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英雄丛冢 > 第23章 漫长的一天

第23章 漫长的一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英雄丛冢!

七盘岭东麓的王家堡子,距离岫岩七十五里。

天光大亮,山间的雾气散尽时,杨格身披一袭白布趴在路旁的一棵大树后,积雪与白布浑然一体,只要不闹出极大的动静,在王家堡高大的了望台上的日军哨兵就无法察觉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扭头向右看,道路右侧的树林边,宋占标恰好打来“一切就绪”的手势。那,王英楷带着侦察队的弟兄们迂回到位了吗?青苔峪堡是不战而下,鬼子逃亡西面的析木城,不可能给东面的岫岩通风报信;这一次,杨格不敢指望王家堡里的鬼子还傻乎乎地往西逃,故而必须一鼓作气拿下,并以前出至堡子以东的侦察队兜捕漏网之鱼,确保武毅军的行踪不为岫岩之敌过早的发现。

没有侦察卫星,没有侦察机,甚至连侦察气球都很少看到的时代,接近四千武毅军官兵要在千山山脉中隐藏行踪,还是比较容易的事儿。

杨格摸出草河堡会战的战利品怀表看了看,九时一刻许。突然间,他想到今天乃是1895年的第一天,是一个绝对称得上特殊的日子!怎么个特殊法呢?最迟今天傍晚,武毅军将突然出现在岫岩城下,发起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岫岩攻坚战,如果此战得手,甲午战争的结局真要改写了!

岫岩是日军第三师团的补给基地,也是未来日军第一军的补给基地,如果反攻岫岩得手,南路清军势必士气大振,整个战局的不利态势也因此扭转,日军第三师团真有成为瓮中之鳖的可能。故而,第一军也好,第二军也罢,都会为了整个战局而抽调兵力反攻岫岩。届时,坚守岫岩就能拖住日军海运登陆山东或者直隶的步伐,就能挽救在历史中覆灭的北洋舰队,为未来的中国海军留下一支可战之兵;更重要的是,这一战如果胜利,兴许北京城里的那些个习惯奴颜卑膝者能稍微挺起腰身,抱着膀子观战的西方列强兴许能够看到满清中国最后获胜的一丁点希望。

在西方列强眼里,中国是一块大肥肉,日本是一块没有多少油水的骨头。骨头战胜肥肉就会越发强硬起来,列强会在跌破眼镜之余骇然发现嘴里少了一大份食物;肥肉战胜骨头,肥肉还是肥肉,骨头依然是骨头,列强依然可以享受肥肉,偶尔啃啃骨头调剂胃口。

当然,杨格只要想一想此时的世界政治地图就知道,列强之中的英国是别有用心的。

为了遏制俄国的扩张,英国选择日本而非中国作为远东的“小弟”,原因很简单,满清中国实在是彻底腐朽了,只配作为肥肉,不能作为大英帝国远东战略的助手。基于这个原因,满清朝廷中那些主和派们寄希望于列强来调停清日之战,却被刻意培植日本的英国暗中化解。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战后醒悟过来的法国、俄国、德国才会联手压制英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

“嘘嘘!”路对面的宋占标等急了。

杨格回过神来,抛开了“特殊一天”的遐想,面对现实。从怀里掏出温热的枪机装回机框内,来回推拉了几次觉得无误后,按枪机向下90度解脱弹仓卡榫,再向上旋转枪机到位,后拉,前推,一发子弹进膛。

射击准备完成,杨格这才腾出左手轻轻向前一摆。

没有呐喊声,没有枪炮声,七百名身披白布的官兵毫无征兆地从雪地上跃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前猛冲。,

“啪勾儿!”一声枪响,在山谷地带余音袅袅。百余米开外,王家堡高大的了望台上,日军哨兵刚刚发现情况就吃了一颗子弹,一头栽倒。

三营、四营随即蜂拥跟上二营,五营则四下散开,以排为单位组成散兵线缓缓推进。

零星的、短暂的交火后,王家堡易手。

总文书陈固检点战果后,匆匆找到杨格说:“三名日军辎重兵,五个军夫,其他都是朝鲜民夫和大清百姓,有四十多人。呃,那个物资倒是不少,帮统大人,不如您移步去看看?”

