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 第三十七章 后勤

第三十七章 后勤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邢承恩在学校的开学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也公布了校训,求真务实。

卡佩尔又当外语老师还当数学老师和地理老师,一人身兼多职。

邢承恩是思想品德老师和格物、自然课老师,也是忙的飞起。

邢承恩要求其教师除了教授通识课外也来旁听,这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了。

阿拉伯商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带来老师,自己这里太缺了,自己可是开出两千贯一个人的价钱,这可是天价了。

南宋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文铜钱。

两千贯值两百两金子了,妥妥的暴利,就看阿拉伯商人能不能搞来了,

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正式建立,这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主校区坐落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

各个学院分布在市区的各处,学校的使用面积约有35万平方米。

但丁、彼德拉克、丢勒、伊拉斯谟、哥尔多尼、伽利略、哥白尼等都曾在这里学习或执教。

当然11世纪塞尔柱朝首相尼扎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亚大学表示有话要说。

也不知道阿拉伯商人能不能搞到这里的人,邢承恩很期待啊,当然神学院教士就不细说了。

830年,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创建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馆”,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着名学者,将希腊、波斯、印度等国的古典着作加以收藏、整理并翻译成阿拉伯文,促进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发展。

这也是邢承恩高价收集书籍的原因,三百多年的积攒啊,最后在1258年和1401年,巴格达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儿军的两次洗劫,大量建筑古迹文物遭到摧毁,巴格达收藏的经典全部被投入河中,据说墨水将河水染黑。

多少的文明典籍啊,可惜了!

这个时空自己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把它搬回来,嗯,定一个小目标。

其他科缺的老师只能客串,体育和军事课有禁卫军,政务有邢国举等人,手工课有匠人们,邢承恩这个大杂烩学校也算是正式建立。

其他人也来旁听,尤其是自然课上邢承恩用显微镜观察生水里的寄生虫之类的试验震撼了众人,邢承恩也要求大家以后必须喝开水。

格物课上的各种试验也让人大开眼界。

从那以后大家对自然课和格物课十分感兴趣。

唯独书呆子韩鹏飞说有辱斯文,不识儒家经典乃是蛮夷。

邢承恩说金国是不是蛮夷?你说这话就是不要脸,先饿几天再来和我说话,你要真是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物我也敬你,你就是个无耻之人。

冬泳好手钱先生那是名场面,这下邢承恩碰见一个,真是恶心人。

这种人比冰清玉洁潘金莲都不如,真是无耻。

“二哥儿,这潘金莲是何许人物,以后晴儿要认识认识。”

看着天真的晴雪问话,邢承恩不知道怎么回话,赶紧转移话题。

“船厂的事现在都能理顺了?感觉怎么样?”

没错,实在找不到人,邢承恩让晴雪顶上去当船厂管理人,邢承恩在后边指导,晴雪磕磕绊绊的走马上任了。

“现在一切顺利起来,各个作坊之间还需要协调,二哥儿,晴雪是不是好笨啊,三个月都管不好。”

“你很厉害了,我去管理估计也抓瞎,还不如你呢!”

“二哥儿又骗人,这些条例和制度都是你出的,怎么可能不会呢?你是要做大事的,晴雪一定帮你做好分内之事。”

“以后的摊子会扩大,你也要注意培训副手分管起来,雪乃她们你可以试着培养一下。”

“知道了,二哥儿!”

琉求这边的事业终于走上正轨,各部门都安稳下来,也算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了。

顾平已经探索了周围很大一片地图,摸清了一些生番部落的位置,据顾平观察人家就要组队进攻了,王进等人决定提前在野外动手,要是人家来了破坏农田自己反而被动。

邢承恩等人回到军营,一进入大院,就看见王辉等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训练新军士。

