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雪海松原 > 第三章 富城大哥在张家长大(一)

第三章 富城大哥在张家长大(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雪海松原!

(一)、先说二妮儿自离家出走后,便在外面饥一顿饱一顿的逃亡,她离开家时,身上只带着不足十块钱,舍不得花,挨家要饭一路走到镇上。

找大户人家问是否要佣人,正好一个大户人家姓钱,二妮儿敲门,开门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厮,小厮问道:“找谁?”二妮儿指指墙上贴的纸条子道:“我是来做活的,麻烦小哥通传一下。”在城镇或农村,有人家想要雇人,便在院外墙上贴一张招人启示。

二妮儿不识字见墙上贴着纸条,便知道这家要雇人,但具体雇什么样的人,敲开门问一声就知道了。小厮道:“外面等着,我去问问。”

二妮儿站在院门外等着,没多大功夫出来一个矮个子胖乎乎的一脸胡子茬的中年男人,这个人一看就非常精明干练,他出来后看着二妮儿打量着问道:“你来打算做啥活?”

二妮儿说:“先生,我啥活都会干,不管你是做饭、洗涮,还是针线活我都能拿起来。”朱管家看二妮儿年轻适合在家干些粗活,便想招进府中做粗使丫头。

二妮本身在农村就干惯了体力活,“你进来吧,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这家的管家,你的活由我安排,你的活就是打扫外院、中院、洗衣服。”二妮儿道:“好的,初来乍到还请管家大人多多照应。”朱管家笑了点点头道:“只要你好好干,我会照应的。”

二妮儿在钱家活干的很麻利,又快又好,钱家上下都很满意,二妮儿来到钱家后,没再挨过饿,吃的虽然没有多好,但是,总可以吃饱。

二妮儿给一家人洗衣服,打扫院子,收拾菜地,喂猪喂鸡,干完了这样,又拿起那样。管家看这丫头干活从不偷懒,而且还先干啥后干啥很有条理,便对她说:“你在外院当管事吧,除了干好外院的活,还负责外院的婆子和小厮们的活计分配,谁干不好你就有权处置了。”

外面的雪下的有一个小腿深,空中还徐徐飘着雪片。张胜三岁从刘家走失后,被一个姓张的人家收留,张家夫妻结婚四年没有生养,见孩子很可爱,领回家收养起来,没过十年张家也人丁兴旺起来,一连生了六个子女。这不张胜也在这家打工。

小斯张胜给东家赶大车回来,路上丢了一袋粮食,等到了家才发现少了一袋,管家说:“你丢的粮食,你要找不回来就自己赔偿。”二妮儿问小斯张胜,是咋回事,张胜说:“可能是路上颠掉了。”

二妮说:“还不快去找。”张胜又赶着马车往回返,二妮跟着车辙印迹往前走,他坐在车上心情非常着急,寻找一路上掉东西的痕迹,当走到离家已经有四里地时,二妮儿看见雪地上有散落的粮食粒儿。

二妮儿顺着粮食拖拽的印子找到这家,二妮儿敲这家的院门道:“有人吗?开门。”开门的是一个小男孩,二妮儿问道“我们在外面拉车时丢了一袋粮食,你们家拉回来了吧?”开始这个男孩不承认说:“哪有什么一袋粮食,我们没见着,”

二妮儿指着拖拽的印子,一直走到放东西的屋子说:“你敢打开这屋门不?是个打着黑色钱字字样的长布袋。”那家男孩的脸一下红了道:“你们走,离开我家。”

张胜生气的道:“打开这个门,不打开我踹了。”这时走过来小孩的妈道:“是捡了一袋粮食,我们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在外面玩看见有袋粮食掉在地上喊我,我给拉回来了,刚拿进这屋,没有动,不信你们看。”

一看无法抵赖,只好打开了那个门,张胜一看就是自己掉的那袋粮食。

那孩子的妈说:“儿子这粮食不是咱的把东西还给人家吧。”二妮儿和张胜把那袋粮食抬上了马车,二妮儿还不停的道谢,拉回了家。

一路上张胜一再向二妮儿道谢道:“姐,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今年一年就白干了。”两人回到钱家时天已经黑了。

