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20章 雷厉风行

第20章 雷厉风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雪莲将新款月事带的制作步骤写下来,交与迎春。第一步,用棉布或是麻布裁剪,低档的无需绣花,高级的需要绣上花卉图案。第二步,卫生棉的制作。第三步,将卫生棉同月事带合二为一。第四步,荷包的制作。第五步,将卫生棉装入荷包内,收口扎紧。

雪莲告诉迎春若是工坊里,就需要按这个步骤分派人手,三步和五步只需两个人完成,其他三步大批量生产,最少每个步骤需要十人,负责三步五步的人需要裁剪其余三步的用料尺寸,总之,负责三和五步的人就是游击,哪步需要去哪步,这就要看负责人怎么调度。

迎春听了雪莲的讲解后心下了然,午间也不休息,从第一个步骤开始,做到最后一个步骤。

而荷心和竹心,帮着陆家的收拾完厨房,又应雪莲的嘱咐,烧了两锅水后,回到西厢房,跟着迎春一起制作。

午后陆家男丁便被派出去挖地龙,挖回来的地龙就填放到铺了稻草做了四面防逃层的坑里,加上发酵好的牛粪、猪粪、鸡粪。一层稻草,一层饲料,再散上沤好的剩饭剩菜。

雪莲却因为熬费心思,觉得困倦,也不用人服侍,净了脸洗了手后脱去外套,只着中衣上床休息。

迎春念着竹心年岁小,也撵了她去午睡。竹心也不回倒座房,窝在雪莲屋内的罗汉榻上休息,睡前细心的替雪莲放下帐子。

雪莲这一觉睡得香甜,足睡了一个时辰才被竹心轻声唤醒:“娘子,罗管事运了几大车的东西来,夫人说喊醒你来处置。”

雪莲艰难的睁开眼睛,尚有困意,又闭了会儿眼睛,蹭了蹭枕头才坐了起来。

竹心忙兑了温水,拧了布巾过来给雪莲擦了脸,又扶了她坐到椅前在头上挽了单螺髻,簪了一朵玫红的素馨花,拿了外衣,服侍她穿戴整齐,雪莲又呆坐了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睡得太沉,雪莲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问什么时辰。竹心回道:“快未时正了。”

两人进了正房,罗致远等在厅内,看到雪莲进屋,忙开口道:“二娘子,听二老爷吩咐,午时后就派人将西塘靠东边先围起来两处鸭舍。食槽、水槽、蛋窝,都已布置好。且从几个庄子选取了二百多只产蛋的母鸭,十多只壮实的公鸭,也已经放进鸭窝里。今日匆忙,先建东边两处,紧靠东边的这一处留出来,养鸭仔。待明日备好料,池塘边再建几个鸭棚,这一路建到西头,十几个也宽敞。养鸭仔的鸭棚,我让下人们搭成窝棚的形状,四下里用木头筑起来,一半室内一半室外,每个鸭棚都留出门,方便喂食、清扫和捡蛋。临水一边,围的渔网,掀起来,就能放了鸭子去河里觅食,只是要先养上一段时间,等这些鸭子养熟了,再放出去觅食。”

雪莲没想到,姜员外如此雷力奉行,这才几个小时,鸭棚建好两处,鸭子也养起来二百多只,那自己也要加快步伐了。

雪莲想着日后用的海虹多,便把明日要派陆老丈一家男丁去赶贻贝的事情告诉了罗致远,并强调以后还要经常去。

姜雪莲在现代是北方人,她口中的海虹在南方被称做贻贝或是淡菜,在古代被唤做“东海夫人”,于唐朝被发现食疗价值,也因口感鲜美,被制成干品进贡给皇帝。

罗致远回道:“无妨,明日你们照常去,待日后,我派了人去东山下的海边铲了你要的贻贝送过来,那边的海域是姜府的,要多少有多少。”

