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武皇万岁! > 第十九章 这是朝廷的态度

第十九章 这是朝廷的态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武皇万岁!!

皇帝喜欢她什么,武柔一直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如果能弄明白的话,她再努力一把,岂不是能早日坐上正二品嫔的位置?

可是,谁能解惑呢?

皇帝的面她是见不到了,她也不想做那个乱闯被打死的宫女。

那……只有晋王了。

晋王被陛下带在身边抚养,上一次见面她就发现了,晋王殿下知道的很多,而且他是王爷,说话也没有底下宫人那么多顾忌。

只要他肯告诉你。

武柔本来想着,带点什么东西去哄着那个孩子,多套他些话。可是后来一想,他一个王爷,还是深受陛下喜欢的,能稀罕她什么东西?于是就放弃了。

然后,她就安安生生地每日都去弘文殿守株待兔。

晋王一进殿门,武柔就看见他了。

不管见他多少次,总是能被他那一头浓密的墨发吸引,被束带绑着的沉重发髻垂在脑后,配上他那似乎用线笔勾勒出的五官,沉静温柔的气质,总是给人一种画中仙童落下凡尘的感觉。

“你们要想看书就看,不想看就别处歇着,不用跟着了。”晋王李善站在门槛里头,跟外头的人说。

武柔没有看见外头的人,只能看见晋王微微上抬的视线,还有门外男子的应答声。

听声音,有内侍太监有侍卫,该是没有宫女。

他那模样好像天生就能跟人拉开距离似的,连跟着他的人,似乎都习惯在五步之外,武柔在殿内,硬是连个帽檐儿都没看见。

殿外的人明显散了。

晋王一转过头,就看见武柔笑着朝他走了过来,躬身行礼道:

“才人武柔,见过晋王殿下。”

李善见她笑得开心,瞳孔微缩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开心,本就疏离的气质越发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没有理她,直接从武柔的身边走了过去。

武柔有些懵,自顾追了上去,保持在五步之外,厚脸皮的笑着问:

“殿下,上次你还帮我找书呢,这一回怎么突然又不理我了?我这一回可没失了规矩,老老实实地见了礼了。”

晋王李善没有回头,一边穿过书架找着书籍,一边说道:

“见过礼了,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武柔顿时语塞了,她怀疑晋王知道自己在等他……

正在这个时候,晋王停了下来,眼睛看着书架的高处,矜贵的伸手够了一下,没够着。

他刚要张嘴喊人,武柔就立马狗腿地走了过去,说道:

“殿下,我来!是这个吗?”

武柔比他高了一个头,伸手恰好能够到。她转过身,见晋王已经后退了几步,正好与她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他神色平静,又有些不自在地……“嗯”了一声。

颇有一种我不想,但是我勉为其难接受了你的好意的感觉。

武柔谄媚的将书双手奉上,决定趁热打铁,弓着腰说道:

“殿下,其实,武柔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殿下。”

李善接过了书,看了她一眼,又收回了目光往桌案那边儿走。

武柔连忙跟了过去,依旧是五步的距离。

然后就见他撩了衣摆坐下之后,问:

“你先说,你是怎么知道我会这个时候来的。”

“殿下怎么知道我在等你?”

“瞧见我来了,脸都快笑出花来了。”李善看着书说,语气似有嘲讽。

武柔听闻,咬了咬唇,心想自己恐怕确实要练一练脸上的表情,藏藏心思。

就好比晋王殿下就藏的挺好的,一个十岁小孩,看着比谁都要深沉。

武柔索性老实回道:

“猜的,上回看见殿下照顾晋阳公主的样子,该是平时你带着她的时间多。

晋阳公主才五六岁吧,正是粘人的时候,殿下想必平时脱不开身,只有等公主午休的时候,才能来弘文殿看看书。所以,我就日日来碰一碰。”

她说的没错。

李善看着书的眼睛微微抖动,又抬头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惊异。

武柔得意地笑了,像是一只开屏的孔雀。

那双浅淡清丽的眉眼,像是染上了一层晨露,亮晶晶的,瞬间便多了几分灵动。配上那樱桃似的红唇,有一种朝露花开的感觉。

李善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姐姐李丽质,她也是这样自信开朗的模样,想必武柔以前在家的时候,武士彟真的挺宠她的。

“你问吧。”李善收回了目光,沉静地说。

“嗯……是这样的。充容娘娘教我,‘至尊之喜可挟风动’,说陛下为了招我进宫,牺牲了名誉,有很多不好的影响,是吗?”武柔看着晋王的表情,问。

晋王李善头也没有抬,翻了一页书,说:

“是。”

“那陛下为什么这么做?”武柔立马问。

晋王愣住了,眼神徐徐上抬,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那天,他和犀子妹妹陪着父皇吃饭,父皇看着他们突然叹了一口气,默然不语。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知道,父皇是又想起母后了。

“哎,我想起你们那个舅舅就生气!”父皇突然说。

能令他生气的舅舅,自然不可能是长孙无忌,而是母后的异母兄长长孙志。

他拿着帕子擦了擦嘴,将筷子放在了箸架上,恭敬地问:

“父皇为何突然想起了他?”

