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蛮匪王妃 > 第94章 过年

第94章 过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蛮匪王妃!

小年过完,就开始准备过大年。

蛮族过年与遂人过年本不是一个节日,但随着时间推移,蛮族也开始跟着遂人过起了除夕正月初一。

离川城里每天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货物从四面八方涌来,又涌向四面八方。

走亲访友的、做小买卖的、凑热闹的……这些人突然就不知道从哪里涌了出来。

城门口现在要提前一个时辰打开,晚一个时辰关闭。

今年没有边境之忧,离川府也高高兴兴地挂起了红灯笼,贴上春联,里里外外都焕然一新。

李姑姑整日里里外外忙碌,笑上却是笑呵呵的。她说这是自己到离川七年来过得最有年味的一个年。

往常过年离王府里总是跟平时一样冷冷清清,今年终于能热闹起来。

而且这是离川过的最后一个年,明年的年就应该在北都过。想到要回北都,李姑姑脸上更是笑得灿烂。她一直都盼着呢,终于有了盼头。

是啊,殿下娶了王妃,平定了边境,归服石寨,收服了孔乡,离川终于也平静下来,是应该好好地过一个年。

楚梦栖还大费周章地找来了烟花,五娘不得感叹他真是奢侈。小心被霍先生追着骂。

楚梦栖道这不是奢侈,这是国泰民安。

要知道在离川这七年,楚梦栖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平静快乐过,内心充实而平静。再也不用殚精竭虑,日日忧思到深夜。

五娘打趣他:“等明年回了北都,有你睡不着的时候。”

楚梦栖不以为意:“有王妃在,本王哪里都能睡得着。”

五娘红着脸笑他没大没小。

楚梦栖搂着五娘的腰在她耳边说:“要是明年你再能够给本王添个小世子,那本王的人生就圆满了。”

“赵大夫说了,这一两年都不一定能怀得上呢。要是过几年我再怀不上,那就再纳个妾吧。”五娘斜眼看着楚梦栖。

楚梦栖摇摇头,一脸无奈道:“纳妾这事提也别提了。本王身子不好,消耗不起啊。一个蛮族王妃已经够本王受得了,再来一个怕是要本王的命。”

五娘娇嗔一笑扑进他的怀里:“明天我想在城门口给那里在战斗中死去的将士们做一场法事,好抚慰那些亡灵。希望他们能在合家团聚之际找到回家的路。”

楚梦栖轻了轻她的额头:“你是想烧给你的父兄就直说,不用托着他们的词。岳父岳母兄长他们含冤而死,我都记着。我答应过你,等回到北都一定会替他们讨回公道。”

恍然间,五娘明白过来,原来楚梦栖知道她在想什么。

“我是想给父兄烧一些纸钱,可是我一想到为了离川死去的战士们同样值得祭奠。不如一起祭奠?”

楚梦栖轻笑:“那好,明天我就去还恩寺请主持举办一场水陆大法会。给那些死去的亡魂超度,希望他们早早轮回。看着今年百姓过年的热情这么高,不如大办城隍庙会,好好地热闹一番?”

那边在还恩寺举行着大法会,百姓们都去虔诚地期望着能有个不错的未来。还恩寺里终日烟雾缭绕,油灯通宵,阵阵梵音通天。让人有一种达天国的错觉,更令百姓们臣服。

那些没有挤还恩寺的百姓,这会子又跟着离王挤进了城隍庙。楚梦栖以牺牲郑重其事祭祀城隍神,希望城隍神能够护佑离川城明年少灾,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城隍庙前的空地上搭建起来临时售卖的小棚,南来北往的货物奇多。这些货物大多平价,各色吃食、杂物看得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百姓自然更乐意来此买卖,每日都人满为患。

这样的景象连楚梦栖与五娘都没想到,他们都不敢去挤热闹。

洛公公没有停留多久,急着回北都。轻车简行,差不多元宵节能回北都抓个年的尾巴。

这点尾巴的好处都是别处得不到的。

在洛公公眼里,离川城再热闹的年都赶不上北都一根小指头。

这天下能称得过年的,只有北都。

所有人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有大批的赏赐下来。

洛公公一年跑了两趟离川,赏赐肯定不少,所以不能错过。

楚梦栖知道他的心思也没有过多挽留,这次送上的礼品比上次实用多了。

当然都是借花献佛,这些礼品多为白耶送过来的年礼,象牙、珊瑚、珍珠……这次洛公公是带着真诚的笑容离开的。

楚梦栖得为回北都开始铺路,这些整日在贵人身边环绕的人是他需要拉拢的。这次楚梦栖不再吝啬,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东西,用出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他这个离王也不是真正的一毛不拔。

过了腊月,这个年就开始。达官贵人们开始日夜不休地宴饮,大街上挂起了红灯笼,空气中飘浮着食物的香味。

这家老夫人过大寿,那家小公子娶亲,隔壁家嫁女入高门……每日都似乎有喜事发生。

连平时被人嫌弃的乞丐都能混到几顿饱饭,时不时还有肉吃。

皇帝站在皇城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街,远远都能感受得到街市上的喧闹。

今年有新诏令颁布,一改往年过年的简朴低调:从腊月十五起,北都就取消宵禁直到元宵,让百姓好好地过一个年。北都真真正正成了一个不夜城。

只有这个时候,皇帝才能一丝丝轻松,感觉这一年努力没有白费,嘴角露出得意的笑意。

皇宫里的过年气氛却显得有些冷清。

灯笼在寒风中摇曳,四周都安安静静的。卫士们站在寒风中,依然大气不敢出一口。

太后不喜奢华,怕给汪氏一族落下口实,有了攻讦的理由。

而听闻汪相府上,日日笙歌不休,文人墨客好不风雅。

夏王从封地给贤贵太妃送来了好多礼物,贤贵太妃穿着新锦袍破天荒跑到太后跟前问安,实则是炫耀自己儿子多么体贴。

皇帝不喜后宫奢华,连皇后大多都有着旧衣。连太子也只能在长高才换新衣。

那可是以奢华闻名的蜀锦啊,连太后与皇后平日都不敢穿出来的奢华锦袍。在微弱的烛光下都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泽。

太后笑着称赞夏王孝顺。

虽然夏王最后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但在汪氏一族与贤贵妃的请求下,先皇把夏王封到仅次于富庶江淮的川蜀之地。

而且诏书一下夏王立即起程赶往川蜀,这样即使先皇驾崩后族也对夏王无可奈何。

这个年过去,又是新的一年。

寨夜的烟花,短暂绽放后,又归于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