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主绝美清醒,大王日夜纠缠 > 第277章 情敌(一)

第277章 情敌(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主绝美清醒,大王日夜纠缠!

题外话:上一章补了一点字数。

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成功阻挡着西岐皇帝进攻的号角,将他们阻隔在了西海关外。

半个月没日没夜的风雨兼程,让他更加疲惫不堪,浑身都透出一股绝望的倦意,哪怕听到贺靖川前往宛河行宫,他也并未露出太多的表情。

“阿姐,你终于回家了。”他牵着马,一脸轻松的看着前来接他的刘楚楹。

刘楚楹本不知道该用何种面容对待弟弟,可看到弟弟之后,心里唯剩心疼。

比起她关切的目光,她身边那些厉人看刘煦的眼神就十分凶残了。

若不是刘煦拼尽所有负隅抵抗,他们也不会折损了那么多兵将,就是将他碎尸万段也不为过,可偏偏他是大王妃的亲弟弟,他们根本无法为失去的厉族勇士复仇。

正是因为知道厉人对刘煦的抵触,刘楚楹无法亲近弟弟,只能让人将他送回了安王府。

临走前,刘楚楹抬手像小时候那样摸了摸刘煦的头,可他太高了,以前随意就能做到的举动,如今却有些吃力。

“好好歇着,再过些时日,弟妹一家就要回京了,你也老大不小,阿姐等着你与弟妹的好消息。”

刘煦弯唇,知道刘楚楹是怕他承受不住挫败而自尽。

“好,那阿姐要经常来看我。”

不出意外他往后都不会再有自由了,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回京。

刘楚楹心中一痛,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刘煦别回来。

宗格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他只是看了刘煦一眼,就牵着刘楚楹的手离开,能让他活下来,已经是他能忍耐的最大极限。

按理说,宗格已经同意和北襄议和,他们也在京都呆了一个月,是时候该离开了,但宗格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私下里还找寻能工巧匠开始翻新皇宫。

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不对,直到宛河行宫传来消息,建平帝病情恶化,为了让百官安心,终于下放圣旨封了五皇子为太子。

可是没过多久,就有人传出,五皇子并非刘邑亲子,是他为了稳住江山,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

虽元嘉帝的儿子们除了刘煦以外几乎都被刘邑铲除或是圈禁,没有造反的能力,但还有刘邑的皇叔们,实在不行,还有皇叔的儿子们,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刘氏子弟。

既然刘邑无子,大可过继一个孩子,怎么能让一个孽种登上帝位?

一时间宛河行宫乱作一团。

贺靖川手握禁军,对于那些刘氏子弟自相残杀的行为冷眼旁观。

如今就等刘楚楹那边的好消息,无论成败与否,他都只会让刘邑写下退位与刘楚楹的诏书。

太子是孽种的事还并没有那么快传回京都。

今日是安王妃一家回京的日子,刘楚楹没有去接,让他们直接回了家。

没想到还有一位不速之客。

钟识詹也跟着回来了,作为信使,传达建平帝立下太子的文书。

钟识詹身为驸马,无缘进入北襄朝堂,但他也志不在此,他不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成为了北襄文坛的领袖,说他是一呼而万人应也不为过。

这样的人,不仅杀不得,还得把他给供起来。

可是钟家全家因为当年给刘缙献策一事落得满门皆亡的下场,钟识詹因为是驸马和他在文坛的地位得以保全。

如今他回到京都,任谁都会以为他是回来报仇的。

刘楚楹并不惧,眼下宗格不在,就亲自接见了他。

却不料钟识詹是来致歉的。

“当年之事,若不是父母暗地里操控,殿下也不会前往厉族和亲,受尽苦楚,父亲还用毒计残害您和腹中之子,更是罪孽深重,钟家落到如今地步,是我们活该。”

钟识詹生了一张好相貌,眉眼舒朗,白衣出尘,即便十多年过去,他身上那股温雅如少年的气质依旧未褪去。

刘楚楹这才明白,原来是钟祎为了让钟识詹对她死心,才让元嘉帝越过了好几位已成年的公主,选择了她前往厉族。

钟识詹近乎贪婪的看着刘楚楹那张,与少年时几乎没有变化的脸。

他还记得那时她刚及笄,未央池边遥遥一望,便摄了他的心魂。

从此他就再也看不进去书,可急坏了一心想让他考科举走仕途这条路的父亲。

他在跟父亲说要尚公主之时,根本想不到这件事会对刘楚楹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不然他情愿一生再无造诣,也不愿刘楚楹前往厉族和亲。

只是造化弄人,没了九公主,他还是被六公主看上,一道旨意,他便成为了天子之婿,断了父亲的所有念头。

后来他才知道,是那时的右相赵奕害怕他父亲一方独大,才故意设计他与六公主偶遇,造成这样的局面。

后来父亲与右相斗得死去活来,而他每日都活在悔恨之中,无时无刻不再想,若是他没有与父亲坦露,是不是后面他娶得公主就是刘楚楹。

刘楚楹一句疏离的钟大人,顿时打破了钟识詹的所有幻想。

他愣了一下便收回眼神,不敢再看。

“臣一时失仪,还望大王妃恕罪。”

刘楚楹有些头疼,说起来那事也不能全怨钟祎。

是六公主早就看上了钟识詹,哪怕没有钟祎的干涉,六公主作为元嘉帝最疼爱的女儿,她的母妃又娘家势大,为了嫁给钟识詹,肯定也会让别人向元嘉帝进言。

结果都是一样的。

她倒不是因为钟识詹刚刚饱含深情的眼神头疼,而是担心宗格回来,会控制不住脾气对他下手。

先不说他现在使者的身份,就凭他在文坛的地位,他们也动不了他分毫。

虽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但文人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有时胜过朝廷,若是钟识詹能够助她一臂之力,或许能让北襄百姓更快的接受与厉人共治的事实。

想到这,刘楚楹也缓和了一些脸色。

但到底多年未见,明明当初谈论诗词无话不说,此时却显得极为生疏。

刘楚楹为了避嫌,更是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

钟识詹暗自叹气,从那时他躲在家中,连去送她的勇气都没有,他便已经不配了。

“殿下,是贺大人派我前来的,有一话,贺大人托我带给殿下。”他神色清明,开门见山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