物资有问题!?杨格从陈固的话里听出一些东西来,又想起刘松节的担心,再想想这一路上只碰到一支日军运输队,人数不过十来人、骡马二十头,所运物资也极其有限,都是一些冬衣和大米之类的生活物资。莫非,王家堡里的也是这些东西?

日军第三师团在海城集结了近万兵力和大批骡马,每日消耗粮食、草料二十吨以上,这个数字还需日军在海城一带就地征集补充才敷需要;如果是战斗期间,以单发步枪手每日作战消耗子弹100发为基准,加上炮兵的消耗,每日弹药补充数量也要二十多吨。

从青苔峪堡到王家堡,18小时内,武毅军之在岫岩海城的唯一一条道理上发现一支小小的运输队!这,已经无法用“不正常”三字来形容了。

随着陈固检点了缴获物资后,杨格随口问:“安守,你说日军是真的缺乏物资和辎重、护送兵力?还是给咱们设了一个套?此时,估计一营已经跟鬼子干上了吧?”

杨格自问自答,陈固可以不答,不过,总文书可不打算让自己的嘴巴闲着,来瘪嘴作出一副鄙夷的神情,将手里的一件日式冬衣扔在地上,说:“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既然要给咱下套,总得拿点本钱出来吧?这倒好!几件破衣服,一些受潮的米、面、黄谷,就想赚咱们武毅军上下近四千弟兄?嗤......嘿嘿,帮统大人,您说要是给咱设计的日军指挥官知道纰漏出在这里,会不会拿了兵站军需官的人头呢?”

“随他的便。”杨格轻松微笑,瞬即又面色一肃道:“命令,侦察队前出勺子河、毕哩河和岫岩城下,四营、五营立即在王家堡构工,三营......不不不,侦察队先出去,各营主官到此会议!”

宋占标、戴超、聂鹏程、周昭明、杨骐源和冯国璋、马博西、裘术全先后到来,略一交换意见后,众人在地上铺开地图围成一圈,似乎要在地图上找出解决危机的法子一般。

其实很简单,在岫岩日军尚未正面出击而青苔峪堡在武毅军第一营坚守之下时,原路撤回去就是!偏生,杨格不想这么干,众人之中也没人想到就这么灰溜溜的白跑一趟。辛辛苦苦地在雪地山路上行军两、三天,不拿点东西在手,实在不划算嘛!

武毅军的军官们,心气儿比之其他各军的袍泽不知高了多少倍!

“根据此前的敌情,第一军司令部在九连城,其下第三师团在海城、析木城、岫岩一线;第五师团一个联队在宽甸、赛马集侧翼方向;一个联队(欠一个大队)在雪里站;一个联队在凤凰城;能抽出的只能是第11联队。故而,日军第一军的机动兵力最多为步兵第11联队和骑兵第五大队、炮兵第五联队的一个山炮大队。嗯......如果赛马集堡一战的战损尚未补充的话,日军这个可抽调的山炮大队也不满编,最多两个中队。岫岩城里,我估计最多是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和辎重兵、军夫。”杨格指点地图分析了敌情后,抬头看向众人,问:“各位弟兄,我想......打狗日的11联队!”,

冯国璋一惊,随即又堆砌出一点笑意,说:“杨大人,这次是一对一哟!咱们是不是派人回青苔峪堡看看?”

“有依帅督促黑龙江军猛攻海城,第三师团不可能抽调兵力加强析木城,故而,从析木城向青苔峪堡进击的日军最多一个加强大队的兵力,德高如果指挥得法,坚守两、三天绝对没有问题,一营可是......”杨格及时打住了话头,一营是当时的中营为骨干,战术技能最强、士气最高,综合战力在其他诸营之上,这不用帮统提起,宋占标、戴超他们心知肚明。“咱们武毅军经过了新法整训,虽然只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战斗力提升还是很明显的。这一点,我们清楚,日军呢?不清楚!他们用一个九连城、岫岩城合计四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中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加上一些勤杂部队,还有析木城方向的一个大队,这点兵力就给咱们设套,想吃掉咱们,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呢!从中,我们也可以猜测出敌军对我军的战力评价如何?由此揣摩出敌军指挥官在临战时的心态。这就是我敢打11联队的凭仗!”

