,一支兵马迅速接近。

“曹将军勿慌,刘备来助!”

以往厌恶的声音,此刻却如天籁之音般的在耳边响起。

曹豹又惊又喜:“刘备?刘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按原计划,刘备是要在西岸才会跟曹豹汇合的,但现在,刘备却出现在了东岸。

曹豹来不及多想,立即令擂鼓手加快了擂鼓的速度,鼓声振奋士气,被冲散的曹豹兵纷纷向将旗处聚集。

“刘备怎会出现在这里?”夏侯廉的惊愕不比曹豹少。

若是刘备出现在西岸,夏侯廉不仅不会惊讶,反而会认为曹操料敌如神;可刘备出现在东岸,就令夏侯廉迷糊了,心中不由猜测刘备是不是专门冲着自己来的。

“撤!”

惊愕之余,夏侯廉勒转马头,快速的返回擂鼓手处,让其停止擂鼓,转而鸣金。

夏侯廉只有三千兵马,打曹豹一个出其不意还可以,可要同时面对曹豹和刘备,那就纯粹是在寻死了。

金鸣声响起。

青州兵如流水一般来,又如流水一般去。

“好谨慎的曹将!”

见夏侯廉都不肯多厮杀,刘备的眼神也变得凝重,拦住了准备追击的关羽:“云长,穷寇莫追,正事要紧!”

曹豹见夏侯廉撤兵,这才来见刘备:“刘豫州,你不在西岸,为何会从北面而来?”

刘备不想节外生枝,胡诌道:“备得到情报,曹操暗中委派一只兵马渡了沂水,郑县尉料定这支兵马是冲着曹将军去的,故而备自北面渡河,以作策应。”

曹豹不由忿忿:“曹贼真是奸诈!都要撤兵了还玩这种诡计。豹偷渡沂水失败,这曹操的辎重粮草怕是抢夺不到了。”

“曹将军勿需担忧!”刘备轻轻摇头:“曹将见备兵马到来就迅速退去,可见其兵马不多,立即整顿兵马再渡沂水。”

......

襄贲城外,一支五百人的兵马正向沂水徐徐而行。

披甲执锐的猛士中间,同样穿甲戴胄的郑牧,策马持枪,双目如炬。

而在郑牧右侧,背着双铁戟的典韦,目光凌厉的扫视左右,耳垂不时抖动,似在倾听山野之音。

“县尉,其实你不用亲自出城的。”

“韦若遇敌,必斩其将!”

浑厚的声音中,有关切,亦有不解。

冲锋陷阵有猛将悍卒就足够了,又何须让郑牧亲自出城?

“子忠,曹操不似曹洪。牧若不出城,曹操又如何肯心甘情愿的将辎重粮草留下?”

“牧亦勤习武事,并非文弱之人,勿需多虑!”

郑牧挥了挥手,让将卒止步。

“前方道路狭窄,两侧杂草丛生,是绝佳的伏兵之地。”

“沿途皆有虫鸟鸣叫声,到了此地却变得安静,不是伏兵便是疑兵。”

“弓箭手,上火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