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 > 第22章 婚堂讨旧债

第22章 婚堂讨旧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

“一梳心想事成。”

“二梳建功立业。”

“三梳青史留名。”

容氏敷衍了事完成梳礼,动作轻柔挽起女儿的头发,打了个发髻,最后从婢女手中接过金钗固定住。

“好了。”

秦良玉缓缓睁开眼帘,就看见镜子里第一次化妆的自己。

黛眉如立春细柳,美眸如白露秋波,蝶唇如傲雪红梅,玉肌如腊月春雪。

她个子本来就高得吓人,搭配珠光宝气的礼冠和大红嫁衣,往镜子前一站,像极了册封大典上的娘娘。

以至于她惊讶失声:“这...这是我吗?竟然这么好看!”

化妆的铰娘附和道:“秦小姐底子本来就好,上了妆,那叫锦上添花。”

人都喜欢被夸的,秦良玉也不例外。

很久没笑的她,嘴角终于弯成一道弧线。

“新娘子笑起来真好看,想必新郎官一定会被你迷得神魂颠倒。”

听闻此言,秦良玉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

同时脑补今晚洞房的画面,那个讨厌的家伙一脸猥琐的看着自己,舔着舌头,张牙舞爪向自己逼近。

思及此,秦良玉便让铰娘加了几道眼影、还把唇脂换成深红色。

这般改造过后,原本端庄秀丽的新娘,就成了能单挑整个后宫的恶毒妖妃。

眼看时辰已到,媒婆指挥几个媵娘,一个给秦良玉打伞,一个扶着她,两个负责在前面撒五谷杂粮。

与此同时,迎亲队伍也到了秦家门口。

李弘贞翻身下驴,站在门口等着接新娘。

不多时,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背着妹妹跨出门槛。

见李弘贞无动于衷,媒婆忙催促道:“新郎官愣着干啥,快上来接新娘呀。”

秦良玉一听这话,连忙把手拢进袖子。

留意到她的小动作,李弘贞十分不爽,隔着红盖头就能感受到秦良玉对自己满满的嫌弃。

迎亲仪式,本来是要手牵手,把新娘牵进轿子。

李弘贞偏偏要抓她的手臂,在外人看来,画风就有点像家长拽着淘气的孩子回家。

可把秦良玉气得嘴巴都歪了:“你这人,好不懂礼数。”

李弘贞隔着红盖头怼了回去:“说好的逢场作戏,你却端起架子不让牵手,咋滴!以为我稀罕你的美色?”

秦良玉被怼得哑口无言,憋了一肚子气钻进花轿。

这时司仪拉长音喊道:“起轿——”

..................

与此同时。

胖子躺在成山的米袋堆上,拍着肚皮、唱着歌。

“生为光棍我自豪,溜溜达达谁也管不着。”

“新娘娶不上,寡妇也够呛。”

“她相中跟你过,不得劲偷偷撤...”

突然,库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胖子猛然坐起,便看见土行孙拎着棍子进来。

“好你个死胖子,难怪我一直没娶上婆娘,原来是你在背后唱曲诅咒我。”

没棍的,打不过有棍的。

胖子深谙此理,一秒认怂:“不不不,你看我,不也是没娶媳妇吗?”

土行孙轻哼一声,丢掉棍子说道:“大哥让我来喊你去吃席,走吧。”

“好嘞,我马上锁门跟你走。”

胖子把油灯吹灭,从角落里找出两把铜锁,把库房和围墙的门都锁好。

完事后,跟土行孙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去吃席了。

他们走后没多久。

库房斜对面的小巷子,施文才和几个跟班从中走出来。

“施爷,他们走了,可以动手了吗?”

施文才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说道:“不急!过一会再动手,如此才不容易被人发现。”

................

时值黄昏,晚霞染红半边天。

余晖洒向人间,给忠州这座千年古县城,抹上一层历史厚重感。

李家曾经作为当地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少不了要给当地的官商士绅递喜帖。

不止能收份子钱,还能扩展人脉。

可是二叔守在门口老半天了,接待的宾客来了一波又一波,却始终没能盼来县尊大人来赴宴。

对此,二叔也没太在意。

领导嘛,最后出场也正常。

此时,迎宾台那边来了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掏出一个红封递给管事。

登记好了姓名,管事送了一小包烟草作为回礼。

二叔上前两步作揖:“敢问尊驾高姓大名?”

对方拱手回礼:“在下四海武馆张世裕,见过李员外。”

二叔隐约想起,秦良玉曾经在这家武馆当过弟子,现在还时不时到武馆指导新生赚点零花钱。

“原来是张师傅,幸会幸会,来来来,里边请。”

刚送完张世裕入内就座,二叔正寻思着以后要不要跟他合伙开镖局。

恰在此时,迎亲队伍已经走到家门口。

“咚——”

伴随着铜锣声响起,司仪朗声喊道:“迎新娘过门——”

新郎牵着新娘跨过火盆,双双来到主堂。

李弘贞双亲已故,高堂自然是二叔和汪氏。

“吉时已到,拜堂。”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仪式完毕,新娘被送入婚房,新郎则留下来接待宾客。

都说人靠衣装,穿上新郎婚服的李弘贞,今日看起来格外俊朗。

连一向对他印象不好的汪氏,说话也难得和颜悦色。

“三郎今儿成亲了,以后得收敛性子,好好干事业,早日生下子嗣,为咱们李家开枝散叶。”

李弘贞抬手行礼:“侄儿铭记婶娘教诲。”

和二叔夫妇简单聊过几句,他就去给宾客敬酒了。

连续招待了几桌,来到第八桌的时候。

有位留着八字胡的宾客,率先迎了上来。

“在下巴县石唐,令尊生前与我乃是故交。”

尽管对这个石唐很陌生,李弘贞还是客气回礼:“原来是世叔,幸会幸会!”

殊不知石唐接下来的操作,让原本喜庆热闹的婚宴,霎时鸦雀无声。

他居然当众掏出一张欠条,皮笑肉不笑的说:

“李公子或许不知,令尊生前找我借了三千两银子,还剩下一千两没还。”

“今儿我看你收了不少份子钱,不如先还一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