胆子大,胆子太大了。

冯国璋咂咂嘴,没出声;宋占标不引人注意地又朝杨格挪了挪,两人几乎肩膀挨肩膀了;戴超盯着地图若有所思,右手的五根指头不自觉地晃动着;聂鹏程板着那张不过三十来岁的脸,看上去足有四十岁;杨骐源在自己的挎包里找啊找,总算拾掇出一份地图来铺开,与先前的大地图对照之后,微微点头,嘴角咧开露出笑意。

陈固见众人不吭声,冷场了,帮统大人会面子的,尽管自己心中震撼,却挤出轻松的微笑来,说道:“打,咱们不怕,就是......如果日军真有一个大队的骑兵,有些麻烦。”

“不麻烦!骑兵跑得快,咱们就创造一个让日军骑兵脱离步炮,快速增援岫岩城的理由,而后设伏歼灭之。”

杨格说着,双眼眯缝起来,伸手扯过杨骐源拿出的地图看了看,顺手一拳砸在炮营管带肩膀上,笑道:“真有你的!”

杨骐源低头嘿嘿一笑,说:“勺子河,咱们兴许能让鬼子骑兵在这里洗个冰水澡,嘿嘿。”

“啪!”杨格一巴掌拍在地图上,语气坚决中饱含热切的求胜欲望,说道:“从岫岩到王家堡有七十五里路,地形从小冲积平原到河谷再到山地,且密林、沟壑、峪口众多,咱们有的是阔大的转圜余地,11联队咱们一口吃不掉,就在这个作战地幅内设法,一口一口地慢慢吃!我意已决,侦察队继续散开、前出,马博西率五营之第15哨和军辎重队留守王家堡,积极构工设防,各部立即以急行军速度赶往岫岩城,傍晚之前打响攻城战!”

杨格信心满满,众人也是信心大涨,齐声应是后,各自率部出发。留守青苔峪堡的刘松节在山脊防线后居高临下,足足等了一天,才等到析木城方向的小鬼子露头。

一天呐!12个时辰呐!兜里的怀表时针都转了两圈啦!鬼子的动作也太慢了一些,兴许,鬼子是想等武毅军大部更深入地接近岫岩吧?也可能是因为七盘岭的山势险峻程度比之摩天岭不遑多让,而道路条件却比之辽阳东路大道差了许多。总之,这一天时间里,一营上下767名官兵没有闲着。

刘松节的脚下,山脊开始向西倾斜,通往析木城、海城的山道把山脊线劈开一个豁口,豁口两侧,官兵们砍伐了足够多的圆木构成了掩体,背靠山势的掩体还插上削尖的树木枝桠,从构成掩体胸墙的两根圆木之间斜斜穿过,尖端朝上,另一端被深深地扎进山体之中,坚固非常。

如果从山脊下面往上看,日军只能看到圆木构成的掩体,却看不到一个人。因为,一营官兵们都躲在掩体后,上下两根粗大的圆木之间有节疤、疙瘩、枝桠端头交错形成的枪眼儿。哦,日军还能看到那一根根尖端白生生的“尖刺“。在仰攻时遇上这种工事,发起白刃战几乎就是自寻死路;就算是步枪火力对射,山下的人射界狭窄,山道两旁的树木几乎被砍光,可依托的地形地物很少,面对居高临下、隐蔽良好的敌手,日军只有挨打的份儿。

故而,刘松节和官兵们等着心急如焚,大约千余名日军却远远地在山道两侧散开警戒,并未立即发起进攻。

等炮!

刘松节看透了鬼子的心思,再看看自家弟兄们构筑的工事,想一想那崩飞的霰弹能否击穿那一根根粗大的圆木?除非倒霉地被炮弹直接砸中......那,也太倒霉一点了吧?!

实际上,守在山脊防线上的只是李玉田的第2哨。肖真惕的第1哨已经奉管带之命向东追赶大队去了,郭宗铭的第3哨作为预备队在山寨里休息,顺便帮帮灶,弟兄们总不能啃着干粮饼子打阻击战吧?