雪莲一听,心花怒放,自己上午的时候倒是忘记说了这件事。现下听到,以后多的是,就更加放心了。

原本有了常供应的小海虹,不养蚯蚓喂鸭子也可以,但这蚯蚓饲养起来,蚯蚓粪中含有的氮、磷、钾的成分可是高效的有机肥料。

蚯蚓还可将酸性或碱性土壤转化为近中性,本身又富含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其中10余种为禽畜必需。

所以蚯蚓可作为动物性蛋白添加饲料,提高对家禽、家畜、鱼类的产量。

罗致远又接着说道:“最近的黄道吉日是九日后三月初六可动土开工,这期间我会备好料,先带人来做好规划。二老爷也暂缓启程,待动工后初八、九再回临安城。还要辛苦二娘子,多多腌制松花蛋。腌制好的松花蛋先运往临安城、泉州、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几处大的酒楼,其他各地稍晚些开售,那时菜色也丰富了,更利于推广。”

雪莲回道:“松花蛋腌制多少都没问题,只要原料备足。”

罗致远因道:“黄丹粉,今日先送十斤,鸭蛋五千个,其他的材料明日起会陆续送来。建庄子诸事,二老爷都吩咐下去了,二娘子,只管想到什么告知于我。二老爷还特地交待你家地窖里的粮食尽管取用,本来今年年底也要运新粮,计划是地窖里两年一运新粮,保证有万斤米面,关键时候能救命。”

雇人做工粮食必不可缺少,雪莲一听赶紧回道:“那致远哥,记得替我谢过姜二伯。”

罗致远私下里又提点雪莲道:“二老爷要给二娘子建的小园林擎好就是,那方大家如今可是轻易不出山,皆因早年欠了大老爷的人情。不过方大家有个众人皆知的爱好,最喜美酒,若是二娘子的美酒制出来,先送上几坛,他一准给你建个与众不同的园子。二娘子给的蒸馏器图样,我午时初就送到瓦窑里,找了几个老把式,将重点交待清楚,烧制成功就会派人送来。二老爷因瞧着图样像炼丹师的器具,另描摹了两份派人捎到临安和东京城,让人私下里寻访。”

说完这席话,罗致远搓搓手又接着说道:“我也是迫不及待想早点看到二娘子将美酒制出来,待远洋贸易时,这可是赚钱的大买卖。”

雪莲抿嘴一笑说到:“只要蒸馏器造出来,出美酒分分钟的事,只是二娘没想到姜二伯如此厚爱和信任我。”

罗致远说道:“这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咱们可擎等着好信。”

雪莲认真的问道:“我说的铁匠找好了吗?这可是二娘回馈给姜府的礼物。”

雪莲对着罗致远说完,又转向姜刘氏傲娇的说到:“娘,姜二伯要给我建农庄,还要在庄子里给我找名家设计个园林,以后爹娘就可以跟着我住,我给爹娘养老。”

虽然雪莲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不会改变,但是自己才“七岁”,可以童言无忌,更可以天真烂漫。果然,姜刘氏听了雪莲的话喜笑颜开。

雪莲回来以后还没找到适当时机告知母亲,原本想着待晚间父亲回来再一同细说,现下看到姜刘氏吃惊表情,就先安抚一下。

这边罗致远问道:“为何二娘子要找了匠人来,而不是画了图?”

雪莲回道:“我要制作的物件,内有乾坤,画图只能窥其一角,原理还是要当面说明,并且这铁匠一定要是信的过的匠人。这个物件研制出来,不说一本万利,也可说成是惠及民众,冬天里不会再发生冻死人的现象,普通百姓一晚上用几文可取暖,十几文可以让屋内温暖如春。”

罗致远忙正色道:“不敢耽误二娘的大事,已派了人去县城,明日就能接了铁匠来。是府里的老人,尽管放心用。”

罗致远心中疑问尽数得到解答,又细细介绍送来的东西,硝石五百斤,五十斤装一缸;五千个鸭蛋和二百个坛子,大批量的黄丹粉需要明日和铁匠一起送来。

罗致远又回到:“二老爷问,什么时候二娘子得空,让我陪着去趟县城将铺子交接,铺子里人手都送与二娘子,旧的投靠文书和身契都在这,并且店里的货源仍然由姜府供应,价格和原来一样。”

