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蛮匪王妃 > 第62章 华

第62章 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蛮匪王妃!

大遂,北都,皇城,章华殿。

章华殿不像明华殿那样高大恢宏,依然气势不减。在秋日明净的天空下,重檐庑殿顶高高翘起的飞檐昭示着威严肃穆。

明华殿乃是议国政的大殿,章华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早上议政之后皇帝便挪到此处开始处理如山堆积的奏疏,有时还留下几名官员议事。

此时已近午时,殿中空空。

年轻的帝王着一身玄色龙袍高坐在龙椅上,冠冕之下原本英俊的面庞加上帝王的威严如同刀刻斧凿。

此时沉凝如水的面容眉心低沉,似乎有忧思什么。片刻后皇帝拿起朱砂笔,缓缓而动,写好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将写好的奏疏递随手一旁伺候整理奏疏总管太监何庆,何庆小心翼翼地看了奏疏内容将其分好类摆放。等到了午膳时间便派内侍将奏疏送往各部的值房,下午各部值房便能看到。

皇帝行事果决,做事从来不拖拉,但凡批好的奏疏都要及时下放各处施行。

何庆刚才看的那本奏疏是吏部新提拔调遣的官员,提拔的好多官员不是汪氏的子弟就是汪氏门生,只有那么可怜巴巴的几个士子还是不重要的职位。

更有能者居然被外放或者明升暗降,皇帝怎么能不叹气啊。

宫女与内侍都安安静静地站着,不敢出一点声响。整个殿内只能听见外面还残留着一口气的蝉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北地的秋天来得很早,空气中似乎都能闻见一股淡淡的桂花味。

廊下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名打扮华丽雍容的妇人。所过之处宫人与侍卫都纷纷弯腰低头行礼。

皇后一脸欣喜地带着太子来给皇帝请安,她新采摘今秋第一波桂花做了桂花糕,刚送过太后福鹤宫中。

太后听说皇帝近连日操劳至深夜,草草就在章华殿偏殿睡下。连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连凤仪宫都未曾去,别说其他后宫嫔妃。

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后宫比秋风还冷。

太后听了,只能暗暗叹气。

毕竟不是亲生的,加之那件事后皇帝对太后依然是恭敬有加,却也更显疏离,并无半点母子亲近之感。

太子也不过才五六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见了太后有模有样地行礼,奶声奶气地叫着皇祖母。

太后很是喜欢,叫上小太子到跟前逗弄一番,皇后含笑恭敬地立在一旁看着眼前天伦之乐的场景。

太后叮嘱皇后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皇帝身上,别有事没事都往福鹤宫跑。

晨昏定省虽是必要,但是妻子应该更哄得住丈夫的心才是正理。趁着年轻还应多添子嗣,皇帝继位六七年,膝下也不过才三两子女,有些稀薄。

想到自己早逝的儿子,太后又是一阵心酸。要是当年能多生个儿子,何必扶持别人的儿子上位。隔着一层肚皮终究不是自己亲生的,再怎么替他谋划也亲近不起来。所以一定不能让皇后再走自己的老路,多个儿子多个依靠才是有备无患。

皇后也一脸惆怅与委屈:“听说朝堂上汪相屡屡驳回陛下的意见,陛下年轻气盛总免不了私下气郁沉闷。加之最后百象骚扰离川,战事未定,日夜忧思。饮食睡眠都不佳,哪有心思到后宫来。儿媳曾多番排解陛下还斥责儿媳干涉朝政……”

朝政之纷乱复杂,也不是她们后宫妇人能够干涉的。可是要是能哄得皇帝开心排解忧愁也是有益的,只是皇后端庄克己。往往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劝解的话,太后听过都觉得太过无味。

当初挑选皇后的时候太后就想找个听话本分的儿媳,才会挑中性格内向行止得当的当今皇后。想着以后可以婆媳一心,哪知这内向个性不讨皇帝喜欢。

言语都是家里按端庄淑女教过无数遍的死硬教条,谁娶个妻子相当娶个古板学究啊。

烦躁的皇帝要的是一个知心贴心的妻子,而不是只会满口讲道理的皇后。

皇帝自己都是那样无趣的一个人,再加上这么一个无味的皇后,夫妻能和睦才怪。

好在皇帝并不独宠后宫某一个妃嫔,一心只在政务上,皇后心态还算平衡。

看着桂花糕,想起皇帝幼年藏糕点之事,太后便让皇后带着桂花糕与太子一起去章华殿看看皇帝。还叮嘱皇后还要就是不再论及朝政之事,最近一段时日皇帝已经够烦心,不要再添乱。

顺便提一直给太子开蒙的事,好好挑选几个博学鸿儒的师傅教导,这可是国之大事,马虎不得。

皇后应下,带着太子一行人施施然离开鹤福宫。

看着皇后离开,太后瞧着外面明净的天空飘浮的几朵白云,转身对立在身边的张宫令道:“告诉父亲让他在族中再挑几个活泼鲜亮的女子进宫来,以后皇后有了族中姊妹陪着大概能开朗一些。这后宫死气沉沉的,是时候填些活气才行。”

张宫令瞧着皇后一脸淡漠的神色,低头应了声是。

内侍禀报皇后带着太子来给陛下请安,皇帝本想不见。可远远听见太子甜甜叫着父皇,又有些于心不忍。

正好脑子乱,趁机放松一下也好。

小太子得令可以见父皇,蹦蹦跳跳进了殿内。他的腿还不够长,又拒绝了宫女的抱。小短腿又勉强爬上门槛,然后又跳下来,十分得意。

皇后轻声责备:“行止有礼,在大殿内蹦跳成何体统?”

皇帝闻言抬起眼皮:“弥儿还小,活泼好动是天性,约束这么严格做甚。”

皇后抿了抿嘴,点头:“妾知错了。”

未等太子行礼,皇帝露出父亲的慈笑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边来。

若说是这个世界上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怕也只有这个儿子。这个儿子满周岁便在太后的坚持下立为太子,立了太子就定了百官的心。

皇帝何尝不知道是定了太后及后族的心,只是身为嫡长子的立太子也无可厚非。

头戴沉重十二凤冠、身披华丽凤袍的皇后行完礼后,领着宫女把桂花糕端上前。

“这是妾亲自摘了桂花做成的桂花糕,请陛下尝尝鲜。”皇后温言细语,极尽温柔,行止又端庄。

皇帝微微蹙眉,看看皇后,又看看那盘糕点。

皇帝其实不喜甜食,因为皇后曾经教导他不能贪图安逸,甜腻之物让人依恋沉迷。

而起因仅仅是他那时还小,正在长身体,饿得很快。为防止饭前饥饿干扰思维,他就在早上临出门前偷偷在袖子里藏几块糕点以备不时之需。

贴身伺候的宫女将此事禀告皇后,皇后冷着脸说出那些话来。

他听后又是委屈又是无地自容,皇后还偏偏打着替他的好的旗子,说要磨炼就他的心性。说他将来是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还在乎这一两块糕点吗?不能因小利而失大义。

可那时他只记得腹中饥饿时十分难受。若是母妃在,肯定不会让他饿着肚子的,吃饱才有力气读书。

皇帝不言不语,内侍与宫女也不敢动,皇后觉得十分尴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