杨格曾说:一名隐蔽良好、配备连发步枪的射手可以抵挡8个左右的敌人。杨格又说:不要依靠石墙,要推进到山脊线布防。而一营管带,曾经心高气傲,谁也不买账的刘松节,则是杨某人的忠实信徒。

坚守青苔峪堡的一营能派出一哨人马增援主力,足见刘松节信心十足。

晌午,日军没动静;吃过午饭后,日军还是没动静;眼看着天空中隐约可以分辨出的那一圈白光向西倾斜了,日军总算动了。

第六旅团第七联队第三大队少佐大队长铃木常武杵着指挥刀站在山炮阵地旁,充满担心地看着归属于自己指挥的第十旅团渡边中队在逼仄的山道两旁展开,呈密集阵列向山脊缓步推进。山道太窄,两侧不是高山峻岭就是峡谷,即便派出小股部队迂回也只能迂回到青苔峪堡的石墙之下。故而,铃木少佐放弃了迂回侧击的想法,将希望寄托在四门70山炮和步兵五个中队的连续、轮番进攻上。

可以想见,这样的攻击作战是残酷的!为此,铃木少佐深恨渡边中队在放弃青苔峪堡的同时,居然没有想到要控制住这道山脊!哼哼,就让这些猪头猪脑的广岛人打头阵去吧!

步兵在艰难推进,炮兵大尉中村康雄一直蹲在照准器后观察己方的推进线,按照日本陆军执行的炮兵操典,他要在步兵推进到距离敌军两百米时,以连续射击的方式压制敌军阻击火力。,

受到火炮技术的限制,当今的世界陆军炮兵主流还在追求提高射速和直接射击的准确性、霰弹对步兵火力线的杀伤效率。所谓山炮并非曲射火炮,而是轻便的、能够拆卸驮运的直射炮。在山下,以直射方式射击高处的敌军掩体?难度很大!这是师团炮兵联队的臼炮中队担负的作战任务,如今却落到山炮中队头上,中村康雄炮兵大尉的心里怎能不生出几分惶恐?

“猴子嘎嘎给(向指示目标射击)!”少佐高声发出指令。

“放!”

四门火炮同时轰响,转瞬间在山脊线上炸开四朵火花。中村对炸点的分布极为满意,立即吼道:“急速射!急速射!”

日军步兵们顶着头上簌簌落下的泥沙、石块,坚忍无比地继续推进着拥挤不堪的战线,对他们来说,头上洒落的泥沙、石块越多,自己被枪法拙劣的清军射杀的可能性就越小。当然,他们人人都在祈祷着但愿,炮击就能摧毁清军的意志,令其全线崩溃。这种事儿在以前经常发生,不是吗?

“咣!”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炸开,刘松节转眼去看,那里是哨官李玉田的位置,他猫着腰猛跑过去,硝烟弥散,鬼子的“八溻”炸药恶毒地在焦黑的圆木胸墙上燃烧,一个弟兄脱下棉衣随手覆盖了燃烧处。“李玉田,李玉田!李季芹!”

“他娘的,老子听不见了!”李玉田一下子跳了起来,并未看到就在眼前的营官,而是左右而顾,大吼道:“弟兄们都记好了!老子死了,哨长补上,哨长死了,一排长补上,排长死绝了,班长补上!”

帮统大人老早就强调过,战场上冷静比激情更重要!这个李玉田,还他娘的是秀才出身呢!啧啧,有辱斯文呐!

“你娘的!”刘松节飞身将李玉田按倒在圆木掩体后,明知哨官听不见,也厉声骂道:“炸晕头啦,不要命啦!?听我命令,把鬼子放近了再打,节约子弹!”

鬼子的炮火稀落下来,“噼啪”一阵枪响,子弹嗖嗖飞来,或掠过头顶飞向半空,或“笃笃”有声的钻进圆木,还有一些准头特别差的,就在圆木掩体下方的山体浮土层上“啾啾”作响。

刘松节凑近射击口看了看,敌人还在三十丈开外,因为山脊有大约18度斜坡的关系,落入营官眼底的尽是日军弯曲而暴露的背脊和似乎耷拉着的脑袋,黑色的军服和白色的积雪,对比是那么的分明!

“一等射手,装子弹,自由射击!”