说着话,罗致远递给雪莲一个匣子,她接过来打开后,翻看了投靠文书和身契。

绸缎铺和胭脂水粉铺子都设有掌柜、账房一人,是签了投靠文书,其余店员签的是死契。

两间铺子都是女掌柜,男账房,绸缎铺子店员十女二男,共十四个人;胭脂铺子店员是六女二男,共十人。

新的契约,需要送到县衙备案换了红契才能生效。只是现阶段雪莲还没有时间折腾胭脂水粉,但又不舍得百花齐放的好时节,不做点什么出来,倒是觉得十分的可惜。

雪莲心想等晚间琢磨一下,先制作几款手工皂、蜂蜜面膜和面脂出来,其他产品待蒸馏器做出来再说。

雪莲又想到要做卫生棉,大规模制作前倒是应该选定几种高中低档的粗、细棉布大批量购进。

于是雪莲回到:“下月一号吧,待四哥休沐后,我和娘亲、姐姐一同前去。”

雪莲其实恨不得立马就去,看看大颂朝繁华的瓦市,吃美食,看热闹,只是如今还有好多的挣钱任务等着她,品尝大业还是要稍后进行,好饭不怕晚。等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有大把的时间游山玩水。

雪莲想着趁着年岁还小,出入方便,又有罗致远作挡箭牌,将前期工作都布置好,待年龄大了,就没有如今行走自如了。

罗致远又补充道:“明日二位娘子去府里学了画后,二夫人,安排了有特长的丫鬟供选。这些是老夫人吩咐的,也有二老爷的嘱托,选的都是家生子,这些丫鬟若不得用,可再换了人来。”

雪莲忙欠身说道:“多谢致远哥。”二婆婆那里需得明日当面感谢。

罗致远又接着说道:“二老爷特特的交待,三月初会从临安城的牙行运送一批因逃荒自卖为奴的下人,也有获罪官宦之家的仆人,都是选了身家干净的送来。等农庄建成后,也无需为人手不足着急忙慌。二老爷让二娘子不要推脱,一应支出都记二老爷的私账,待买卖做起来,秋后算账。”

雪莲一听,心想真是瞌睡送枕头——求之不得。现下她更需要一个如罗致远一般人才的管家,只是这人才是可遇不可求。

雪莲回到:“那就有劳致远哥了,明日我们姐妹早去些,给老夫人请了安,再上课。”

罗致远说到:“明日二位娘子倒是可以辰时初到,陪老夫人用早食,我回去自会安排,上了年纪的人就喜欢晚辈围绕膝前,尤其是花朵般的女儿家,老夫人更是欢喜。”姜刘氏忙替姐妹俩应承。

一向大方的罗致远突然变得羞涩,低着头说到:“我爹说,将隔壁二爷划给我的地也早些修整起来,我想着,同您家一样的制式,先把院墙围起,先盖好倒座房和后排房,正宅慢慢建。外院五间,正房七间带东西厢房各五间,后罩房十间。这些都等我远洋回来,多备些好物件再布置。”

罗致远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大娘子对宅子有什么要求也尽管提出来,让姜叔告诉我父亲就好,若是觉得不便,写了书信给我,我自会照办。我爹说了,这宅子以后是我和大娘子居住,怎么舒心怎么来,自家人也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规矩是人守的,只是也无需过于死板,父辈们看着小辈过得美满才高兴。”

姜刘氏一听,更是从心底满意这场婚事。于是开口说道:“远哥也自管放心,咱们家也是泥腿子出身,家里没有那些繁文缛节,该守的礼自是要守,也不会让这些阻碍了两家亲近,我自是知道你们都是规矩的好孩子,平日里见个面,只要有人跟着,倒也无妨。”

罗致远听到未来岳母如此说,心中更是亲近。不过自家心里也知晓,虽然姜刘氏如此说了,还是不能让外人看了说闲话,毕竟是诗书之家,姜先生家的四哥、五哥都聪慧勤奋,日后考取功名自不在话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