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从孔雀东南飞开始 > 第62章 袁术自投罗网

第62章 袁术自投罗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从孔雀东南飞开始!

建安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在刘繇的忙碌和刘基的操劳中渡过。

刘繇一边上书皇帝刘协,陈说扬州当下时局,重点讲述刘基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事迹;一边纵横捭阖,联络各地宗亲声讨袁术、孙策不义之举。

刘基有刘繇在朝廷里面周旋,又有伯父刘岱忠烈的名望,大义名望掌于手中,经营好豫章、庐江一亩三分地的信心也足了起来。

他的麾下,文有诸葛亮,武有陆逊,再加上太史慈、魏延、陈武等得力助手,班底虽然人数不多,但拉出来个个能独挡一面。

同时,祖郎、高顺、刘晔等外围一点的人员,对刘基的认可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假以时日,刘基就能借势而上,实现收复扬州的目标。

除了人才的聚集之外,刘基治下两郡的内政民生,也渐渐的兴盛起来。

最突出的一点变化,就是柴桑城的规模,已经比刘基第一次见到时,大了整整一倍。

原先的低矮夯土城墙,被开采于庐山的青石城墙取代,高度也比之前高了近两倍,真正由小城变成了大城。

主持柴桑城扩建事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投奔不久的宗室刘晔。

刘晔此人,谋略能力出众,动手能力也不差,历史上,他曾经在官渡之战中发明了发石车,威力很是强大,让兵力上占据优势的袁绍军一愁莫展。

这一次,刘晔到了刘繇扬州刺史府后,很快就凭着宗室的身份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刺史府别驾从事。

从事这个职务,权力可大可小。

全看刺史信任不信任。

刘繇身边最得力的谋士,就是许靖、许邵兄弟,但偏偏这两位月旦评的术士,嘴巴上功夫了得,实操能力欠缺。

一番对比之后,刘繇自然对刘晔越发的重视。

城池防御的坚固和扩大,无一不在昭示,刘繇、刘基这一个势力集团,已经渡过了曲阿兵败最艰难的时候,重新踏上复兴的道路。

最先看出这一机会的,毫无疑问,是嗅觉最敏锐的商贾。

眼光长远的,如徐州糜家,已经早早的来到柴桑城中,抢占有利的地皮,盖商铺房舍,建立分号,大发横财。

糜三郎这个称呼,在柴桑乃至豫章、庐江一带的商贾圈子里,名气堪比刘基。

同样的美姿容。

同样的少年郎君。

要不是糜贞有一次露了马脚,让人瞧出了女儿身,只怕上门提亲的人家会踏破门槛。

在知晓糜三郎是女子之后,也有大商贾想要一亲方泽,但很快就歇了这个心思,因为糜贞对外放言,她的如意郎君,就是刘基。

这么一来,谁敢不长眼,去和刘基抢女人。

其实,刘基对糜贞还真没那个心思,他这段时间,主要忙着两件事。

一是和诸葛兰造人,有了子嗣,才真正意味着后继有人,他也能放心大胆的施为,要不然的话,他就算想要干什么,刘繇也不会同意。

二是组建第二次讨袁联盟军,袁术现在越发的颓废,手下将领也是各行其是,这对刘基来说,是绝佳的报仇机会。

来而不往非礼也。

袁术几个月前,靠着联合吕布、暗结孙策,瓦解了三刘讨袁联盟,这让刘基很是不忿,这一回,他要再举讨袁大旗,狠狠的痛殴袁术一次。

刘备从小沛跑路,去豫州投奔了曹操,没了根据地的刘备,实力大降,刘基也不想再和刘跑跑联络。

刘宠得了刘基的提醒,侥幸躲过了刺杀,但陈国大军在颖水上被袁术部将李丰等人击破,实力大损,也不堪再战。

这两个宗亲指望不上,刘基遂转移目标,把合作对象定在更强大的势力上面。

曹操、刘表。

这两人一个是把持朝堂的最强大诸侯,另一个是雄据荆州的大汉荆州牧,军事实力比刘备、刘宠要强了不知多少。

老曹这会儿刚刚二征宛城结束,终于把张绣给打服了,顺带着还抢了邹氏回许都,结果元配夫人丁氏跟他闹起了离婚。

一口恶气正没地方发泄,在听到袁术自大称帝、荒秽奢侈之后,曹操东征打袁术的概率极大。

刘表对袁术的怨念同样很深。

当初,袁术盘踞南阳,几次三番遣了孙坚攻打襄阳,最险的一次,就是孙坚被射死的那次,要不是黄祖运气好,刘表已经成了袁术的阶下囚。

定下了合纵的策略之后,刘基遂马不停蹄的开始忙碌起来。

曹操那里,上一次华歆正好前来,彼此有了接触,这一次,刘基通过刘繇,把陆康给请了出来,这位老太守的任务,就是游说曹操合攻袁术。

其实,刘基原本属意的人选,许靖而不是陆康。

但陆康在听到出使朝廷,游说曹操共击袁术的消息后,主动请缨要去许都。

按他的话来说,上一次袁术围攻庐江,陆氏子弟死伤惨重,这个仇一定要报,而且要在他陆康还睁着眼的时候,就要看到袁术败亡。

对陆康的这一份坚持,刘基拒绝不了。

刘表那里,诸葛玄当仁不让,诸葛玄与刘表本就亲善,再加上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就是襄阳大族蒯家的子弟,有这两层关系,游说刘表成功的可能性同样很大。

