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雪海松原 > 第三章 富城的大哥在张家长大(九)下

第三章 富城的大哥在张家长大(九)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雪海松原!

二妮儿道:“想好买哪个了吗?”张胜听见声音回头一看是二妮儿,便道:“你这么快就卖完了,我这还没完呢。

你说买哪种轱辘?”二妮儿说:“咱们坐张老爹的车就颠簸得厉害,他那车是木轱辘的,我看还是橡胶的轱辘好点,软和坐着不颠,要是收鸡蛋颠一路不都烂啦。”

张胜道:“可木轱辘和橡胶轱辘的价格差一半还多,你说买哪个?”二妮说:“再贵也要买橡胶的,轻便软和,鸡蛋不爱烂。贵就贵点儿吧,你买个木轱辘的不好用还不如买橡胶的。”

张胜一听也对,便下了决心买橡胶轱辘的架子车,这比木轱辘的车要贵一两块钱,整整花了九块钱。

买了牛车后,家底儿都花光了,只剩下两块钱,还要做生意全靠这点本钱了,二妮儿道:“买了牛车就先到各村去收鸡蛋吧,收完鸡蛋再到吴家营去收些土豆,回来到集市上去卖。”

张胜答应着,二妮儿爬上牛车,张胜也跳上了牛车,坐在自己新买的牛车上,心里美滋滋的,二妮儿说:“到前面顺便去买上俩烧饼,到吃饭时间了,肚子饿得咕咕叫。”

张胜赶着牛车朝菜市场走去,到了卖烧饼的地方,二妮儿拿出六文钱来到卖烧饼的摊位买了俩玉米面的烧饼,二妮拿出一个碗道:“大姐给我们倒碗水喝吧,这饼子太干,不好下咽。”卖饼的中年妇女接过碗到后锅里舀了一碗水道:“给你,这是俺们做饭的水,干净着呢。”二妮儿忙接过碗来道:“麻烦你了。”

两个人就着这一碗水,二妮儿还是吃了半个饼子,给张胜一个半。吃完了饼张胜赶着牛车朝吴家营方向的沿途村庄去收鸡蛋了。

经过两个村子,收了不到二百个鸡蛋,两人又往吴家营赶去,到了吴家营两人开始挨家挨户收土豆,有的人家种的多,他们很快就收了三麻袋。

二妮儿说:“先收这些吧,再收鸡蛋没地方放了。”两人便要往回走了,走着走着,突然,轰隆隆一声炸雷,眼看天上一片黑云飘过来,要下雨了,张胜急忙赶着牛车往家赶。二妮儿道:“赶明买块大油布盖上,咱俩也弄俩油布雨衣,省的把身上都淋湿了。”

这时,大雨哗哗的下了起来,很快把路上的泥压成一道一道的沟,走着走着,陷在一个泥坑里,怎么也出不去,张胜下了车在后面推,使劲的推,车轮就是不动。

二妮一看也下了牛车,俩人一起往前推,张胜找了一块扁石头放在轮子下面,两人使劲一推,陷在泥坑里的车推出去了,两人这才又上了车。

赶着牛车冒雨往家赶,下雨天,牛也不想走,再说张胜也是头回赶车,牛也不听使唤,在泥泞的路上左走走右拐拐的。

总算天快黑时,才到了家,二妮说:“牛的身上被雨淋湿了,会得病吧?要不回去给它擦擦身上,咱们身上也都湿透了,回去喝点热水去去寒。”

一进到院子里,见纳仁古丽背着孩子站在屋檐下正等着他们,原来她早在后锅里烧好了水,前锅还煮上了高粱米粥,二妮儿高兴的说:“哎呀!古丽,你都给我们做好啦,今天我们可以吃现成的啦。”纳仁古丽笑了说:“你们帮我那么多。”

