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三十章 赵佶的悔恨!

第三百三十章 赵佶的悔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仙侠版水浒!

耶律延禧被俘后,江鸿飞将他带到了燕京城。

耶律延禧在太和殿中将降书呈上,书曰:

辽降臣耶律延禧谨伏斧钺,躬诣大元国,俯伏待罪。臣闻人不患其勇,患其为暴也。伏念臣祖宗创二百年之基,承天统位,继子传孙,郊祀上帝,内外欢庆……

江鸿飞看完降书,下诏削封耶律延禧为湘阴侯,在燕京城中建一座辽城,将耶律延禧以及辽国的皇室和宗室全部囚禁在其中。

做完此事,江鸿飞派柴进、萧容带着《大元报大宋获契丹昏主书》出使赵宋王朝。

对于大元帝国派来的使臣,赵佶君臣很重视,立即调赵良嗣入京担任接伴使,前去黄河边上迎接柴进和萧容并陪伴他们前来东京汴梁城。

其实,对于江鸿飞捉到耶律延禧一事,赵佶君臣早就知道了。

不。

应该说,自从江鸿飞北上以后,赵佶君臣就一直在密切关注江鸿飞的动向。

嗯……这么说吧,当初,当得知,江鸿飞这边刚跟他们大宋议和,那边就率兵北上去攻打燕京,赵佶君臣差点没乐死。

用赵宋王朝有些大臣的话来说就是:“天佑我大宋!”

可以说,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见,江鸿飞和北辽要鹬蚌相争,他们赵宋王朝肯定能渔翁得利,全都很兴奋。

赵佶君臣计划,一旦江鸿飞被北辽击败,就让高俅立即挥师北上,收复河北和山东,要是有机会,连燕云十六州都收回来;哪怕江鸿飞打败了北辽,他们也可以趁水泊梁山遭到北辽重创的机会,让高俅挥师北上,消灭江鸿飞这个心腹大患。

在那时的赵佶君臣看来,他们这个渔翁当定了,赵宋王朝也有救了。

不想,江鸿飞北上才一个多月,赵佶君臣就集体傻眼了!

江鸿飞竟然以雷霆之势先后收复了易州和涿州,接着就入主了燕京城,还把北辽太后萧普贤女给捉了,并一举击溃了北辽的主力,收复了燕京。

这一切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赵佶君臣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更别提出手干涉了。

等到赵佶君臣得到准确的消息,江鸿飞已经彻底收复了燕地,刚刚大败北辽的二十几万大军都已经闲下来了,随时都能挥师南下。

在这种情况下,赵佶君臣哪敢轻举妄动?

这万一江鸿飞挟大胜之威,率领那二十几万大军南下伐宋,那赵宋王朝不就完了吗?

赵佶那个悔恨啊!

赵佶不是悔恨放江鸿飞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是悔恨没有果断出兵跟北辽联合击败江鸿飞,他真正悔恨的是赵宋王朝国内的问题爆发前没有派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要知道,六年前,也就是董庞儿投降赵宋王朝时,赵佶就想要出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当时,赵佶甚至令童贯从京畿禁军之中抽调出一部分精锐组成前军,同时,令河北各路做好战时后勤保障的准备,还计划以换防之名将西军主力秘密开往河北边境集结。

不久,北伐前军从东京悄悄出发。童贯计划率领北伐中军于三月上旬出动。

不想,邓洵武闻讯后,急忙入宫,请求面圣,还没等获准,他便风风火火地直接闯进了崇政殿,将一篇强烈反对伐燕的奏章——《北伐问目》,直接交给赵佶,并请求赵佶命蔡京前来当面讨论。

邓洵武这篇奏章篇幅很长,一共陈述了二十七条有关北伐利害的事项,每一条都详加注释,结尾,他更是动情地写道:

“陛下,请审视一下今日朝廷,谋议之臣,有比得上赵普的吗?将帅之良,有比得上曹彬和潘美的吗?甲兵之精,能比得上开国之初吗?那时,以太宗之神武,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大将,百战百胜,征伐四方,而唯独对于燕云几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那时不行,今日行吗?且不可轻言出兵。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革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而休息矣!”