在两百米靶实弹射击训练中能够发发上靶的,全哨只有二十来人,都被分统冯义和、帮统杨格授予“一等射手”称号,此时得到号令,立即上膛瞄准,“噼里啪啦”一阵枪响,圆木掩体内弥散出一阵青烟。

山路上、山坡上,七、八名日军倒地,骨碌碌地翻滚下坡,余者纷纷避让,密集队形出现一阵混乱,出现了人挤人的现象。没等日军还击,山脊上又响起参差的枪声,日军的人堆里又倒下一片。

“撤退,撤退!”渡边吉太郎大尉极不情愿在第三师团的指挥下当前锋、打硬仗,一遇挫折就连声命令后撤,铃木少佐要发火就让他发去!有本事,他用第三师团的部队来试一试?八嘎!

督战的铃木少佐的确有些无可奈何,他看得分明,渡边中队不够坚强是实,清军的防御坚固、阻击火力准确也是事实。在没有打乱对手的火力组织、没有摧毁敌军工事之前,步兵的进攻也就只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

“瞄准豁口处,集中炮火轰击一点!第一中队,预备,向前推进!”

中村炮兵大尉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少佐的命令,四门火炮的“遍地开花”战术换为“重点炮击”;第一步兵中队的浅野大尉也机灵地向部下下达了“列阵推进,两百米匍匐前进”的命令。

炮击,步兵进攻,再炮击,又一次步兵进攻......

只有山炮和步枪参与的战斗,指挥官们也变不出什么花样来,只能反复地用炮火、用子弹、用人命去砸,去堆积直至胜利或者失败。

在李玉田的耳朵恢复了一些听力时,天色向晚,日军在山脊线下没能推进一步,甚至没有一次进攻能够逼近2哨阵地前五十米!

管带刘松节捂住“咕咕”叫的肚子走了,3哨的弟兄们三三两两地挑着战饭上了阵地,看到阵地前横七竖八的敌军尸体,反观己方颇轻微的伤亡,感受到2哨弟兄们昂扬的士气,3哨弟兄那个羡慕、那个嫉妒、那个恨呐!

银子!银子!那满山坡的倭寇尸体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谁说保家卫国就不能赚银子?朝廷有杀倭令,这个可是假不了!以前的武毅军中营,现在的第一营,哪个弟兄没有领到过白花花、沉甸甸的赏银?!听说,辽东有十万倭鬼子,那最少就是五十万两赏银,兴许再打几仗下来,弟兄们个个都能回到老家去买田建房娶媳妇儿喽!

2哨在发财,3哨在吹风,哪能这样?于是乎,在哨官郭宗明的有意鼓动下,3哨炸窝了,管带官刘松节不得不在夜幕降临时命令3哨接替阵线。

小胜一场,趾高气扬的2哨官兵们刚刚退回石墙内,就听管带大人在石台上跳着脚的骂人:“他娘的,老子早跟你们说过要节约子弹,节约子弹,你们全当了耳旁风啦!滚!滚出去!从李玉田以下,每人砍两棵树才准睡觉!”

好吧好吧,看在今儿赚了不少银子的份上,想想明天在加固后的掩体**杀敌军的爽快劲儿,砍树去叽叽喳喳地议论了一番,2哨官兵们一哄而散,各自抢了斧头铁锯,趁着天色尚未黑尽,完成管带大人交给的任务去也!

大清国的军队,似乎从来没有打过如此轻松的阻击战!对此,恐怕就算是杨格也没能算准......入夜时,北面的欢喜山下传来的枪声清晰可辨,城内灯火寥落,不宽的街道上只有偶尔出现的日军巡逻队。在枪声和巡逻队的脚步声中,全城似乎笼罩在深深的恐惧之中。没有鸡鸣狗叫,没有婴孩啼哭,醉鬼、瘾君子之类的人物也突然间消失不见......这就是在日军占领下的海城。

司令部内,第三师团参谋长木越安纲大佐转向门口,向肃然立正的参谋问道:“星野君,有事?”

星野金吾少佐走到大佐参谋长面前,从公文包里寻出一份文件,双手呈上,鞠躬道:“第七联队第三大队战报刚刚送到。”

木越安纲转眼看了看地图墙,步兵第7联队之加强第三大队,应该于今日天黑之前拿下青苔峪堡,截断迂回之清国武毅军的退路。那么,星野少佐手里的应该是捷报吧?

