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 > 第31章 舔狗求真爱

第31章 舔狗求真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契约新娘秦良玉!

“禀公子,据手下来报,秦家小娘子跟着李三郎走了。”

“什么?”

胡公子腾的一下站起来,一脸不可置信:“他娘的,那个李三郎现在只是一条丧家之犬,何以能让小娘子甘心嫁狗随狗?”

“老子家大业大,到底哪里比他差了?”

胡公子越说越气愤,一想到女神将来会被李弘贞那厮压在身下肆意玩弄,他感觉整个天都要塌下来了。

“但凡被老子看中的女人,不管是黄花大闺女,还是有夫之妇,最终都会屈服在本公子的淫威之下。何曾像秦良玉这般,眼睁睁看着她被一个破落户捷足先登抢走,我竟无能为力?”

“不行,我要宰了李三郎那厮,施文才,你到黑市打听一下杀手行踪,本公子要重金悬赏取他狗头。”

施文才劝道:“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雇凶杀人,且不说江湖上的杀手个个要价极高,那李三郎和秦良玉的身手也是相当了得,若是杀人不成,反被生擒,继而供出幕后主使...对公子极为不利啊!”

胡公子掀翻了茶几,气急败坏吼道:“明里暗里各种法子都试过了,老子到现在连秦良玉的手都没摸过!”

“在下以为,您还是有机会把秦良玉从李三郎手中抢过来?”

“此话怎讲?”

施文才根据手下收集来的信息,一一分析起来:

“根据今日派去监视的人所述,秦家三兄弟好像对李三郎极为不满,不仅如此,秦家小娘子跟着李三郎去往酆都的一路上,几乎是全程黑着脸,一句话也没说,就连路上歇息就餐,夫妻俩也是各吃各的。”

“由此可见,他们现在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 ”

“秦良玉之所以会跟着李三郎走,不过是碍于邻里口舌。”

“在下敢断定,即便他们今后同在一片屋檐下,也未必能做到寻常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说到这,施文才故意停顿一下,等待着倾听者的反应。

果然,胡公子脸上逐见喜色,两只手情不自禁的搓在一起。

施文才见状极为得意,张开五指往虚空一抓,说得更加眉飞色舞:

“正所谓万般算计皆下策,唯有真诚得人心。”

“似秦良玉这等不慕强权、不爱金钱的奇女子,唯有真诚才能打动她。”

胡公子喃喃问道:“怎么个真诚法?”

“很简单,只要秦良玉一出门,公子就时刻跟踪她、保护她,还要天天给她送吃的,过年过节送上厚礼,时不时再写信嘘寒问暖...”

没等他说完,胡公子忽然打断:“等等,我怎么觉得如此献殷勤,跟条狗似的?”

施文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嗐呀!公子应该知道周幽王对褒姒百般讨好,甚至不惜点燃烽火戏耍诸侯,才能博得美人一笑。”

“烈女怕痴汉,在下相信,公子只要坚持付出,让秦良玉感受到公子的情深意切,就算她是块石头,总有一天也会被捂热。”

胡公子一拍大腿,豁然道:“说得太对了!本公子就不信掏心掏肺,还换不来美人垂青。”

高兴劲过后,他又意识到不能忽略李弘贞的存在。

“你的法子固然好,可要是李三郎那厮跑出来捣乱,又该怎么办?咱们的人又打不过他?总不能让本公子叫一百个人去揍他吧?”

施文才摇了摇手指,高深莫测的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贸然动粗非但会激起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在秦良玉的心目中留下仗势欺人的形象。公子此番行动,务必要秉持君子之道。”

“哦对对对!本公子要和李三郎那厮,来一场君子之争。”

.......................

下河村。

此村隶属酆都县,因坐落于长江支流龙水河畔,由此得名。

晚冬的下河村,到处是薄薄的雪花,薄雾缭绕于阡陌瓦舍,更添几分世外桃源的神秘感。

许是二叔已经通知了族人,大侄儿要回到祖屋居住。

所以村长担心李弘贞进村后,像无头苍蝇找不着家,便早早来到村口等候。

树下一个正在绣蜀锦的老婆子,突然停下手中活计,故意打趣道:“李村长,听说您家堂孙侄要回来,该不会是考中了举人,衣锦还乡吧?”

村长尴尬一笑:“让乡亲们见笑了,我这个堂孙侄不是一块读书的料,秀才举人哪有那么好中?此番回乡只是另有其因。”

听村长说得含糊其辞,几个老婆子交换眼神,潜台词不言而喻。

这年头的年轻人,只有在外混不下去才回农村。

有本事的,谁不想待在繁华的城里?

“村长快瞧,来了。”

顺着老婆子所指望去,田园小道上缓缓驶来一辆牛车。

有新村民加入,众人都站起来翘首以盼。

不多时,牛车抵达近前,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

男的虽然长相普通,但很像憨厚沉稳的邻家大男孩。如果不是听说过他的事迹,村民真不愿相信是个痞子。

女的一身深红色练功服,脚踩牛皮靴,额前挂着两缕龙须刘海,后首扎着一道及腰马尾,身长高得吓人,细看之下,比男的还要高出几分寸。

往那一站,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看着这位老村长,跟已故的爷爷有几分相似的面容,李弘贞顿生几分亲切感,忙上前行了一礼:“侄孙弘贞,见过三叔公。”

礼毕,转头看向秦良玉,介绍道:“这位是贱内,秦良玉。”

出于礼貌,秦良玉也上前抱拳行礼:“晚辈秦良玉,字贞素,见过三叔公,见过诸位乡亲。今后将在此安居落户,还望诸位多多指教。”

这侠里侠气的言行举止,怕不是混江湖的吧?

眼看围观的村民,都在交头接耳,村长不想招惹太多闲言碎语,连忙带着这对小夫妇往家里走。

路上,村长介绍着祖屋的情况。

“咱家的宅子建于永乐二十一年,如今已有167年光景,传承九代人了。目前因常年无人居住少了点人气,夜晚看着跟义庄没两样,挺瘆人的。你们来了正好,这宅子呀,必需有人住才像个人样。现在虽然简陋了点,但收拾收拾,还是能住人的。”

夫妻正聚精会神听着,忽见带路的村长在一座围墙小院前停下脚步。

“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