二妮儿到伙房找到两块玉米面饼子,给张胜一个,自己吃了一个,便回房睡下了。

第二天管家看见丢的那袋粮食找回来了,才没再说话。张胜对二妮渐渐有了好感,有时候外出赶大车回来还带点新鲜玩意儿给二妮儿。

二妮儿也是有点好吃的想着给张胜留点,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

一晃两人已经在钱家干三年了,二妮儿不想再给别人家干,那样没有出头之日。

这天二妮儿跟张胜商量道:“咱们这样给人你家当牛做马,啥时候是个头,不如咱们俩出去自己干吧,这几年也攒了点积蓄,做个小买卖还是够用的。”

张胜一听也觉得有同感说道:“全都听你的,你说咋样都行。”两人便到东家那里说明了情况,东家一看俩人岁数也大了,不能总留在家里,便同意放出去,根据事先说好的工钱把工钱付给他们。二妮儿把自己手里的钱数了数,她每月的工钱是八十文块,一年是一百六十八,三年挣了两个大洋零八百二十文,东家多给了十文,张胜比二妮还少点,二妮儿担着管事的职责比张胜还高点,张胜的一年的工钱只有六百文,三年共一千八百文。二妮儿和张胜拿着东家给的这些钱离开钱家,两个人去哪里呢?

张胜说:“你跟我回家吧,我娶你。”二妮儿因和张胜相处了三年,两人也有了感情,也有要跟他结婚的意思,见张胜愿意娶自己,便同意了。

跟着来到张胜家,张胜领着二妮儿一进家门便喊道:“妈,我回来了!”张胜的妈一看儿子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便说:“儿子啊,你回来啦!这是谁呀?”张胜忙说:“这是二妮儿,我俩好了,我想娶她。”

张胜的妈一听问道:“哦,二妮儿,今年多大啦?”二妮儿说:“二十二啦。”“啊,二十二,比我儿子大四岁,不行不行,儿子啊你找个这么大的媳妇,将来过不到一块,散啦散啦,我给你找个好的,这个不行。”

张胜见老妈不同意,忙说:“妈,俺俩已经住到一起了,她已经有了俺的孩子,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二妮儿我娶定了。”

张母一听气的七窍生烟,道:“你既然愿意还来找我干啥,我啥都不管,你们爱咋咋地。”

张胜一听老娘是这个态度,也生气了道:“你不管拉倒,我们就住在西屋里,啥都不用你管。”

张生自从被父亲见回来后,被张家收养长这么大,自己始终不知道自己的来历,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家人,男孩子总是心粗,对一些小的细节不是很敏感。说起话来也是理所当然。

就这样,两人住在了张家的西屋里,自己买来米面做饭。白天两个人到农村各家各户去收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不到半个月成本就赚回来了,还赚了点生活费,不到三十块,这顶他们俩一个月的工钱还多呢,两人高兴的不行,两人早出晚归,一个人去挨家挨户收鸡蛋,一个人到市场卖鸡蛋。

这天,张胜收完鸡蛋,没去市场直接拿回了家,就到程远镇的集上去找二妮儿了,等两人卖完了鸡蛋回到家中后,张胜吃了一惊,自己明明收回来三筐鸡蛋怎么只剩下一筐了,张胜没有出声。

他来到母亲房里问道:“妈,我收了三筐鸡蛋,怎么只剩下一筐了,你要吃拿一点,也用不了这么多吧?”张胜的娘立马跳了起来骂道:“你个没良心的,我养你这么大,吃你几个鸡蛋咋啦,你还来找到我屋里来了,我就拿啦咋的啦?有本事叫你那没有孝心的娘们儿来找我。”

张胜一听和自己娘讲不清,毕竟是自己的娘拿了就拿了吧,便从他娘的屋里回到自己的房子,二妮儿看见屋里只有一筐鸡蛋,等张胜回来便问道:“今天怎么就收了这点鸡蛋,是没收上吗?”

