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93章 善解人意的官家

第93章 善解人意的官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对于奶奶,未曾陪伴,未曾尽孝,在雪莲心里留下深深的遗憾。

那时姥姥、姥爷对雪莲一家也非常好,老人年轻时重男轻女,待上了年岁,反而是不受重视的女儿更孝顺。

老人家的菜园里有点好菜或是得了好东西,不管严寒还是酷夏,不舍得坐车,步行半个小时,也要送到女儿家。

而雪莲工作后,同样是善待姥姥和姥爷,时常买了好吃的,送过去。

而如今在这异世,雪莲愿意孝顺老人,当然首先是长辈慈爱,还好这里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都是慈祥的老人。

碧桐走时,雪莲还特意交待她晚间回来,带上陶三娘,明儿个在家好好休息一日。

姜正办了差,且从如意楼带了新出炉的小蛋糕回来后,禀告雪莲:“回主子,二房二老爷未时正之前能赶来。”

雪莲算着有半日时间自由活动,于是带着小蛋糕先与姐姐看望了彭氏姐妹,并叮嘱吉祥好好养伤。

雪莲将蛋糕递给如意,只是她在姐姐挨打那日受了惊吓,磨磨蹭蹭,不敢上前接蛋糕。

雪莲看着她瘦骨嶙峋,巴掌大的小脸,小胳膊小腿细瘦伶仃,便心内生出万般爱怜。

迎春也怜惜的说道:“可怜见的,如意别怕,以后就跟着姐姐在咱们家住下,虽保不了你们荣华富贵,但衣食无忧却是能够做到。”

吉祥、如意姐妹二人听后,心内感恩戴德,穿着新衣的她们,虽仍有些怯懦,但眼神中有了光,有了希望。

接着迎春、雪莲回了二楼的书房,二人一起查看家中的账本,核查无误后,对单妈妈一家也更是满意。

单妈妈忙里忙外,张罗中午的饭食,雪莲和迎春终于有了空闲时间,二人便利用了一个时辰,在书阁里点上一炉沉香静心练字,又于后院写生。

阳光明媚,空气中时不时飘来花香,姐妹俩享受着静谧时刻。

而周嬷嬷也是个闲不住的,带着粗使丫鬟、婆子,将楼上的房间重新布置一番,只是添加了摆件,添置了花瓶插上鲜花,墙上挂山水画,换了窗纱,立时就让房间耳目一新,看着清爽温馨。

姐妹俩吃过午饭小憩了两刻钟,梳洗后姐妹俩便一同练习煮茶技艺。

雪莲将煮茶要点记录在册,一边操作一边对照,熟能生巧。

对茶器的运用是越练越熟,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先后使用顺序也得心应手。

小姐妹轮番演示,彼此给以提示。炙茶、碾茶、罗茶,像模像样,候汤的技艺也在增长,只是点茶还需要勤加练习。

等单妈妈前来禀告姜员外到时,姐妹俩忙整理仪容,扶持着经过湖心亭,穿过后院的竹林,迈过抄手游廊,去了正院东厢书房的外间会客室。

这里窗明几净,镶有玻璃的窗户,使房间内明亮了几分,室内摆设简洁明了,而外院的书房,也仿照这间书房的格局在改造当中。

雪莲为着两个哥哥的学业,可谓是用心良苦,一人一间开放式书房,用镂空的木板隔成一大一小两间,书房一张大案,一张小案,大的用于写字、绘画,小案用于书写。

中间是会客室,另外一边是雅室,里面有乐器、茶具。

姐妹二人同姜员外见了礼,迎春就去了里间雅室分茶。

而坐在椅子上的姜清喻满脸的笑容,让人不用猜就知道有好事。

雪莲捉狭,偏偏不开口询问,只用一双大眼睛盯着姜员外,心内还暗道:看谁先憋不住。

最终是姜员外笑着捋捋胡须说道:“京里头,你姜大伯送来好消息,酒精的方子献给了天家,慈幼院的事情也顺道提了提,天家很是赞许,不仅赏了地还赏了银钱。”