“今日刘弘基进宫,跟我讲武士彟的那两个儿子,在家欺负继母妹妹们。我就想起你母后来了,当初要不是高家有眼光有道义,你们母后就得跟着哥哥在大街上流浪,两个孩子,住哪儿,吃什么?……那时候世道那么乱,还能不能有命在都难说。”

皇帝李世民说着,直接将擦嘴的帕子摔在了案几上,“啪”地一声响,说:

“那长孙志是想害了你母后的命!可恨你母后心慈大度,跪地拦着,非不让我处置他!”

旁边的晋阳公主吓得一个哆嗦,嘴里咬的青菜都掉了下来。

李善不动声色地伸手,将她下巴上沾着的菜叶子给拈掉了,又用另外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以示安慰。

同时,他眼睛却看着自己的父皇,平静又若无其事地问:

“这不是过去了很久的事情了么……”

这一切动作行云流水,尽量不让人察觉,他连身子都没动。

皇帝见他一本正经地替自己的妹妹遮掩尴尬,就想笑,勾了勾嘴角,暴怒的脾气也下去了,说:

“……就是想起了,不舒服。所以我答应了刘弘基,召武家元姑娘进宫,算是救她们一回。”

晋王李善听闻,垂眸想了一瞬,好奇地问:

“父皇,为什么不立个律法,惩治那些人?”

“有啊,怎么没有?”皇帝说,“当初你舅舅就参与了,我们能想不到这一处吗?可是你要知道,律法是底线,管不了道德。

律法能规定,若遗弃亲眷,要受杖责,徒刑,但是管不了他们在家如何相处。难道你要派官差一直看着他们生活,不能吧?”

晋王摇了摇头。

皇帝又叹了口气,说:

“律法管不了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大唐律规定,夫妻同体,夫不得殴妻,伤残都有相应的惩罚,但是很少有人告官,为什么呢?”

皇帝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晋王李善,李善垂眸思索了一瞬,说:

“儿臣不知。”

“因为女子要依靠夫家生活,如果告官,夫家定然记恨,大了休妻,小了受虐待更甚,与她大约没有好处。”

“那既然没有好处,为何还要立此法呢?”

“这是态度,是朝廷的态度,只要有人告,就有朝廷律法撑腰。虽然细节不可控,但可以带动风向。好的风向,其影响比惩治一两例罪案,要大多了。”

……

“晋王殿下,晋王殿下?”武柔见他一直没有反应,不得不出声提醒。

李善从回忆中回转了过来,看着武柔的脸,说: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我……”武柔心说,我总不能跟你一个孩子直说,要钻空子讨你阿耶的欢心吧,“……我觉得心中不安,不知自己何德何能。”

李善收回了目光,似乎有些不耐,声音有些凉,说:

“这与我父皇而言,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不必挂心。”

……

……

武柔没有得到有用的答案。

只得出一个结论:晋王那个小孩儿,并没有她以为的那么好说话。

估计上次说那么多,只是他觉得,关于徐充容的事情,透露出来也无所谓。

她觉得有些丧气,又有些怀疑徐充容的判断了。

“你总是这么看着我做什么?”徐充容问,躺在摇椅上的她半垂着眸子,手中拿着团扇,身后还有两个打扇的宫女。

这些日子她们经常一起在外头乘凉。

徐惠估计是看中她的嗓子了,就喜欢挑个风景好的地方,挑个诗歌骈赋,让她读给她听。

中间歇息喝茶的时候,武柔端着茶碗,看着徐充容的样子,清丽的眸子都快盯出花儿来了。

“充容娘娘……我有一个问题实在是好奇。”

“问。”她依旧没有睁眼。

“嗯……”武柔尽量想着不冒犯天家的措辞,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没有被陛下招进宫来,会怎么样呢?我听说你们家,兄弟姐妹和睦,阿耶也很宠爱你。”

徐惠听懂了,她是在问:你有没有后悔进宫来。

武柔进宫已经有小半年了,半年间,陛下经常在白天召见她,晚上侍寝的事情,却几乎没有。

武柔肯定也能看得出来,陛下对她的宠爱,更多的是厚待,而不是男女之情。

所以才有此一问。

——

光点1:“他为什么不告诉她?”

光点2:“你忘了宫中好多女人都想模仿长孙皇后,以得到李世民的恩宠?她们学她穿衣打扮学她走路说话。

甚至还有人试图以长孙皇后的形象照顾他和晋阳公主。他跟着陛下见到的太多了,自然对此深恶痛绝。

他能直接告诉武姐,你之所以得救是因为经历与长孙皇后相仿?”

光点1:“啊,确实,我想起来了,上一档因为没有武姐,高宗皇帝的线很细致,天天看那些戏码,我都快恶心死了!

心疼小九,他八岁没了娘,还要看那些人模仿他娘,处处勾他的伤心又恶心他!”

光点2:“不是上一档,是这一档,你都说了他八岁丧母,他现在十岁,武姐线刚刚加入,那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

“啊!对啊!”光点1绕着晋王李善来回跳动,“想起那些就心疼小九,呜呜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