这时,张胜的大妹妹进屋来叫道:“呀,哥你们买了个牛车呀,真了不起,才不到一个月牛车都买上啦。咱家这回也有牛使了。”说完就跑回家跟她娘汇报去了。

二妮儿和张胜把牛车卸下来,张胜把牛牵进屋里,给牛喂上草料,把牛身上的水擦干,又给牛倒了点热水喝,水太热牛不喝,等水凉了牛才喝水,张胜把牛的身上用布擦干后给牛身上盖了床褥子。

二妮说:“下了雨的草料牛不能吃会生病的,给它拿点干草料。”张胜说:“没那个说法,雨水咋啦,雨水也是水,吃了就不用喝水了。”

二妮儿忙把自己身上的湿衣服脱掉,换上干净衣服,张胜一进院就忙着给牛擦雨水,自己身上的湿衣服都顾不上脱了,二妮道:“还不快把你那湿衣服脱了。”说着把两件干衣服递到张胜面前。张胜这才把自己身上的湿衣服换掉,围着牛转圈。

二妮儿说:“找个东西把车上的土豆盖上点吧,别淋湿该烂了。”二妮儿披着一个面袋子扣在头上,出去找了一个草帘子盖在架子车的土豆上。又拿了几个土豆递给纳仁古丽说:“给,拿回去吃吧。”

纳仁古丽不要,两人推来推去,二妮儿说:“拿上吧,东西又不多。”纳仁古丽拿着土豆告辞了。回到屋里,张胜拿了两个玉米面的菜团子进来道:“娘屋里拿的,吃吧。”

俩人一人一个,就着热乎乎的高粱米粥,二妮儿道:“去舀点热水来,咱俩洗洗,身上淋湿透了,该得病了。”张胜又去后锅里舀来了热水,两人趁热洗洗,上炕睡觉了。

二妮儿觉得浑身发冷,躺在被窝里直打哆嗦,张胜贴着二妮儿的身子,用自己的体温暖着二妮儿的身体,那牛倒挺老实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时不时的吃着袋子里的麦草,咀嚼着。

第二天早晨,二妮病了,浑身发烫脸烧得红通通的,张胜起来开门一看雨过天晴,他把牛牵出屋子,栓在院子里的一个木桩上,他又把柴禾垛上面的湿柴禾铺开晒上,把底下没被雨淋的干柴禾抱进一大捆,点着火,烧一锅开水,煮一锅土豆。

又给二妮儿煮了俩鸡蛋道:“快吃,我给你煮了俩鸡蛋,趁热吃了,再喝点热水。”很快一锅土豆也烀熟了,张胜拿出来剥了皮自己吃了一个道:“嗯,这土豆真好吃,沙瓤的,你吃一个。”

二妮儿刚吃了俩鸡蛋,张胜又拿过一个剥了皮的土豆递给二妮儿,二妮儿接过土豆咬了一口道:“嗯,好吃,你给你妈他们拿过去点,咱们自己留点当午饭吃。”

张胜道:“嗯。”从锅里捡了一瓦盆热腾腾的土豆送到他娘的屋里。张胜回来道:“今天别出摊了吧,明天再去。”二妮儿说:“今天要出,说啥都要出。”

张胜说:“你病成这样咋出呀,算了休一天,明天再出吧。”二妮儿说:“病了也得出,穷人不知道什么叫病,没事儿,我多穿点,说不定到那就好了。”

张胜一看拗不过二妮儿,便把一个草袋子装满了料草,扔到车上,又把头天收来的鸡蛋拿上牛车,把车上的土豆扎好口,赶着牛车往镇上的集市走去。

约莫半个时辰,牛车终于到了镇上,来到集市,摆摊的已经站满了位置,张胜只有往里头走,走到最里头找了个空地儿,张胜卸下牛,拴在车帮上,把一袋土豆倒在地上,二妮儿拿着两筐鸡蛋摆在旁边。

