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 第56章 雷峰帽

第56章 雷峰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两个陶釜还是很重的,高兴没有办法一次背回去,正好遇到了黄伯赶着牛车回村,就花了两文钱坐上了车。

“高兴,你这帽子不错哦,在哪里买的?”

高兴一脸得意,这是小姑才给他做的,戴着这帽子,在外面站一天,都不觉得冷。耳朵全包在里面,脸都能护住一部分,看见的人,都在打听呢。

这可是二姐指导着做出来的“雷峰帽”,好像是这么叫的。

“张叔,是我姑自己做的,家里有样子,可以让婶子去找我小姑。”

“那感情好,要说你姑也真是心灵手巧。”

人家孩子这么大方,看来家里是不会反对的,这可比一般的毡帽实用,干活都不易掉下来,多夸人家几句也没啥。

喜欢的人这么多,让姑多做几个拿去卖,估计也是不错的生意呢!

回到家,高兴就跟高雪说了这事。

高雪也觉得可以,就去跟高敏商议了。天气冷,说不定哪天就下雪了,大雪天气,糖葫芦就不能出去卖了,卖的人遭罪不说,也没人冒着雪出去买啊!

“那就先做几个试试吧,棉花、麻布都有呢。”

“姑,给我做棉袄的花布还有吗?如果有,可以做几个小姑娘戴的,姑娘们不用像男人那样出去干活,不需要太实用,但可以加些装饰,弄得可爱、漂亮一些。若有点毛茸茸的兔毛,做个毛边,就更好看了。”

“这主意好,先给我们小雪做一个。”

高雪甜甜一笑,她也想美美的呢。

红绸是没买到的,人家既然不差钱,也就不会往外卖,那几家的管家做主就处理了,基本都赏给了家里有功的下人,这些人得了也不敢卖出去,得罪主家。

好在买了两包下脚料,忙完棉衣棉鞋,就又可以开始制作绢花了。这一批,高雪准备让姑姑做得精致点,等到年底,办年货的时候,人们才舍得花钱,不愁卖。

穷人代表杨白劳都舍得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过新年,但凡手里有点闲钱的,都愿意在新年花几个钱,打扮下家里的小闺女。

……

把高兴带回来的骨头,洗净去腥,就在烧火炕的锅里熬上了汤。

砂锅的汤底,高雪准备用骨头汤,猪骨便宜,买肉多的话,骨头都能给算作添头。

骨头汤无非就是费些柴火,里面加些葱姜盐就够了,熬出来的汤奶白浓稠,再稍微加些酱料调味就是很不错的汤底了。

才一个时辰,已经满院飘香。

“大娘,家里又做啥好吃的啊,这个香啊!”隔壁婶子禁不住儿子缠闹,在墙头上探出来,伸着脖子问道。

“炖了点骨头汤,等熬好了,给二子端一碗尝尝。”

“呵呵,那多不好意思啊,晚上我煎野菜饽饽,给孩子们换个口味哈。”

“好,都换个口味。”周氏笑着应道,有来有往,人情才浓。

高雪把萝卜白菜洗净切丝,焯了水,放到陶釜里。

这时候人们油水少,食量都大,一人一斤的菜量估计还不够,若喝点汤,再吃个馒头应该差不多了。

配着馒头就要把汤底调的口味稍重一点,砂锅自然不再准备蘸料,现在的调味品太贵了。

八角、花椒这些常用的香辛料都生长于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辣椒虽然能生长在北方,但是现在还没有看到过,甚至刘大厨那里都没见过,她也就不妄想了。

等明年盖了作坊,还要制作豆瓣酱,以后还可以制作果酱,她是准备做大酱料这一行了。

高雪舀出一碗酱,加少量水稀释,再倒入热油里,等烧开,稍微收汁便成了。

大号陶釜里加了一颗大白菜,一根萝卜,一块豆腐,骨头汤倒入,没过菜品,加了两勺炸酱混匀,高雪尝过咸淡之后,又加了半勺盐。

现在的粗盐苦涩,但是价格便宜,八文钱一斤,细盐二十文一斤,正常吃也可以了,真正好的叫雪花盐,要三十文一斤。

高雪是大概知道粗盐的提纯方法的,古法是粗盐里加入一定量的豆浆,析出硫酸钙等化学杂质,就能去掉苦涩的味道了。

但是,盐乃民生根本,不是她能够触碰的。

即便提炼了自己吃,她也不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漏出去,一家人性命不保。

她不能为了节约几个钱,去赌命,至于拿去赚钱,那更是想也不敢想,那无异于找死。

不过,酱里、腐乳里都需要放大量的盐,这个成本可是真的很高啊!

粗盐虽便宜可实在影响口感,现在一斤酱大概只能赚五文钱,这还是不算人工成本的前提下。

……

肉骨头酱汤煮青菜很美味,每人都吃了一大碗,还有一个菜饽饽。

“奶,小叔跟人合伙开了个店,就是准备卖这个砂锅。”

“真的呀?小豆要自己开店了?他老丈人同意?”

“宋家挺支持的,店面已经找好了,等开业的时候咱们都去捧捧场。”

见儿子出息,周氏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你们去就是了,我不给他添乱。”

“店里也有我们家的干股,我没出本钱,但这个汤底是我负责的。”

众人一起看向高雪,他们家也算有铺子了?!

每个人又刷新了对高雪的认识,看得高雪都不自在起来。

“小婶有喜了,您该去看看的,等下了雪更不好出门。”

周氏点点头,她怎会不愿去看看小儿媳妇?只是心有顾虑罢了。

“去吧,娘。买点鸡蛋带过去,给弟妹补补身子。”

“好,听你们的,小雪,开张的日子定了没?”

“应该还没有,定了小叔会让高兴带信儿回来的。”

“明天我就去买鸡蛋,先准备上。”

这年头,送鸡蛋就是最实惠的礼物了,一个鸡蛋两文钱,老百姓可舍不得自己吃,都是卖了换点盐钱呢。

天冷了,好些鸡都不再下蛋。估计还要走几家才能买到呢。

“说回正事哈,这汤味道如何?你们给提点意见。”

“雪啊,我们啥都觉得好吃,当然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真提不出意见,还是让你小叔去尝尝吧。”

说得也是,这事儿还是要去找刘大厨商议才成。

“这几天,赵家没拿脏衣服过来吗?”

“哦,我忘说了,先生说我们做得够多,互不相欠了,以后也不必再做什么。”

“赵进是个仁义的,那就这样吧,小敏,他们爷仨的棉鞋可别忘了。”

高敏自然一口应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