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个红包群 > 第356章 宴,年氏姑侄

第356章 宴,年氏姑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太子妃:我有一个红包群!

六月,经过两轮筛选,秀女们终于入住皇宫。没两日,石姝瑶邀请诚亲王福晋董鄂氏,两人在毓庆宫设宴,邀请秀女赏花。

名为赏花,实际上就是为给几位皇孙相看嫡福晋的。

今次得以入住皇宫的秀女有一百零三人,上至一品大员家的格格,下至五品小官儿的女儿应有尽有。

皇室阿哥的嫡福晋马虎不得,出身必定是三品大员及以上。

按照这些条件筛选也有将近四十人。

四十人不算少,两人一合计干脆分成三批接见,每次接见一旗。

大清皇帝隶属满洲旗,她们当然把满八旗的秀女摆在最前面。

赫呢之女赫舍里氏、郭络罗氏、索绰罗氏、西林觉罗氏等等,满洲大姓的姑娘有七八个。除了她们外,还有一个人比较特殊。

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也就是石姝瑶的小堂妹,石婉淑的亲妹妹,石婉慎。

石婉慎生于康熙三十四年。石华善过世没多久查出来的。

慎这个字是石文炳亲自取的。有感于大女儿的离经叛道,他希望小女儿谨言慎行,莫要丢了石家的脸。

康熙三十四年,石家已经归入满洲旗,因而跟石姝瑶她们不太一样,大家更喜欢称呼石婉慎瓜尔佳氏。

石婉慎出生的时候,石姝瑶已经嫁人,再后来石文炳去福州任职把她也带了去。因而尽管两人是堂姐妹,她跟石婉慎并不是很熟悉。

她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石婉慎躲在石婉淑背后偷看她,目光中有着好奇和打量以及一丝丝防备。

说她特殊并不是指她是太子妃的堂妹,过世雍亲王福晋的亲妹妹,而是她被皇上看中准备赐婚给十五阿哥胤禑作为嫡福晋。

因此,哪怕石姝瑶跟她额娘不对付,自觉跟她也没什么话题可聊,就凭借她这两层身份,如果不想石家丢人她就得把人请来。

她不但得情,还要和颜悦色。

诚亲王福晋,“这是那位的亲妹妹吧,不知道品行如何?可千万不要跟我那位堂妹似的,要不然您也要难做了。”

头一个那位说的是已经过世的石婉淑,对这位哪怕她已经死了好多年,诚亲王福晋还是忘不了。

她小时候是见过石婉慎的,对石婉慎有些印象。说句不好听的,一母同胞亲妹妹,就冲着这个,对石婉慎的性子她就不敢恭维。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额娘怎么可能养出两家人。诚亲王福晋一直觉得,石婉淑后来变成那样,她额娘功不可没。

石婉淑过世后,她额娘性子更加疯癫,这个老姑娘的性子可想而知。

第二个‘那位’说的是她自己的堂妹九贝子福晋董鄂氏。早些年还好,九福晋对她这个堂姐还算客气。后来,她被赐婚九阿哥,自己的阿玛过世,哥哥的权柄地位没有叔叔大,她便开始摆起谱来。

明明不过是个贝子福晋,她经常上门对着诚亲王福晋说教。其中有些言行,能气的人三天吃不下饭。

诚亲王福晋每次进宫都会跟石姝瑶吐槽这个堂妹。

皇上的打算,她们这些需要选儿媳妇的皇子福晋是知道的。这位日后不出意外也会嫁入皇家,她自己过得不好,不希望太子妃也步入她的后尘。

石姝瑶揉揉眉心,她不确定道:“说起来我也许久不曾见她,听说她是我大伯教养长大的,看她的名字就知道,谨言慎行,想来跟那位的脾气不同。”

诚亲王福晋没抱多大希望,她不走心的附和一句:“但愿吧。”

她跟石婉慎更不熟,能让她多这两句嘴还是因为当年石婉淑干的事儿让人印象太过深刻。知道太子妃心里有数,她转头说起别的。

“弘曦福晋的事儿您到底什么章程,看上谁了?”

