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武皇万岁! > 第四章 不太正经的提议

第四章 不太正经的提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武皇万岁!!

武柔并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

可是武家兄弟怎么可能让她们嫁得好呢?

那两个畜生大哥就想折磨着她们取乐。

就好像但凡她们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欺辱,就是为他们的母亲相里氏多报些仇。

呵呵……

最好的结果就是死了,她想,晚死不如早死。

要不然以后会有好事等着她们吗?

她们去给人做妾,或是给狠毒之人做妻,那也是换个地方煎熬受苦,跟现在有什么区别?

想她从前过得是什么日子?

阿耶最喜欢她,夸她聪慧,总是说她比那两个大哥好多了,要是男儿定能光宗耀祖。

那两个畜生大哥在阿耶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的时候,她在读书,她在骑马,活得肆意安稳,像个小祖宗。

而现在呢?以后呢?……

心高气傲的她如今想起“以后”这两个字就发怵,就绝望。

如此痛苦煎熬的日子,她都怀疑自己是如何坚持到现在的?犯贱吗?

不,她只是不甘心!她的人生本不该是这个凄惨的结局的。

——

“对!你不是!你以后要当中国历史上唯一个正统女皇帝的!武姐加油!”

——

阿耶临去时,明明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嘱咐好了给阿娘的体面,给她们姐妹多少嫁妆。

可是等阿耶一咽气,什么都作废了。

如今武元庆是家主,家主高兴给你就给你,不高兴给你,就可以让你连饭都吃不上。

想起自己从前那天真无知的日子,她恨不得回去狠狠给自己两巴掌!

早知道如今会是这样,她定然要趁着阿耶在,为自己谋一个比武家更高贵的婚事,早早嫁了,让武家兄弟忌惮。

而不是想着像阿娘一样,一定要找个真心相爱的人!

相爱又怎样?屁用没有!她阿娘就是最好的例子!

——

“哎,不能这么说,你娘其实……她这一辈也挺好的,就除了没有个儿子,你爹又死在了她前头,要不然她这一辈子很幸福啊。”

——

杨氏期期艾艾,武柔阴沉着脸没有吭声。

二姑娘武顺将杨氏扶到了一旁,一边哭哭啼啼,一边蹲在了灌满了水的水盆边,搓洗着床单衣物。

“阿顺,别哭了,哭得我心烦。”武柔有气无力地说,看似已经认命了。

吴三娘这个时候从前头走了过来,应和着说道:

“是啊,有什么好哭的,还当自己是贵人姑娘呢?”

她眼光一瞟,盯着武柔的表情,见她规规矩矩地干着活儿,跟以前一样,一点儿也没有不甘愿的样子,就说道:

“哼,要怪就怪你们命不好,啧啧,你们娘那么大的年纪,一连生了三个都是丫头片子,但凡有一个是带把儿的,如今也不是这副光景,……我们夫人是死的早,可是肚子争气,这叫有后福。”

杨氏被气哭了,跟二妹武顺的哭声混在了一片。

武柔没吭声,全当没有听见,手上依旧不停地干着活儿。

她现在没有心情跟人拌嘴,她想要赶紧将活儿干完。

只有干完了,他们才会将今天的做饭的食材留下,他们才能安生。

“我饿得慌……”武顺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哭着说。

武柔咬了咬牙,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她这个妹妹虽然只比自己小一岁,可是天生就娇弱爱哭,经不住事情。

“洗完了就能吃饭了。”武柔用平稳的声音劝她说。

吴三娘冷笑了一声,说道:

“谁说今天还有饭吃呢?你跑了出去,大爷大发雷霆,说今天不给你们饭了。”

武柔瞬间僵在了那里,瞪着吴三娘一瞬不瞬。

吴三娘被瞧的不自在,刻薄的眼睛睁大了些,说:

“你瞪我干什么?要怪就怪你自己不听话啊。家主不是说了,你们乖乖听话就有饭吃,不听话就没饭吃,你忘了?”

是,她没有忘。

她永远都忘不了。

一开始她们被赶到田庄的时候,不是没反抗过。

尤其是她反抗的最厉害,指责、谩骂,逃跑去官府告状,换来的只有被打,被捆起来扔在柴房里头挨饿。

而她的状告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县官也不想管,除非死了人,否则这就是家务事。

真可悲,这是家务事……

……挨饿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挨饿可以磨掉一个国公府姑娘的骄傲和脾气,甘愿被自己家的奴婢欺辱,然后如他所愿,低下自己倔强的头颅,做一个听话的狗。

……快两年了,这种日子她已经受够了。

如果长安不能送来她想要的结果,她也不准备这么继续忍受下去了。

三个月。

三个月是她给自己,给所有人一个最后的期限。

武柔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半合着眼睛收敛了眼底的冷漠,接着干起了自己的活儿。

——

“呜呜呜……我们武姐小时候那么活泼开朗,现在都被折磨的有反社会的苗头了……”

——

……

……

刘弘基受人所托,路上不敢耽搁,直接回了长安,然后就进宫去见了皇帝。

到的时候正赶上皇帝送走吐蕃的使者,脾气十分的不好。

刘弘基规规矩矩地陪坐在软榻边儿上,看着榻上的皇帝盘腿坐在案几后头,一边冷笑着拆着吐蕃的国书,一边发牢骚:

“吐蕃不知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得知朕要送公主去吐谷浑和亲,就也跑来要,还一点儿都不客气。

真是笑话了!吐谷浑是咱们打服了的,如今是我大唐的属国,那慕容小子是我大唐的河源郡王,我送人送东西助他稳定基业我乐意!他吐蕃算是哪根葱?也敢派人直接上来管我要?简直是欠收拾!”

刘弘基没有吭声,就在一旁乖乖地听着,用眼睛打量着他。

如今的皇帝已经四十有七了,幞帽下的白发也没有比他少多少。

他留着一把漂亮的胡须,儒雅大气的国字脸,鹰眉凤目,一生气起来威风凛凛,笑起来又文雅随性。

此时他盘腿坐在桌案前,低着头看着文书,身上穿着淡黄色的宽松常服,很随意,衬得他高大英武的身躯既威严又亲和。

想当初皇帝首倡太原起兵的时候,也才十六七岁,有多少人就是冲着他这通身的气派就盲目追随他的。

一眨眼间,三十年过去了……

经历过战场厮杀、朝堂争斗,他们曾经匡扶江山社稷、造福黎民百姓的抱负算是初步达成了,眼前的人也从一个丰神俊朗的少年郎,变成了一个……

他还没有在心里想出来一个合适的词儿,皇帝就觉察到了他的目光。

“你为何这么看着朕?”皇帝抬起了头,奇怪地盯着刘弘基问。

——

“他觉得你胖了,没有以前帅了陛下!快打他!”

——

刘弘基眨了眨眼睛,利落爽朗地说:

“没事,就是想起陛下从前的样子了……”

皇帝还没有说话,他又“嘶”了一声,透着犹豫,隔着桌案往皇帝的跟前凑了凑,小声地说道:

“二郎……我有个……有个不太正经的提议,你且听一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