人尽其用。

在派出陆康、诸葛玄两员有名望的长者去往曹操、刘表那里之后,刘基又遣了诸葛亮前往夏口,与黄射商谈具体出兵方略。

等到一切搞定,时间已经到了建安三年的正月。

在这个月的初十。

曹操在许都、刘表在襄阳、刘繇在柴桑,同时发出讨袁檄文,分别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对袁术盘据的九江郡发起攻击。

一时间,袁术的淮南地兵荒马乱,乱作一团。

最先发起进攻的是曹操,先锋大将夏侯惇、曹仁统兵疾进,很快就在蕲阳擒斩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

与此同时,受刘表指派,黄祖、黄射在江夏郡沿着潜山东出,占领了庐江郡、九江郡交界的安丰、六县,切断了袁术逃入潜山的道路。

北面不保、西面不保,袁术迫于无奈,只能弃守寿春,南逃到庐江、丹杨两郡的北部避乱。

这个时候,袁术还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从丹杨郡渡江往吴郡,投奔曾经的小弟孙策。

另一个是携众向庐江、豫章方向而来,打败刘繇、刘基父子,取而代之成为两郡的主人。

袁胤、杨弘等人劝说袁术稳妥起见,不如先行渡江投奔孙策,等稳住阵脚之后,再挥兵北上,收复淮南地。

这个策略其实不错。

袁术于孙策毕竟有提携资助之恩,又有父一辈的交情,孙策再怎么说,也不会要了袁术的性命。

但袁术此时却听不进去。

最近的一年里,他听到了太多刘繇、刘基父子的事情,听到过柴桑富得流油的传说,这让习惯了养尊处优日子的袁术羡慕不已。

刘繇一介文士,根本不会打仗。

刘基一个乳臭小儿,靠着坑蒙拐骗,得到了些好处。

有鉴于此,袁术搏上一把,率余众约三万余人,沿着皖水、巢水杀奔皖城而来。

等占领了这座江北重镇,再挥师渡江,取了柴桑,如此一来,他袁术袁公路占据扬州两个大郡,依旧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霸主。

刘基在柴桑厉兵秣马,正准备北上讨袁,猛听到袁术率众来犯的消息,差一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到确证这个消息后,刘基不由得心花怒放。

袁术这真是天堂有道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冥冥中自有天注定。

在历史上,袁术死后,其子袁耀、女婿黄猗等人最后选择的,就是南下投奔庐江太守刘勋。

也正是因为袁术余众到来,让本来实力不强的刘勋突然间抖了起来,刘勋军随后出兵海昏、上缭围剿宗寇,妥妥的从弱鸡变成了一方强豪。

“吾儿,袁贼携十万大军而来,气势汹汹,我军全部兵力加起来,也不满两万,敌众我寡,城中百姓也是人心惶惶,不知该当如何应对?”

刘繇忧心冲冲,将刘基叫到跟前,询问对策。

“父亲多虑了,袁术连吃败仗,手下将校各自逃亡,剩下的就是些家眷仆从,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莫说没有十万,就算真有十万兵来,又有何惧?”

刘基信心满满,陆逊驻守皖城,早就在沿线留有斥候打探消息,汇集多方情报估计,袁术的余众满打满算也就三万人左右。

“吾儿有信心就好,军中御敌之事,还要你多多操心,为父老了,就替你在豫章后方,稳定局面,供给粮秣辎重。”

“还有一切要小心为上,万万不可轻敌,上阵之前,要多想想,兰儿腹中还有你的骨血.....。”

刘繇脸色缓和下来,对刘基郑重嘱托。

诸葛兰有喜的消息,就在三天前确认,刘繇听到这个喜讯,高兴不已,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升级当阿爷了。

刘基辞了刘繇,回转中郎将府,即斗志昂扬的召集各路将校发布命令。

“来人,给伯言、子烈下令,皖城以北,沿途各军,逐次撤退至皖城城内,以吸引袁术军追击。”

“再令丹杨西部都尉太史慈调出一支人马,从濡须口绕道巢湖,斜插袁术军的背后。”

“在柴桑的其余各路人马,随我乘舟师渡江北上,与袁术决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