石姝瑶也没瞒她,想了想道:“目前我们看好的有两个,一个那拉氏,一个西林觉罗氏。”

那拉氏分支众多,她看中的这个是辉发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在康熙朝不算很出名,家族人员简单。

辉发那拉氏的阿玛是从二品的散佚大臣。武将的性子大都直接少有拐弯抹角,他家就是典型。辉发那拉氏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有个弟弟和妹妹,她姓三。

都说夹在中间的最不受宠,在她家并不存在这个问题,相反因为弟弟妹妹年幼,上头是两个哥哥,她在家比较受重视。

她额娘自打生了两个弟妹后身体有些不好,她十岁上就开始帮忙管家、照看弟弟妹妹。

石姝瑶看中的就是她这一点。为人庄重、把府上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

如果她做弘曦的嫡福晋,一定能帮弘曦管理好后院,让弘曦无后顾之忧。

另一个西林觉罗氏性子恰好与她相反,这位姑娘很单纯,属于那种喜欢依靠别人的。弘曦从小就不需要人操心,这种懂事让她有些心疼。

他心思太过深沉,有时候她都猜不出儿子在想什么。

这样的性子好也不好,作为皇帝这样当然是好的,但同时也会很累。

她就想啊,给弘曦找个单纯的姑娘,当弘曦处理政事累了,看看他福晋,心情也能好些。

至于说管理后院这些,身为世家大族的姑娘本就从小耳濡目染,西林觉罗氏现在不会不要紧,多找几个懂行厉害的嬷嬷就是。

再不行,她还可以手把手教。

两个人各有各的好处,石姝瑶也拿不定主意,她这次举办赏花会就是想近距离多观察两位姑娘。从中二选一。

太子妃请秀女去毓庆宫赏花的消息传入秀女住所,秀女们彻底沸腾了。

现在,谁还不知道,今年太子家的大阿哥要选嫡福晋。就算是外省的秀女,之前没得到消息,如今在宫里这些天多少也听到些风声。

那可是太子的嫡长子,太子如日中天妥妥的下一任帝王,他的嫡长子不就是下一任太子。

不管是因为弘曦本人的优秀还是他的身份,秀女中有一大半都是冲着他来的。

得知太子妃相邀,被选中的几个姑娘跟打了鸡血似的非常激动,没被选中的则心情低落暗自着恼。

甚至还有人开始对着几人巴结站队。这些都是身份过低够不着皇室嫡福晋的姑娘,在她们心里做不成嫡福晋不要紧,还有侧福晋、格格。

侧福晋和格格属于侧室,她们当然要提前跟嫡妻打好关系。

这其中巴结石婉慎的最多。不是大家都觉得她会被指婚给弘曦做嫡福晋,而是她太子妃堂妹的身份。

甭管心里怎么想,石婉慎入宫这些时日与人交谈话里话外都在显摆自己跟太子妃关系很好。比如,她手腕上戴的镯子,头上的首饰、旗头,都是她及笄的时候太子妃让人送的。

加之她刚入宫,石姝瑶看在同姓的份上召见过她,不明就里的人很容易被误导,认为两人关系很好。

堂姐妹只比亲姐妹远了一层却也远不到哪里去,如果她能在太子妃耳边给吹吹风……

别说,这样想的人还挺多。

当然,这并不包括那些出身大家族的贵女们。这些姑娘在入宫前家里早就有人耳提面命给分析过了,她们知道的要比别人多很多。

石婉慎根本不足为惧,她们真正的敌人是旁边那几位。

想到这里,受邀参加赏花宴的姑娘眼神忌惮的看了旁边的姑娘几眼,却又在眼神无意间交汇时齐齐冷哼扭头。

即便心中有了决断,在没有进行最终殿选的时候,石姝瑶仍旧一丝口风没漏。她今日见了满八旗三品以上大员家的千金,明日又邀请了蒙军旗。

蒙军旗里头重点观察的是博尔济吉特氏,这位可是皇上看好的弘晴福晋人选。

诚亲王福晋跟石姝瑶一样,表面什么都没说,做的滴水不漏,等把人打发走,她整个人笑的眼睛都要不见了,可见她对这位蒙古格格有多满意。

满军旗、蒙军旗的贵女都召见了,汉军旗也不能落下。在宣召汉军旗秀女的时候,石姝瑶跟诚亲王福晋咬耳朵,“一会儿你仔细看,今年汉军镶白旗有个年家,他家来了姑侄俩秀女。”