很快就开张了,有问土豆价的,有问鸡蛋价的。只是卖了这么长时间的鸡蛋,还没有称呢。只好借别人的用用,可是别人的称人家也要用。

二妮儿说:“你去卖称的铺子里买个称去,以后少不了用,买个大点的,能称五十斤以上。”张胜说:“卖东西不能用太大的称,大批量提货用大称可以,卖东西用大称不准,我就买一般的称就行了。”

二妮儿不说话了,张胜去杂货店很快买了一个能打二十斤的称回来。卖土豆的称起来也方便多了,省的借人家的还要承人家的情,人家忙时又不愿借,现在好了。

张胜道:“该省钱的地方要省,该花钱的地方一定得花。”二妮说:“别贫啦,快称吧,你没看见那么多人等着称土豆呢?”

张胜称土豆的速度也快了起来,二妮帮着收钱,很快一麻袋土豆已经见底了,张胜又把第二袋打开,第一袋除了有伤和不好看的,没剩几个。

张胜喊道:“这剩下的便宜卖了啊,这一堆有三四斤,谁要五文钱拿去,比五文钱一斤的便宜多了,没人要我拿回家自己吃。”这时,一个妇女道:“五文钱我都要了。”说着,把那一堆有点残缺的小的土豆全部搂进了自己的篮子里。

掏出来五文钱给了张胜。另一袋子打开后人们都抢了起来,抢大的好的,抢光溜的,张胜让买土豆的排好队过称,二妮负责收钱。

这时,二妮儿说:“卖的差不多就回去吧,我累了。”第二袋也卖完了,张胜看买土豆的人不多了,还剩一袋子,张胜便说:“还剩一袋子没卖完,拿回去明天再来卖。

”张胜道:“回去吧,”两人收拾了土豆套好车,二妮儿坐上牛车,张胜赶着牛车往家走。

牛车刚走进村口,几个乡亲正在闲聊,看张胜和媳妇回来,王二婶儿和张胜两口子打招呼道:“张家大小子啊,你都买上牛车啦,才几天就挣了这老多钱,给咱也说说呗都是咋挣的钱?”

张胜道:“没挣多少钱,到牧区给人家放了三年羊,挣了个牛钱。”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乡亲的话,便往家走去,进到院子里。

张胜的娘正在院子里,看他们进来便道:“这日子没法过啦,我从早忙到晚,家里外里就玩我一个人,这柴禾我要是不打,就没人打,两家子烧的柴禾全靠我一个人,你们啥时候打过一根柴禾,你知道买一捆柴禾得多少钱吗?”

张胜知道,这是老娘要钱了,便从兜里摸出十文钱给老娘道:“给你十文钱,购买五捆柴禾的了吧。”张胜的老娘道:“给这俩子儿还不够塞牙缝的,要给就给一百文吧。”

张胜道:“我卖了这一天,也没赚够一百文。”张胜老娘道:“那就拿五十文来。”张胜说:“都给你,那我明天还进货不啦?我们俩一天辛辛苦苦赚不了多少钱,拿出来十文钱已经是多的了。”

张胜的娘没好气的从张胜手里一把抢过那十文钱,扭头走了。两人把牛车卸了,张胜给牛喂上草料。二妮儿进屋打了一盆水洗了洗,准备生火做饭,她把灶边的柴禾点着,添上了水,又去拿苞米茬子。

张胜喂上了牛,抱了一捆柴禾进来,扔在灶边,二妮儿把苞米糁下到锅里煮开,用小火慢慢煮着,便洗了点土豆切成丝,准备用开水抄一下,放点盐和醋凉拌着吃。

吃完了晚饭,为了省灯油,早早上炕躺着,二妮躺在张胜旁边对张胜说:“我有俩月没有来月事了,是不是有了。”

张胜道:“有了好,我要当爹了。”二妮儿说:“我已经出来七年多了,我想在生孩子之前,回趟家。”张胜道:“想回就回呗,我送你回去,再回来。我一个人也能做生意,你早去早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