在参谋长接过文件,翻看之前,星野金吾小心翼翼的低声道:“铃木少佐派人来报,第三大队攻不动青苔峪堡之清军防线。”

攻不动!攻不动?!第三大队加强了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山炮中队,连一个年久失修,仅有风化严重之石墙的青苔峪堡也未能拿下?木越安纲在12月11日经过青苔峪堡时很清楚地看到,那石块垒成的小小城堡,只需几发炮弹就能摧枯拉朽一般轰塌。而今,短短的20天之后,拥有半个联队兵力的铃木少佐竟然冠冕堂皇地写来报告说攻不动!

清军是铁打的?不,从朝鲜到海城,清军在无谓的皇军面前与豆腐渣子无异。就在上个月19日,第三师团仅仅以五千余兵力就击退了清国老将宋庆所部近万兵力的进攻,赢得了感王寨战役的胜利。

草草浏览过铃木少佐的战报,木越安纲轻轻的骂了一声“八嘎”,转向地图的同时招手让星野金吾少佐上前来。

“青苔峪堡对于我军的重要性,星野君想必非常清楚。现在,我无法根据铃木少佐的报告判断出清国的这支武毅军的战力究竟如何?我急切的想知道,铃木少佐的指挥存在问题?还是师团参谋部对武毅军的战力估计出现了偏差?消灭武毅军和杨格,是小川将军精心制定的计划,不容许任何人马虎应之!”

师团参谋长如此说话,星野少佐已经猜到自己很有可能取代铃木少佐,率领加强的第三大队夺取青苔峪堡,将清国新锐将领杨格的武毅军围歼于七盘岭下。

果然,木越安纲对凝神倾听自己说话的少佐似乎非常满意,微笑着点点头说:“我希望星野君能够承担起夺取青苔峪堡的光荣任务,在我身边,没有比你跟适合执行此项任务的人选了。”

“哈伊!卑职一定竭尽所能!”

“明日正午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截断武毅军的退路!”

星野金吾略有些迟疑才立正领命,脸上也现出几分为难之色。第三师团是从岫岩过来的,少佐清楚青苔峪堡山脊的地形情况,如果按照铃木少佐的报告所言,清军已经砍伐了山脊西坡的树木构筑掩体,以火力遮蔽了西坡,强攻势必伤亡惨重而不易得手,是否考虑迂回呢?

早在三年前,日本陆军就开始派出情报人员在辽东侦察、测绘,星野金吾在师团司令部的一幅地图上看到,在析木城以东十三里处曾有一条向南分岔的小道,因为长年无人行走,小道最终湮没在两座900来米山头之间的原始密林中。如果地图是准确的,利用这条废弃的小道,日军完全可以抽调精锐轻装迂回青苔峪堡和王家堡之间,从东坡向青苔峪堡发起突击。,

唯有如此,星野少佐才觉得有些把握拿下青苔峪堡。迂回需要时间,即便少佐马上出发赶往第三大队,也要明早才能到达,再抽调精锐迂回,最起码要预算半天以上的时间,故而,最佳战法和大佐参谋长的限时之间存在矛盾。

“星野君,军司令官野津道贯中将阁下将于明日午后到达勺子河以北地区,配合岫岩城守军夹击清国武毅军”

星野金吾明白了,自己领受的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明日正午之前,卑职一定拿下青苔峪堡!”

木越安纲满意的点点头,待少佐以标准有力的动作向后转、齐步走出房门后,脸上的满意之色突然变成了浓浓的担心之意。

事实上,第七联队长三好成行对第三大队指挥官铃木常武的评价颇高,认为铃木少佐是一位“晓畅军事而头脑冷静的指挥官”,故而以半个联队的兵力予之指挥。以狂热的武士道信徒星野金吾少佐替代铃木常武,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激发起官兵们效忠天皇和大日本帝国之热忱,以决死之状态拿下青苔峪堡。

就在星野少佐匆忙出发的同时,在千山山脉的另一边,王英楷带着两人快马跨过冰封的偏岭河冲过王家堡子向南,在岫岩城西十里的大顶子山下找到武毅军帮统杨格。

杨格和第五营管带周昭明也是刚刚翻身上马,乃对王英楷道:“即将攻城,我们边走边谈,唔这位是?”