“德妃给老四求嫡福晋的事儿你知道了吧?皇阿玛看中了年遐龄的小女儿年氏,不过我听太子说,年羹尧、哦,就是年遐龄的次子,他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年暇推给老四,把亲妹妹送老八府上去。”

“这个年羹尧挺会钻营啊。”诚亲王福晋不知道年家,更不了解年羹尧,她进了思想误区,以为年羹尧跟大家一样比起妹妹更看重自己的女儿。

老四是亲王,老八只是个贝勒,闭着眼睛都知道选哪个好。

石姝瑶摇头,“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错了。也不知年家是怎么教育的孩子,他家的男人比起自家女儿更喜欢的还是年氏这个亲妹妹。”

“在年家别说亲女儿,亲娘怕是都比不上年氏一根手指头。”

“我听太子说,这个年羹尧虽然是老四府上的奴才,他本人更看好老八。前些时日还偷偷带着年氏去了老八府上。”

诚亲王福晋倒吸口凉气,“不能吧?这,这不是背主么?就老四那个脾气,若是让他知道还了得。”

都说皇家的男人小心眼,雍亲王是其中之最,整个京城很多人都知道他睚眦必报。年羹尧公然‘叛变’老四能饶了他才怪。

石姝瑶撇嘴,“谁知道呢?我听说这个年氏可是我见犹怜的大美人,或许他日后改变了主意也说不定。不是有句话叫‘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老四是不是英雄她不清楚,他跟年氏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可是让无数人称颂的。

诚亲王福晋眼睛亮了,“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没一会儿汉军旗的秀女就到了。凭良心说,汉军旗的秀女长相普遍都比满军旗要高一些。这个高不是说五官,更多的还是气质。

满军旗的姑娘自小‘野’惯了,哪怕这些年有所收敛,骨子里的高傲是改不了的。汉军旗的秀女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之要更加柔弱些。

其中年氏更是其中之最。

年夫人生她的时候已经是高龄,据说年氏又是早产,自幼身体有些不好。她在外省的事迹不得而知,入京这段时间那真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若非已经成年怕是走路都要有人背着。

犹如菟丝子,主打就是一个柔弱不能自理。

年家很注重子女的教育,年氏因身体原因不能出门,每日在家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她的身上又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就算她容貌不是最出众,单凭气质只要她往那里一站,就让人难以忽略。

诚亲王福晋以团扇遮住口鼻,她凑到石姝瑶耳边小声道:“那个穿月牙白旗妆的姑娘是不是年氏?别说,还真可能是老四喜欢的类型。”

她在年氏的身上看到了佟贵人的影子。

谁都知道雍亲王是已故的佟贵人养大的,雍亲王对这个养母的感情很深。就说老四府上那几个侧福晋,李氏跟佟氏受宠不都是因为佟贵人?

此时她再看年氏,第一反应:又是一个佟贵人。

仅凭这个,年氏能不受宠?更别说年氏容貌质量又是上乘,她长得可比雍亲王府那几个侧福晋好看多了。

石姝瑶抿唇轻笑,“这可就有意思了,嫡福晋年幼柔弱,侧福晋强势且还生了好几个阿哥。如果皇阿玛真把人给老四,他府上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诚亲王福晋十分赞同,“她旁边就是你说的那个年羹尧的女儿吧?其实我觉得她比年氏更适合嫁入老四府上。”

那个年暇看着就不是好欺负的,如果是她,瓜尔佳氏几个绝对不敢放肆。

“你说,皇上是会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成全’年羹尧?”

皇上会坚持己见还是成全年羹尧,诚亲王福晋很快就知道了。

七月殿选,康熙把年氏姑侄俩都给留了牌子。年遐龄的幼女年氏被他指婚雍亲王做继福晋,而年羹尧的长女则被指婚八贝勒做了侧福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