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三十年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72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72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三十年!

建安十年冬(公元205年十一月)中原近半年的大战终于告一段落,此役过后曹操中原霸主的地位再难撼动,而袁绍、孙策经此一役可谓是损兵折将,二人更是不约而同的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尤其河北,随着袁绍的病重,长子袁谭与次子袁熙、袁尚割据一方,将整个河北一分为二,矛盾日益激化,只是碍于袁绍尚在,才并为刀兵相向!

反观江东,孙策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比二弟大孙权七岁;三弟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五弟孙朗。

虽然兄弟众多,但却并未因孙策的倒下而乱作一团,反而齐心协力,颇有兄弟情深之意。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自从接掌江东政务后,重用张纮、张昭、顾雍、步鹭等一系列当地大族,而以兄礼事鲁肃,并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又以程普、吕范等为腹心将帅,整顿兵马,收拾残局,在短短数月时间,不说江东更胜往昔,但在至少在孙权的打理下平稳的度过了大战过后的震动期。

许昌-后宫

结束了一天的早朝,汉献帝拖着疲惫的身子缓缓回到后宫中,刚刚坐定,一美貌女子便款款而来,看到瘫坐在椅子上的献帝,缓步来到近前,为其揉捏额头两侧。

来人正是汉献帝皇后-伏寿。

伏寿,琅琊郡东武县人,东汉初年大司徒伏湛七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可谓是正统的名门之后。

“据闻司空大人横扫袁、孙二家,陛下为何仍如此忧伤?”

“哎,胜又如何?败又如何?与我何干?”

“陛下此言差矣,至少活着就有希望,袁绍拥立刘和为帝,若袁家胜,陛下定然性命难保,至于江东孙策,其父为了一己之私怨,竟能屠杀水镜庄近千学子,孙策身为其子,又能好到哪儿去?”伏皇后说到此处,也不由黯然垂泪。

“哎...这世道...各家诸侯不过为了一己之私,拿朕当作工具而已,朕现在只希望皇兄能率精兵,尽快荡平...”

“陛下慎言...”

未等说完,就被伏皇后堵住嘴。献帝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自己身为大汉天子,竟然说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惹来杀身之祸,想到此处,献帝忍不住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伏皇后看在眼中,痛在心中,来到献帝身侧,依偎在其怀中轻声开口:“陛下有没有想过,即便弘农王能统一天下,陛下又能如何?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皆时即便弘农王顾念亲情,但其亲信手下又哪能容得下陛下还活在世间?”

“这...哎...无论如何,皇兄终归是我刘家直系血脉,总好过这数百年基业终结在朕的手中!只是苦了皇后...自从嫁给朕后,却从未有过一国之母应有的待遇...”

“夫君哪里话?妾身...”

“不要说了,回房歇息吧...朕乏了...”

回到寝殿,打发走丫鬟,伏皇后亲自为献帝更衣,拿起睡袍之时,一封信却悄然无息的掉落在地,二人齐齐一愣,还是献帝率先反应过来,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屏退外面候着的宫女,随即拉上帷帐,借着向内侧躺挡住外面的视线,随后缓缓展开纸张,与伏皇后开始偷偷观瞧。

许久后,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皆在对方脸上看出震惊以及迟疑…

伏皇后贴近献帝耳边,用仅有两人的声音轻声开口:“陛下觉得如何?若真想做,妾身稍后便联系父亲大人…”

献帝则没有马上回答,犹豫半晌,最终还是摇摇头。

“且不说这封信的真伪,即便为真,这天下之大,皇叔又能将朕送于何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襄阳-监察院

徐庶、尹籍等一众荆州官员齐聚一堂,徐庶手中拿着一则奏报,率先开口询问:“各位如何看待此事?”

“九江境内发现大批行踪鬼祟之人,的确引人遐想,但若因如此便切断与中原往来,未免杯弓蛇影,依下观看,命赵太守加强盘查即可…”尹籍作为荆州文官第一人,自然率先开口。

“我襄南开发区里有包括电堆、蒸汽车等大量研发产品,他们会不会为此而来?”刘先皱眉开口。

“无论是江夏黄祖还是襄阳,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想来应不是为此而来。”文聘摇头否认。

见众人再无其他想法,最终徐庶开口:“始宗(刘先的字),通知子龙务必留意那些人的动向,另外你亲自走一遭许昌,一来恭喜朝廷大获全胜,二来将此事透漏给曹操,看他作何反应。”

“下官遵命!”

“嗯…等等,稍后我亲自写封信,始宗也顺道帮我带去,务必让曹操亲启…”

“大人,还有一事。”尹籍继续开口:“关于荆南四郡与交州、益州互通之事…”

一个时辰后,众人方才散去,徐庶回到后宅已近午时,一名大汉与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坐于前庭等候,见徐庶回来,大汉赶忙起身,拱手说道:“在下谢旌,奉我家大先生之命,给刺使大人送来一物…”

说着,从身下取出一黑布包裹的方形物件,放于桌上。而老者却闭目养神,始终未发一言,徐庶不以为异,也没上前打扰,而是来到桌前缓缓打开,露出里面一桃木箱,最令其震惊的是封口处竟然贴着两道黄符。

“这是…”

谢旌贴近几分,在徐庶旁边小声耳语几句。

“什么?你说这是…”即便以徐庶的城府听到后都险些失态。

“嗯…此物颇为邪性,几位先生也是查阅许多古籍以及新朝密辛后方才知晓,只有堂皇龙气方才可镇压此物…大先生的意思是…将此物送给弘农王。”

“什么?这怎么可以?殿下百万金之躯,怎可冒此风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