新军士又招募了一千人,如今训练了两三个月,早就今非昔比了。

一眼看去,整个外院校场都是雄壮铁血之气。

第一批军士,如今都担任了什长甚至队长的职务,玩命般的训练新军士。

邢承恩和王进很满意,有了这千人军队,自己才有底气打生番。

近卫军人人披甲配马,一百五十匹战马全部投入近卫军,这是真正的精锐。

士兵的军饷待遇非常优厚,上升渠道也完全通畅,但这训练之苦,军律之严,也远超官军。

两三个月的好饭食,让眼前这些军士早就没了之前的面黄肌瘦,个个都强壮精干起来。

除了军事训练,每五天还要以百人队为单位上课,由复兴社的指导社员“洗脑”,灌输忠勇、大义、责任和荣誉等思想。

不管有没有用,反正这已经成为军营雷打不动的科目。

邢承恩还规定,思想不过关的,连预备社员都不是的,只能当什长,不能提副队。

如今的社员数量,已经突破百人。

不是情报骨干,就是军中副队以上军官。

在军中,队都有“社员组”,联有“社员处”,团有“社员会”,都由队监、联监、团监主管,再向邢承恩这个社主负责。

也就是,邢承恩通过社主职务领导所有社员组织,通过营主职务统帅所有军事组织。

但是,按照复兴社的组织章程,社主的职位才是最高的。

营主作为军事首长,归属于社主之下。

社指挥军队,不是军队指挥社。

如今复兴社所属,除了军营,还有特察局,商社。可谓军事、民政、商业、情报全部涵盖。

复兴社的雏形,已经具备了。

社员组织,是钱粮分配和职务任免之外,控制军队的第三只大手。未来还有学员军官这第四只大手。加上军中的特务,可以确保自己牢牢的抓住武力。

这些方案,既参考了校长的手段,又参考了主席的法子。

“属下王辉,见过营主!”

王辉等见到邢承恩归来,立刻赶来拜见。

邢承恩命令军士全部集合,然后登上点兵台。

军士们见主帅回来,都是很高兴。这么长时间以来,“为社主所养,替社主而战”的观念,早就灌输到他们脑中。

“将士们,据探马汇报,生番部落要对咱们动手了,他们要破坏我们的家园,甚至要吃了你们和身后的家人…”

“杀光他们,吃人的畜牲。”

看到士兵并未因为吃人而产生畏惧,邢承恩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准备武器,安排军需用品,好在就是在周边作战,后勤补给不需要太多,要不然能愁死。

好在蒸汽机带动重锤砸、削、锻造,比手工速度快很多。

还比如武器,主要是指冷兵器刀剑盾,也是用蒸汽机带动铁锤锻造的,不仅质量更好,生产速度也更快;

一天生产四五百把刀剑,轻轻松松。

原先只是觉得要有兵,可现在准备打仗才发现后勤还跟不上。

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新问题又生,比如罐头食品、药品、纺织三个大项也急需处理。

罐头食品和药品的重要性无需特别说明。

纺织更是重中之重,比如防刺服,伪装服,防刺手套,绳索,帐篷,背包,睡袋,功能靴等等。

如果队员一直北上跑马圈地,没有质量过硬的雨衣、服装,帐篷,背包,睡袋,肯定会付出大量伤亡。

如果这些东西配齐,则可以变成一场轻松的远足旅行。

但是,说说容易做到难。

比如造船,涉及到的工匠多达三十五种,需要使用的木材也有十多种。

也就邢承恩脑子一根筋,异常执着,换成旁人早已经放弃,邢国举就说过造不如买。

可是被邢承恩否定了,造船的核心必须掌握,要不然受制于人太被动了,而且自己要玩工业化,现在只能从造船业入手。

事情太多,急的邢承恩直抓头发,感觉脑袋要炸!

古时候农耕文明的军队为什么无法远征?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郭逵与宋神宗算账:10万将士与1万匹军马,每个月消耗的粮草需要40万后勤部队来搬运。

而《梦溪笔谈》则计算的更精细:民夫专门背粮,同时士兵也携带干粮。民夫和士兵若1:1配比,最高能支撑16天。若2:1配比,最高能支撑26天,若3:1配比,最高能支撑31天。如果再考虑返程,则进军时间还要减半。

所谓最高的意思是,要根据精密的计算,民夫随着口粮消耗逐个提前返程,否则一路跟着走到最后,他背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

并且这是理论模型,实战里,敌军一定会全力袭击、破坏补给线乃至摧毁供给站,抢夺粮草,击杀民夫,所以再考虑损耗,对后勤的实际需求会更高。

盛世之下,军需供应已是重负。

比如汉武帝握有文景两朝的积蓄和垄断专卖的盈利,国库已经算厚实。但连年北逐匈奴,仍导致“中产之家大抵破产”。

而乱世之中,军需供应更加困难。

并且冷兵器时代,攻城往往旷日持久,那么所耗粮秣从何而来?

就只有抢了。

而且在敌我胶着的态势下,自己抢的同时,还要让敌人无可抢,那就要烧。

至于屠城,除了少数变态心理,更多也是为了减少损耗。

这是蒙古帝国惯用的逻辑和手段。

因为部族士兵有限,而攻略的地域又过大,如果前方处处遇抵抗,则己方损耗过大,如果后方处处再分兵驻守,到最后就无兵可用。

屠城既可以震慑后面的城市,逼迫其放弃抵抗,也可以避免分兵驻守导致的减员,并彻底排除其复叛的可能,以免后方补给线遭到破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