原来是酒精过了明路,姜侍郎上达天庭的理由是,族中亲戚的化妆品铺子研制化妆品时,孩子好奇酒水蒸馏以后会是何模样,没成想误打误撞,蒸馏出酒精。

原军中就会用烧酒给伤兵消毒,如今有了这酒精,对于处理伤口更是事半功倍。

天家赵昺欣喜的说是要重赏,姜侍郎装模作样拦着,只说原就是误打误撞,能给国家效力,都是大颂子民应尽的本份,不求奖赏。

只是战宗皇帝金口玉言,既说了赏就肯定要赏,更何况国库充盈,国泰民安。

姜侍郎进献有功,官升吏部从三品侍郎。

姜侍郎更是乘胜追击对天家言道:“臣尚有个利国利民的物件要敬献,只是如今还在研制当中,一旦成功必造福黎民百姓。”

天家一听既好奇又高兴,当场发话:“若真如爱卿所言,朕便再为你官升一品,升任你为正三品尚书右丞。”

待将蜂窝煤、蜂窝炉进献给天家,姜大伯离着二品尚书的距离就更进了一步。

虽姜侍郎并不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但是为了家族荣光,为了佑护族内子弟,还是需要爬一爬、升一升,挪挪位置。

且他听说,族弟清时家的这位二娘子,聪明伶俐是个有大造化的,所开胭脂水粉的勾当,产品独一无二,生意兴隆,只清河县城的铺子开业,头几天便日进万贯,且是个有想法心善的小娘子,张罗着要在清河县城建慈幼院育幼、养老。

姜侍郎也想给这个,让自己官升一品的侄女挣一挣,于是又故作谦虚的说道:“族中侄女很是能折腾,因着惊蛰那一日失足落水后有惊无险,家中长辈疼惜,送了铺子给她,这刚学着开店做生意,挣了点钱财,便感念大难不死,要在清河县内建慈幼院,收养孤儿、弃儿和抚养孤寡老人,以谢天恩。为臣瞧着不像样子,派人回去呵斥了一番,不知天高地厚,不过为臣也觉得是族侄女的一片犬犬爱心。”

天家一听,这是好事啊,是为朝廷排忧解难的好事,于是御笔一挥,从清河县城划出两千亩的土地送与雪莲,算作慈幼院的居养地,而建筑地点具体需与清河县衙商议再定。

另拨银一万两用于建设补助,每年朝廷再拨纹银五千两作为补贴。

只是天家在慈幼院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会派出专人验收,使用后,每半年派审计院的监察使前往监督,但不会干扰和参与管理。

届时也会要求清河县衙的官员,每七天轮值前往慈幼院办公一日,为院里解决实质性困难,同样也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再一个是划拨的居养土地,今年已经佃出去的,只能夏收后收回。

但建筑土地可酌情给予补偿收回加紧建设,争取入秋之后完成验收。

这样就可以在入冬以前收养孤儿和老人,可以免于清河县冬日里再有冻死的现象。

除此之外,天家更给力的是亲自书写了“积善传家”的字样,制作成牌匾赏给雪莲,可以免征三年的商业税收。

但姜侍郎是何许人也,想着如今雪莲的化妆品铺子生意如此之好,也不差这三年的税钱。

他为了在天家眼前刷好感,于是回道:“回皇上,老臣这侄女极是聪明伶俐又心善,说是日后赚得钱财,要去偏远贫困山区开设慈幼院,收养被遗弃的孩童和孤寡老人。还要在当地买山地建成农庄养花、种地,待这些孩童长大成人,就可以就近安排到庄子里工作。那成材的还要供着读书,是经商料子的,就安排到家中的店铺里学习。老人们在庄子里可以帮着照顾孩童,待年老需要照顾时,这些孩童长大后也可以反哺。”

天家听后对雪莲极为好奇,原本就是少年郎,如今只是学着老成稳重,实际上却是活泼好动的性子。

官家没想到一个七岁的女童竟然如此大爱,又想着这收养孤儿是好事,于是当场应承姜侍郎需要哪里的山地和林地,可以用一半的价格购买,并给了盖有玉玺的证明,同时免去与雪莲签了契约慈幼局自谋生路少年们的徭役。