赵佶看完奏章,汗流浃背,他心想:“出兵北伐,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赵佶心生怀疑,思想不禁有些动摇:“契丹不同于吐蕃,也不同于西夏。契丹是一个草原帝国,它的骑兵铁蹄可不是好惹的。他们一旦大举南下,可是会踏碎山河啊。”

当时,赵宋王朝的国力还没有衰退得这么厉害,江鸿飞、田虎、王庆和方腊这四大寇还没有成事,因此,蔡京是赞成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甚至大力推动此事。

赵佶将蔡京找来,将邓洵武的奏章交给蔡京,说:“违背祖宗盟誓,恐怕要招致不祥,还是停止北伐罢。”

随后,赵佶又给马上就要率兵出发的童贯写下一道手札:“暂停北伐的一切军事行动。”

蔡京和童贯都很不理解赵佶为什么出尔反尔,难道只因为邓洵武的一道奏章?

蔡京和童贯赶紧劝赵佶,继续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邓洵武、郑居中等人却坚决反对。

从那时起,赵宋王朝就陷入到了支持收复燕云十六州和反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争吵当中,赵佶则是忽左忽右,拿不定主意。

这事就这么一直搁置下来。

直到宋金签署《海上之盟》,赵佶认为有了帮手,同时,大辽帝国五京丢了四京,赵佶终于看清了这个昔日的草原帝国真的不行了,才下定决心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是,这时江鸿飞、田虎、王庆和方腊这四大寇已经崛起,瓜分了赵宋王朝,牵制住了赵宋王朝的所有兵力,让赵佶已经有心无力了。

如今,看到江鸿飞轻而易举的就收复了燕京,赵佶忍不住去想:“早知契丹如此残弱,当初朕就该派兵北伐,若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再挟大胜之威灭掉那时刚刚才崛起的四大寇,朕便是千古一帝了,我大宋又何至于此呢?!”

只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卖!

赵佶只能愤愤地想:“皆是大臣误朕!”

就在赵佶悔恨不已,以及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有可能挟大胜之威南下伐宋的江鸿飞时,江鸿飞竟然又跟金人干上了。

当赵佶君臣得知此事了之后,他们的心情套用星爷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回,赵佶君臣决定,他们要盯死江鸿飞,只要江鸿飞跟金人分出胜负,他们就派高俅率兵北上收复河北、山东以及燕云十六州。

赵佶君臣甚至连借口都想好了。

那就是,只要金人赢了,他们就表示自己是来执行《海上之盟》,按照双方签署的盟约接收燕京的,对了,还有西京,还有平滦营三州,总之,所有好处都要。

可赵佶君臣万万没想到的是,将大辽帝国都给打趴下的金人,竟然也败给了江鸿飞,让江鸿飞杀得丢盔弃甲不说,连妻女都顾不上了。

当时,高俅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在黄河南岸。

可面对大败金军的数十万梁山军,高俅真是一动也不敢动。

不只高俅,赵佶君臣也没有让高俅率兵北上的勇气。

接下来,江鸿飞撕毁了跟赵宋王朝签署的和约,登基称帝。

此事,赵佶君臣自然也是知道的。他们当时还商量,是不是派人去谴责一下江鸿飞背弃盟约?

可赵宋王朝的很多大臣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们怕因此惹恼了江鸿飞,江鸿飞率领已经改名为大元军的百战百胜的梁山军挥师南下伐宋。

赵佶也害怕此事。

于是,赵佶君臣便装着不知道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

与此同时,赵佶派马扩出使河东,谈招安田虎,实在不行,谈两家联合也行,总之,就是一块对付江鸿飞。

另外,赵佶开始虔诚烧香拜神,希望赵宋王朝的列祖列宗保佑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能是赵佶的祈祷起了作用。

在马扩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田虎同意跟赵宋王朝联合共同对付大元帝国。

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江鸿飞的地盘就已经将田虎的地盘给半包围上了,河东也成了江鸿飞必取的一块地盘。

