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听自赋雨,说予浮生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是道观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是道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听自赋雨,说予浮生!

秋云观并不在山顶正中而是在一片凸出来的的岩峰里构建而成,几根宽大的峰柱可以为道观本殿挡去不少的风沙,或许这也是这么多年过去道观却依旧保存的十分完好的原因吧。

几颗嶙峋的怪树簇拥着并不算气派的观庄,这番景色似乎算不得太过出彩,只是若是放眼远望,在一整片朦胧昏黄的荒芜色调之下唯有这么一座散发着丝丝生机的绿洲依旧坚挺着,任谁看了都会不由得生出几分敬畏之感。

沿着布满沙尘但却依旧整洁的石子小路,孙赋雨二人来到观门之前。

“两位是来参观的吗?”

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身影出现在二人面前,先前他似乎是在观门侧面打扫卫生,宽大的立柱挡住了孙赋雨二人的视线以至于并未发现他。

“是的,小师傅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吗?”

听到林江怡的话,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小道童笑着摇了摇头,“景区的工作人员已经离开这里了,我是目前在秋云观修习的道人,一尘。”

“哦?”孙赋雨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问道:“我听说这里不是由景区管辖,没有道师驻守吗?”

一尘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扫帚,他一边推开大殿正门一边对二人说道:“我家师傅在太行山怀虚宫修行,与秋云观那位师叔祖出自同门,因此前不久修习年数足够之后师傅便派我和几位师兄弟一同来此将秋云观重新修整归名。”

“修整工作还尚未完全结束,所以我们便跟景区的工作人员贴了告示先不要让游客往这边来,只是没想到二位似乎是没有看到告示。”

“原来是这样”孙赋雨了然地点了点头他们上山的时候确实是没留意告示的事,怪不得都没人往这边来,原来是有这层原因在里面,他有些歉意地看向一尘,“不好意思,我们两个确实没看到,打扰你们了。”

林江怡也是不好意思地开口道:“确实不好意思了,还望小师傅见谅。”

说着两人便打算离开,毕竟道观都还在修整若是再执意叨扰便有些不解人意了。

“二位稍等。”没成想一尘却突然叫住了他们,他笑着立在门侧冲着二人躬了躬身子,“秋云观明日便要开放,今天只是做一些最后的收尾工作,如果二位不嫌弃的话进来看看倒也无妨。”

孙赋雨和林江怡对视一眼,“那就有劳了。”

“清心凝神,感受天地灵气。”

一进观门孙赋雨便开始幻想那种仙气环绕逼格十足的氛围,正巧偏殿那边一尘的师兄师姐上早课的声音传了过来,愈发加深了他对于此处定有玄妙的念头。

“好了,打开课本翻到第十八页,有谁预习了今天的课文没有,站起来回答一下我昨天天留的问题。”

孙赋雨的脸一下子就僵成牛皮纸了,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他辛辛苦苦营造起来的氛围散了个七七八八,这地方一下子就从仙气飘飘的仙境古宗变成了不知道哪所中学的语文课堂了,说好的集天地之灵气,修万物之精神呢?怎么就开始学语文课本了?

一尘看出了他们的尴尬,他笑着解释道:“我们观里的孩子多是各位师傅领养的孤儿,所以平日里除了修习道法之外还是要上些文化课程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淘汰。”

孙赋雨点了点头,从一尘的语气里不难听出他对于那几位师傅的敬畏之情,想来也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能够坚持收养孤儿并且对他们进行教育,这的确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带着一股有感而发的敬畏之情,孙赋雨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观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在此刻都显得无比崇高。

只是这份严肃没能维持太久,在看到正殿门前布放的两张摊位之后孙赋雨就有些不淡定了。

“这是什么啊这是?”孙赋雨瞪大眼睛指着一个绘有一尘身影的人形立牌,“明星周边是吧,咱不是个道观嘛,这画风好像不太对吧?”

被人看到了自己的立牌,一尘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嘿嘿笑了两声解释道:“师傅说这也是与时俱进,国家和人民都进入新时代啦,我们修道的不能还跟以前一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啦。”

孙赋雨倒也知道一尘师傅说的没错,当今社会真正愿意去道观里面捐献香火钱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不发展一些产业的话恐怕很难维持下去,但是即便如此,看着那些各式的立牌、挂件、甚至还有手办和各种周边,孙赋雨还是觉得自己是误入了什么二次元盛会。

“这边便是二位想参观的星宿殿”一尘选择性地无视了孙赋雨怪异的目光,他站在一处殿门前,“这里是最早修整的地方,在此处参观倒也不会怠慢了二位施主。”

古朴的木门吱呀着缓缓开启,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供桌,位于殿内正中的它毫无疑问地吸引了孙赋雨和林江怡的视线。

某种硬实的红木构成桌子的主体,即便是经过数十年的风霜却依旧显得十分稳固,桌面四周围着一圈涂着黑漆的木条,似乎是为了防止桌上的东西掉落而设置的,桌上放置着的是一鼎敬香几盘供食,以及,挂在其后墙面上的一张山水画。

画作是经典的中国水墨风,浓烈的墨痕在泛黄的纸面上恢弘泼洒,勾勒出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几颗挣扎求生的壁生奇树以及一座立于山巅的破败古观。

画中描绘,处处是死寂一片,山上的一切都被那连绵的风沙摧残的破败不堪摇摇欲坠,只是,在那一片荒芜的衰败之景中孙赋雨却莫名地品出了一丝顽强的生机,就像是当初历经千万艰险惨遭无情残杀却依旧怀有一丝希望而奋战不止的华夏军民一般,虽然微弱但又异常强大。

“此画的本版乃是那位师叔祖于此处修行期间所做,此刻珍藏在怀虚宫内,二位施主看到的这幅是后人临摹所得。”

孙赋雨点了点头将目光从画上移开,虽然他未曾有幸一睹那位道人的尊荣,但是从一尘只言片语的描写以及这座道观内处处透露出的氛围都让他认识到,那位与战火中毅然出山拯救民众于水火中的道人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当世英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