天家除了免税,另送块水路畅通的牌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水路都可畅通无阻,以此彰显天家对仁义之商的鼓励。

过了几日官家与左右相商议后,由中书省拟出通报发至临安和清河县城的府衙,让当地的长官酌情照顾,大开方便之门。

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赐,从此以后姜家的船只在水路可以横着走。

这还不算完,姜侍郎又趁机给雪莲西塘庄园的塔楼,向天家求了兵部淘汰下来的铁火炮装置。

原由就是侍郎要接了母亲进京荣养,但对族人和这个族侄女的安危不放心,树大招风,且族产也不方便带进京,一些大件就留在老家,如今这个庄园就是佑护族人的最佳之地,所以才求了天家给这个恩典。

姜侍郎还告知天家,给侄女建房的时候发现一处有地下河的崖洞,于是作主替侄女做了暗洞,用于储存粮食。

姜侍郎此番坦白相告,自是要让这处园林过了明处,防止以后平生波折。

天家听了心内了然,于是安抚姜侍郎说道:“只是个小庄园,爱卿需要什么装置自去找兵部邓侍郎,朕会与他分说。”

姜侍郎借机进献了松花蛋和几个简单的做菜方子给天家,并介绍道:“这都是族侄女同家人捣鼓出来的吃食,虽有些粗俗,但胜在新奇,还望官家不要嫌弃。

不仅如此,鲜味调料也进献给了天家,并坦言告之,这是家中酒楼的独家秘方。

天家不糊涂,不会抢了臣下的买卖,并且大度的说道:“若御厨房用着好,这调料以后就从爱卿的酒楼采购,价格就同市价一般就好。”

姜侍郎忙回道:“这调料对外并不售卖,只供家中的酒楼使用,不过以后官家与大娘娘膳食所用调料,臣自会供应。”

天家一听哪有不明白的,这是求佑护,他也不吝啬,应承姜侍郎会在发往临安和清河的通报中加一句,任何人不得干扰姜家的生意。

姜侍郎一听,心内极是满意,于是满脸是笑的谢过天家。

天家对于清河县也很好奇,因为之前好友徐景湛在清河县处理官盐私卖一案后,可是狠狠敲了自己一笔。

后这厮又为躲清闲,接了送清河县茶盐新主管上任的差使,只昨日方传回消息,归程在初十左右,但却要再次请阅历假送母妃和妹妹去清河县静养。

好友的这番操作,让官家也想去清河县城走一走,看看是什么迷了臭“狐狸”的眼。

忠勇王府的家事,他这个天家也不能过多干预,届时也只能放好友若干假期,原就是闲职,给不给假当不当职都是天家一句话。

官家一心为玩伴着想,拟了由头,任徐景湛为提举茶盐司总监察使,监察全国各地茶盐诸事。

想到这,天家就顺嘴跟姜侍郎提了提,让他的胞弟在清河县多照顾一下徐郡王。

强龙不压地头蛇,有熟人照顾少走很多弯路。

姜侍郎哪有不应的,能与果敢郡王交好,机会难得。

如今姜侍郎虽不知,雪莲落水的源头,是徐景湛的一块玉佩,但归根结底祸头子是七郎,这笔账是要算在姜员外的身上。

而姜侍郎对于家中生意的往来,只要不违规,便从不过问。

像雪莲做豪华版卫生棉用到的纸甲纸,都是由姜侍郎从户部的仓库里头积年旧货中,扒拉出来的。

姜侍郎只请了一顿饭,再送上清河县的土仪,用了极低的价格,就得到了几百箱纸甲纸。

那户部管事还大方的说道:“姜兄只管用来,等明年愚弟再捯饬一批。”

姜侍郎一看这么多件,哪里会不够用,但还是说道:“多谢贤弟,若是不够,再买些新货也可以。”

户部管事说道:“使得使得,白放着也无用,但又不能不造,若有战事,这些都是要急用的。今年兵部又改进了纸张,更厚更防水。有二三十箱带瑕疵的新纸张,某让人做了标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