田虎就是再蠢,也能看出这一点。

而田虎若是不想让江鸿飞吞并,就只能击败江鸿飞。

可以田虎又深知,以他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同时,田虎还一直被种师道压着打,跟王庆的关系也不好,可以说是,四处树敌。

所以,与赵宋王朝合作,是田虎唯一的出路。

除了说服田虎联合干大元帝国,赵佶又等来了第三个机会,也就是耶律延禧要收复燕云平失地,以及找江鸿飞报夺妻之恨。

经过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回赵佶君臣选择主动出击。

田虎将一个番僧推荐给赵佶,赵佶令这个番僧持御笔绢书,秘密前往夹山去联络耶律延禧。

番僧来到夹山找到了耶律延禧,帮赵佶转达,让耶律延禧放心大胆地跟江鸿飞干,他和田虎会全力支持耶律延禧的。而且,就算耶律延禧失败了,也不用担心,赵宋王朝会收留耶律延禧的。

耶律延禧很快就给赵佶回信,答应跟赵佶联合,又跟赵佶确认,他要是失败了,是不是真的可以去赵宋王朝避难?

赵佶于是改书为诏,亲笔写下一份御笔向耶律延禧保证:“归则待以兄之礼,位燕、越二王上,筑第千间,女乐三百人,礼待优渥。”

——燕王、越王是赵佶的两个嫡亲弟弟,赵佶的意思是,如果耶律延禧来投,他就认耶律延禧为嫡亲兄长,给他一座拥有千间房屋的府邸,三百个美人,一定以礼相待。

耶律延禧因此大喜,于是才下定跟江鸿飞斗的决心,并亲率联军来云左地区叩关。

同时,赵佶和田虎已经商量好了,只要耶律延禧这边跟江鸿飞开战,他们就分别派兵北上,田虎取云地,赵宋王朝取河北、山东、燕地、平滦营三州。

这对田虎来说,肯定有些不公平。

但田虎如今处境不好,他若不想灭亡,只能先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赵宋王朝这边也提出了,打败江鸿飞以后,将江鸿飞所拥有的财富和所有女眷全都给田虎作为补偿,另外事成之后,赵宋王朝会封田虎为河东节度使,晋王,割河东给田虎,使田虎世代镇守,嫁一个女儿给田虎为妻等条件。

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和田虎联合一块对付江鸿飞,不,是为了忽悠田虎联合一块对付江鸿飞,赵佶君臣也真是拼了。

可让赵佶吐血的是,只一战,耶律延禧就败了,而且他人还让江鸿飞给捉了,根本就没给他和田虎出兵的机会。

如今,江鸿飞在北方,干趴下了金军,灭了辽国,顺手还锤了一顿西夏,成了北方小霸王。

这时候,江鸿飞派人出使赵宋王朝,赵佶君臣怎么可能不提心吊胆?怀疑江鸿飞可能要南下伐宋?

赵佶赶紧下旨召金门羽客张虚白入宫。

张虚白是赵佶手下道法最高深的三大金门羽客之一,他博学多才,精通一切道法,尤其善长太一言休咎,也就是推衍之术,在他喝醉以后,尤为精准。

张虚白在赵佶这里的地位也与其他金门羽客有所不同,赵佶每次都称呼他“张胡”,而不叫他名字。他喜欢喝酒,每次酒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隐讳。他曾大醉之后躺在赵佶腿上,赵佶很宽容地说:“张胡,汝醉矣。”

不久,张虚白便来到宫中,赵佶告诉他江鸿飞派使臣出使赵宋王朝,以及耶律延禧已被江鸿飞虏俘,让他推测一下吉凶祸福。

张虚白于是边喝酒、边用太一术数推算。

很久过后,张虚白醉眼惺忪地说:“天祚在海上筑宫室待陛下久矣。”

左右之人一听此言,皆大惊失色!

赵佶望着张虚白良久,才缓缓地说:“张胡,汝又醉也。”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