张胜脸阴沉着说道:“收了三筐,叫娘拿走了两筐,我过去问了一声,还被骂了一通。”二妮儿没有出声,心想:回头买个门锁,把门锁上,省的生气。

二妮安慰张胜道:“好了,别生气了,你说买锁就买锁吧,锁上门,也就没这些事儿了。你去抱点柴禾来咱们做饭吃吧。”两人一个生火烧水,一个洗菜煮饭,两人的饭也简单,煮了一锅高粱米饭,里面丢点菜叶子,撒点盐,煮熟一人盛了一碗吃了起来。

翌日,天不亮,二妮儿起床把头晚做的高粱米饭,生着了火热了热,吃完了饭就去别村收鸡蛋去了。

她把屋里仅剩的一筐鸡蛋放在背筐里,背在身上,准备到李村去想再收一些,再拿到集上去卖。

张胜因头天的事情觉得心里有愧,他看二妮起来吃了饭要出门,忙说:“等着我,我跟你一起去。”说罢起身就跟着二妮儿往外走,二妮儿心疼他便说:“我等着你,你先把饭吃了,咱俩一起走。”

张胜胡乱用脸盆里的水抹了一把脸,二妮儿把锅里的饭盛到碗里递给张胜。张胜接过碗急忙三口两口扒进嘴里放下碗,二妮儿把碗洗了,两个人便一起出门去了。

两人来到李村吆喝着:“收鸡蛋嘞!家有鸡蛋的卖!”听到吆喝声,一家开了院门,走出一个老太太道:“鸡蛋多少钱收?”张胜道:“婶子,两分钱收。”

老太太道:“你等着,我进屋拿出来。”一会儿,老太太拿出一大筐鸡蛋,给张胜数着,总共八十七个蛋一百七十四文钱,张胜道:“婶子八十七个鸡蛋一共是一百七十四文钱,我多给您六文凑成一个整数一百八十文钱好了。”

老太太高兴的不得了道:“行啊,下次你来我还给你留着。”张胜答道:“行啊婶子,我下次来还先收您的,保准不会让你吃亏。”

张胜和二妮儿又到下一家去收了,不到晌午俩人就收了将近四筐鸡蛋。

二妮儿道:“这些鸡蛋够今天卖的了,先上集上去卖吧晚了可就错过了。”“嗯,”张胜道。

于是两人急忙朝集上赶去,这时正好有个牛车正往集上赶,两人喊住赶牛车的张老汉道:“张大爷,捎我们一程吧。”张大爷道:“去哪儿呀?”二妮儿说:“去集上卖鸡蛋。”

张大爷道:“正好顺路上来吧,坐好啦,驾!”张大爷赶着牛车向集市方向走去。

张大爷是到集市上卖点粮食,看有人坐车也顺便拉拉脚,挣几个小钱,张胜二人交了四文钱上了牛车,很快赶到了集上,这时,卖菜赶集的人正多,两人把鸡蛋摊位摆在人多的地方。

这时有个五十多岁的婆婆过来问道:“鸡蛋咋卖呀?”二妮儿说:“五文钱一个,大姨这鸡蛋新鲜的很,打荷苞蛋是整个的。”老婆婆说:“给我来一百个。”二妮儿说:“好嘞!大姨你放心吃吧,保准你吃了还来买。”二妮儿给老婆婆数了一百个鸡蛋。

过往的人看鸡蛋卖的快,都来抢着买。鸡蛋很快就卖掉了两筐半,又等了一会儿,没多少人了,正准备收拾筐子回家,这时,有个伙计模样打扮的中年男人赶着马车来到两人面前道:“你们是卖鸡蛋的吗?”

张胜道:“是啊,您要鸡蛋吗?”那伙计说:“我家少爷后天要娶媳妇,办三十桌酒席,你这些鸡蛋我全要了,明天再给我送这么多过来,多少钱一个?”

张胜道:“十文钱一个,你看怎样,卖给别人十五文的。”那伙计说:“行!行!你帮我拿家去,我没带着篮子,顺便认个门,明天你好把剩下的鸡蛋送过来。”

张胜和二妮儿都上了马车,朝伙计的主人家走去,没走多长时间,马车在一个雕梁画栋的黑漆大门跟前停下,两人从马车上下来等在门外,伙计进院招呼人,一会儿出来一个管事的人领着张胜朝院子里面走去。

二妮儿站在门外等着张胜,张胜蒯着两个篮子,跟在管事的后面走着看到这家庭院深深,一看就是高门大户,走了约莫半小里地,绕过一片池塘,穿过回廊,来到西面一个大伙房后面的库房里,把鸡蛋数出来,管事把钱数给张胜。

张胜临走之前又跟管事确定了一下道:“明天,你们还要这些鸡蛋,我还送到这里来吗?”管事道:“是的,你明天,到门房招呼一声就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