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儒门为圣 > 第18章 朱振武告辞

第18章 朱振武告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儒门为圣!

青气蕴养得越凝实,连接天地之力的难度越低;青气的数量越多,战斗时便越持久,告别“五秒真男人”的苦恼。

儒修增强实力,日常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读,就是读书,读儒学经典,汲取别人的智慧从而感悟到圣道;二是写,这个写,不是抄写,而是自己写诗词、写文章或者写着作,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与圣道建立联系,精进修为。

从效果上讲,“写”显然要比“读”强不少。

不过“写”是有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走这条途径的。要是一直写一些垃圾出来,冥冥之中会被圣道厌弃,文心被慢慢腐蚀,进而动摇文路。轻则修为止步不前,重则跌落境界。

不是每个人都有姜澈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反正在入品之前着书立说的人,不说姜澈是蝎子拉粑粑——毒(独)一份吧,也算是凤毛麟角。

所以,今天撰写《千字文》的过程,姜澈获益匪浅。

他甚至有一种预感,写完整篇《千字文》之日,就是他入格物境之时。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日子,已经不远了。

九品格物境虽然不算稀罕,但是迈入九品,就成为一名修炼者,是超脱的开始。入品代表的不单是实力,还有地位。

九品境的地位相当于在科举时中了举人,相比之前有质的变化。

若是进入格物境,姜澈不会再像如今这样手头拮据,在镇子上乃至于县城中,都能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怀揣着美好的希冀,姜澈哼着小曲,回到了居住的小院。

第二天一早,朱振武敲响了姜澈的房门:“阿澈,你在屋里吗?”朱振武是习武之人,没那么在乎规矩,因为和姜澈一起玩过命,双方交情不错,这些天相处起来也很融洽,所以直接以兄弟相称。

姜澈昨日写《千字文》精力耗费甚巨,疲惫不堪,加上在穿越到大黎前养成的赖床习惯还没有完全戒掉,此刻,他还躺在床上没有起来,

听到朱振武敲门,姜澈才坐了起来,懒洋洋地回应道:我在,朱大哥稍等一下,我马上开门。姜澈起身,穿上衣服,然后睡眼惺忪地去打开门把朱振武迎了进来。

朱振武不觉得姜澈这副样子失礼,反而认为姜澈是真性情。

看姜澈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朱振武还打趣道:“看来是某不小心打搅了你的好梦呀。”

姜澈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睡懒觉,一不小心就被人抓包了。

忘记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比较勤劳,通常都是日出而作。

朱振武哈哈一笑,然后又说道:“某大清早就跑过来,是向阿澈你告别的。这段时间多亏你帮忙,宗源他们恢复得很快。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回老家,把两位师弟的噩耗通知他们家中。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朱振武他们是从正定县过来的,正定县是堂阳县的临县。路上距离不远,租辆牛车很快就能赶回老家。

姜澈关切地问道:“朱大哥,张大哥他们几人伤得那么重,这么短时间身体难以康复。路途奔波,牵扯到伤口就不好了,不如再多留几天,好好休养。”

朱振武摇摇头,说道:“习武之人身子骨都硬,而且他们的伤口没有之前预想的严重,即使还未康复,赶路也没问题。”

“还有就是平岗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伤心地。留在此处,难免睹物思人,索性就离开此地,说不定恢复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听到这里,姜澈大概明白了,几人着急离开的原因。朱振武师兄弟六人不仅一起在武馆习武,而且来自同一个镇子上,往上数几辈,指不定还沾亲带故,几人感情甚笃,现在突然折了两位,心里难受。

姜澈不好留人家在这个伤心地,所以拱手道:“即使如此,小弟我就不挽留诸位了。咱们山水有相逢,以后再见。”

朱振武拍了拍姜澈的肩膀,说道:“咱们一见如故,实话告诉你,我前几天动过几次念头,想劝你弃文从武,咱们一起闯荡江湖。可是,我也看得出来,阿澈你在儒门一道上很有天赋,对你而言,这条路比炼体之道更宽广,也更合适。”

“阿澈,我相信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在整个大黎闪耀。期待到那时,再与你相见。”

朱振武几人就这样走了,在牛车上不停向姜澈挥手告别。江湖儿女江湖见,本就该洒脱。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中途有的人上车、有的人下车,上上下下,离别很多,没有人能从开始一直同行到最后,习惯就好。

姜澈和朱振武几人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所以他们今日挥挥手,各自踏上征途。

好在大家都还很年轻,还有无限的机会,日后再次相见,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送走了刚结识没几天的朋友,姜澈又恢复到孤单一人的状态。

他叹一口气,很快调整心态,出发去学堂接着撰写《千字文》。

没办法,无论发生什么事,生活总要继续。

姜澈认真地锁上小院的大门。这院子朱振武先前直接租了一个月,现在刚住了一个星期,离到期还远着呢。

剩下的租期留给姜澈居住,算是朱振武他们赠送给姜澈的临别礼物吧。

学堂那边其实也能住人,有侧屋留给教书的先生用来休息。但是毕竟整体不是为了住人设计建造,所以舒适性比不上这个北方小院,姜澈还是先留在小院这边。

以后的去处再做打算,大半个月后,姜澈估计已经入了格物境。

到了那时,他未必还会留在这个山脚小镇上。

水池中养不出真龙,姜澈想要有更高的成就,就要去更大的舞台。

苟着发育是很安全,但是会限制人的上限,拖慢发育速度。

姜澈不想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一万年太久,他只争朝夕。

况且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想苟也苟不住。很简单的例子,写篇传世文章或者诗词,异象能直接覆盖整个县域。有人好奇一查,直接就能把他揪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