“大人,这位是岫岩团练把头随昌毅,随把头,把你说的话向帮统大人再说一边。“

骑马落后王英楷大约半个身位的随昌毅年约三十五岁左右,身形魁梧有力,他向杨格打了一个拱手,操着满口山东腔说道:“禀报帮统大人,倭寇一大股约三千人从凤城、九连城方向而来,午后即在勺子河边的黄花甸宿营,戒备很严,小人和团练弟兄都难以靠近,只是远远地看到有一大群军官簇拥着两个人,一个蓄着大胡子,那种淮军的镇台、军门大人才蓄的那种大胡子。”

杨格听明白了,那种胡须是如今流行于世界各国军界的腓特烈式胡须,特点是只在上唇留较浓密的八字须,经过精心修剪后,胡须的末端呈上翘状。原因是德意志帝国军官们都崇拜他们的老祖宗腓特烈大帝,容克地主们也习惯蓄留胡须,这种习惯和崇拜随着德国陆军战胜法军成为世界第一强陆军,影响到各国“学生”们的审美观念。满清中国那些接触过洋人、德国教习的军官喜欢留腓特烈胡子,日本的高级军官也是如此。

随昌毅说不清楚,可杨格却能听个实在。团练把头是说,鬼子有两个大官儿在黄花甸!这个情况倒是与之前的判断一致,日第一军没有多少富余兵力,只能抽调三千多人,也就是一个加强联队规模的兵力来岫岩“夹击”武毅军。只是,杨格绝对没有想到会来两个鬼子的大官儿!

新情况啊,值得认真对待的新情况,一个想法从杨格脑子里升腾起来。

“告诉宋占标、杨骐源,暂缓攻城。”勒马下令后,杨格向团练把头微笑道:“随把头辛苦了,不过,杨格还有几个问题。”

“小的不辛苦。”

“鬼子可有马队?大约多少人?炮队有炮多少?黄花甸可有堡墙?附近的勺子河冰冻状况如何?可能跑马、过人、过炮?”,

一连串的问题,让随昌毅颇有应接不暇之感,想了好一阵子才理清思路,说:“回大人的话,鬼子应该没有马队,骑马的都是军官打扮,没有背长枪的;炮队有炮4位(门)黄花甸嘛,热天的时候,靠河边有个渡口和青石条砌成的码头,码头后面有座望台,大约,大约丈许高。嗯东面,就是九连城、凤凰城的方向有道矮墙,绕过北面的一截早就垮了,西面这边连接望台,墙高大约,大约这么高!”

随昌毅右手平胸,比划了一下。

“绍宸”

帮统第一次称呼军门亲军哨官的字,让王英楷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不禁“哎”了一声,又觉不妥,乃在马背上欠身道:“标下在,帮统大人有何吩咐?”

“你看过黄花甸没有?”

王英楷当然能猜出杨格问话的意思,忙道:“标下看过,黄花甸北面、西面环水,勺子河、汤沟子都已经结冰,标下和随把头就是骑马过河的。南面、东面地形开阔、地势低洼,呃...只要抢占汤沟子北面的山头就能堵住鬼子回凤城的去路,好打!”

“周管带,麻烦你传令,原定作战计划取消,四、五营、炮营撤向王家堡,二营、三营向北急进,抢占徐家堡!”

周昭明应了一声,拍马离去。

把头随昌毅颇有眼神,眼见武毅军要拿黄花甸的鬼子开刀了,急忙向杨格求告道:“大人,帮统大人,咱岫岩团练和城守尉旗军共有千余人,倭寇占了岫岩后就躲进四方顶子山里,岫岩的倭鬼子不断派出清剿队,咱直到前些天,岫岩的鬼子突然都不出城了,咱就知道,肯定是咱大清国的天军到了!大人,小的想“

“跟着王大人吧!“杨格对随昌毅颇有好感,不忍心见他不好意思、结结巴巴的说下去了,乃大手一挥,岫岩团练把头和他的三百多兄弟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武毅军斥候队的一份子。

深夜里,王家堡子、徐家堡两股武毅军分别向黄花甸西北、东南两侧开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