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 第43章 教子

第43章 教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高雨的婚期定在了来年二月十六,有这十两银子的聘礼,嫁妆是不愁的了。

“小雨为家里辛苦多年,这聘礼就都置办了嫁妆吧。”

周氏这话没人反对,高雨想说什么也被高雪给及时打断了。

“奶,这事儿,您做主就是。需要买什么,您跟姑姑商量办吧。要不,趁着天气还好,咱们雇车进趟城?一次都给拉回来。”

“我看行,你们几个的冬衣、棉鞋也该准备了。也要给小雨做喜被,新衣。”低头看看高雪的脚,这会儿孩子们还穿着草鞋呢。

“赵伯家里也一人做一套吧,就算是学堂里,也要给先生准备衣服的。”

“是这个理儿,咱们做不起是没办法,做的起还装糊涂就不对了。大宝那孩子,也给他做上一套,上次的工钱人家都没收。得让你姑合计下要买多少布匹、棉花才成。”

一人一套,需要的布匹、棉花可不是小数目了。

“那就十一去吧,集市上东西多些,我们几个买那些农家织的细麻就好,耐穿还便宜。”

“给大姐得买两套细棉的,还要做一套大红嫁衣。”

周氏看着孙女一个个越发能干顶事儿,老怀安慰,说完就进屋跟闺女合计去了。

……

赵春生的少年烦恼影响了他的食欲和情绪,老父亲看在眼中,饭后叫住了他。

“今日进城不顺利?”

赵春生摇摇头,蔫巴巴心不在焉。

正不知道说什么,突然想起了高雪画的草图,进屋,拿笔在纸上画了出来。

“爹,您看这个能做出来吗?”

“这是?”

“拐杖。”

赵春生凭记忆和理解画出的草图还是挺还原的,“这里放在胳肢窝下,这里是手握用力的地方,用它就不用人搀扶了。”

赵进眨眨眼,不相信是儿子想出来的,只看着大儿子,没说话。

被老爹盯得头皮发麻,开口说道:“高雪想出来的,说尺寸您一看就懂,还可以多打两幅放到药铺去寄卖。”

结构简单,但是一看就知道花了巧心思的,赵进多看了几遍,心里就有数了,又看看儿子,调侃道:“你的心事就是这个?”

赵春生茫然地看着父亲,脸微微红了起来。

看这不争气的样子,还敢说不是!

赵进虽是粗人,但常年在外做工,接触的人多,自然极会看人眼色,媳妇走的早,所有心血都花在两个儿子身上了,跟儿子相处起来也不拿当爹的架子,父子还是能交心的。

赵春生想不通,也不知道怎么跟爹说起。

见儿子也说不出个什么,看来心里还没想明白。赵进掏出烟袋,吞云吐雾起来。

抽完一袋烟,磕了磕烟斗,才慢慢说道:“春生啊,人家姑娘是个明白人,虽然小,看事儿却清楚。”

“澧县里的刘举人,寡嫂养大,媳妇靠刺绣供他读书多年,三十岁才中举,四十岁中进士,老妻随着上任的第二年就过世了,很快刘举人就娶了一位二十岁的老姑娘,上司家的小姐,从此,平步青云,听说最后做到了知府。”

“赵县的李秀才,家境富裕,年少有才,二十三岁中举,娶了当地乡绅的独女,一时风采无两,多少人眼红啊。李秀才人长得俊朗,进京赶考被一官家小姐看中,考前就把和离书寄回了家,大登科后小登科,谁会记得和离回家一根绳吊死的原配?”

赵春生就是傻子也听明白了这两个故事的内涵,连忙摇头说道:“爹,我不是那种人。”

赵进拍拍儿子肩膀,“看会书早点睡,将来想要什么,只能现在好好用功。考中秀才之前,我是不会给你定亲的。”

“儿子,我们不说那两人的对错,遇事怎么选择,端看你更看重什么了。选择什么自然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你想清楚前,别招惹人家姑娘。”

就算赵春生早慧稳重,到底还是个少年,爹一句重话都没说,却在他心里泼了一盆冷水,立刻浇灭了刚起的心火。

还没有见识过繁华,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不会被繁华迷了眼!

摇头苦笑一下,坐回书桌旁,提笔练起字来,写着写着,心境就平静下来。

……

高水是个能干的,活泼的性格在卖东西时令他如鱼得水,现在每日都能卖出去三十串了。

一天三十文的收入,令一家人开怀不已,高山做小工一天才十文钱,高麦作为大师傅也不过三十五文。

有了这个收入,高水在家已经能挺胸抬头,趾高气昂的了。

一天八十文,一个月二两多银子的进账,王红心里满意的很,可是眼看着就是深秋,个把月就要上冻了,蒸馒头的事情还没确定下来,也暗暗着急。

“我今晚就去找赵进,可以了吧?小水都能挣钱了,你慌什么!”

“当家的,能挣钱就要抓紧啊,甜甜的嫁妆是不愁的。可这两个小子还要娶媳妇呢,房子不再盖几间?”

高麦叹口气,扫了两个儿子一眼,“需要我做啥,你安排就是。”

王红往高麦碗里夹了一筷子咸菜,“请他赵伯早点给弄出来才行,有了蒸笼,就不差什么了,瞧,我的手艺也不输给小雪了吧?”

一把年纪好胜心还是那么强,高麦无奈地点点头,不过,这样做的馒头确实好吃。

……

想着甜面酱的事儿,高雪就把泡豆芽的活全交给了高雨,现在已经泡上了两批。

手把手教给高雨怎么做记录,怎么找到最佳条件,水分怎么控制,直到高雨完全能接手此事。

高雪为做酱早就蒸了一锅白面馒头,馒头掰成小块块,放在泡豆芽的屋子里,两天过去,那屋的湿热已经令馒头发霉了。

家里的盆子不多,进城还要买上两个瓷盆和大罐子。

一家人早就睡上了新炕,因为要泡豆芽,烧炕的火就没断,深秋的夜里,只盖着薄被也睡得无比香甜,从未有过的舒适。

高敏坐完小月子,早就能出屋了。经过一个月的调养,脸上有了肉,气色也恢复了正常,虽然,胸口还时不时的会疼,提不了重物,但跟回家时已经判若两人。

见大人们都进城,高霜不干了,难得撒娇耍赖一次,周氏便同意了。

结果便是,全家老老小小齐进城。

转眼就到了十一这天,进城的人多,没办法包车,最后只能周氏、高敏带着高霜坐牛车,那三个大点的走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