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 第67章 守灵

第67章 守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他们到家的时候,高麦已经等在门外。

迎了大哥骨灰进门,又去了村长、族里长辈处。

消息传开,关系近的不用招呼就上门来帮忙了。

王红听到人回来了,留下高甜看着锅里馒头,领着另外几个孩子就去了大房。几个小的要去陪灵,她要操持的事情更多。

村长、族里长辈聚在堂屋,商量着该怎么操办,主要是看主家的意思。

周氏知道后,挣扎着过来,这事儿必须她出面才成,“村长、老叔,老大也不是刚过世,孩子们又小,就简办吧。今天去亲戚家报丧,明日出殡。”

家里困难,主家发了话,他们也没意见。

“丧事用的东西,一会儿我弟弟从城里带过来,差什么再添置就是,我们也不太懂,劳烦几位了。”高麦在一旁补充道。

“时间紧,就分工行事,好在农闲的时候,大家伙都有空,多叫些人就是。”都对高家印象不错,并不为难。

按照高麦列出来的名单,先安排了几个人去报丧,本村人是用不着,外村的亲戚就必须跑一趟了。像高花家、高粱媳妇家、王红媳妇家,还有高粱的两个姑姑家、舅舅家,反正近亲都要通知到。

帮厨的在后院挖坑盘灶,今晚一顿、明天早、午两顿,来人可少不了,饭食要跟上,不能让人饿肚子。

自家的几个小伙子,去高家祖坟,挨着高粱媳妇的位置挖掘坟坑,夫妻合葬。

等这些事情安排完,高豆带着东西也到了。

麻布拿到了里屋,几个媳妇去赶制孝服,米粮肉菜拉去后院准备晚饭。

棺材晚点才能送到,香火、白蜡烛安放到位,灵堂便像模像样了。

已经成立了临时账房,份子钱、支出都要帮着记清楚。高豆在那里报了账,留下二两碎银子应急,差什么再由账房安排去采买。

……

高雪趁着外人没来的时候,已经跟高雨把豆芽清了出来,这几天照顾不到,放着也是坏了,不如拿出来做菜请大伙吃。

甜面酱倒进罐子里封存,要发酵的继续在那里放着便是,影响不大。

处理完这些,高雪就把这间房给上了锁。客人来了去里屋或者高兴原来那房间都可以,这屋平时都不让人进来,现在更不允许了。

那些做好、未做好的帽子都收进了箱子里,除了被褥,不留下任何做生意的东西。这两天人多手杂,他们没有精力管这些了。

刚刚收拾的差不多,王红母子几个就到了。高敏在这种场合实在不便出头,只在里屋照看着周氏。

穿上孝服,大房、二房的孩子们就要在灵前尽孝了。

添香火,陪着吊唁的人哭,家属谢礼......

灵堂安置在堂屋里,几个姑娘守在里面,孝子就辛苦多了,只能在院里,尽管很冷。

女客来了,进堂屋吊唁,当然,高粱辈分小,年岁小,没有上年纪的女眷前来,同辈份、小一辈的,男丁来吊唁即可。

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男客了,同辈、或辈分小的都要来灵前哭几声,孝子便要磕头谢礼。

高雪很担心高兴顶不住,但毫无办法,那是人子之责。

傍晚时,棺材送来,把骨灰安置进去,旁边放了一套崭新的寿衣,农家不讲究什么随葬物品,也讲究不起。

天冷黑的早,明天出殡的事情安排妥当,大家陆续就散了。

高豆今天不回去,留下守灵,高麦心疼两个儿子,陪着高兴一路,今天累惨了,明天会更累,他自己留了下来陪着弟弟。

高兴年纪小,没了外人后,高豆就打发他去睡了,跟二哥作伴。

“三儿,虽说早就觉得大哥不在了,心里也有准备,可突然把骨灰接了回来,这心啊,就觉得缺了一块。”

高豆给二哥倒了一杯,“谁说不是呢,咱们兄弟姐妹一共才五个,大哥大嫂都不在了。二哥,我这心里愧疚啊,大哥是替我当的兵,若大哥在家,大嫂也不会走那么早。”

说完,双手掩面压抑地哭起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

高麦理解弟弟的心情,他也亏欠大哥大嫂,这几年并没有帮衬过家里什么,虽说王红自私,他其实也是自私的,只不过自己的过失,不愿意承认罢了。

“这几个孩子有出息,以后作为长辈,我们能出力的地方多尽点心就是了,何况,我们都从小雪那里得了不少好处,一家人总会越来越好的。”

兄弟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守着灵堂,喝的迷迷糊糊时才相互靠着睡着了。

……

高雨她们睡得并不早,也不踏实,但是家中有事,都早早地起来了。

周氏心疼两个在外面冻了一夜的儿子,让高麦、高豆去火炕上眯了一会儿,等有外人来时,才喊醒了他们。

王红一早就让邻居帮着去送货了,人家餐馆、酒楼预定下的,不敢耽误。

后院大灶上煮了粥,还贴了饼子,高敏先给周氏送了饭,就过来看侄儿侄女了,“心里难受也要吃点哈。”

一人给了一碗粥,上午来吊唁的少不了,那些亲戚都要过来,这半天怕是连口水也喝不上了。

“小雨,把粥喝完。小兴,快吃,听话,”正准备说高雪呢,就见高雪使劲地在嚼着饼子,还是这孩子心大,高敏没有半点不喜欢。哀思在心,爹没了,最难受、最苦就是这几个孩子了。

……

“哥,大哥,我苦命的大哥哎......”

一听就知道是高花来了,头一个来哭丧的。她们几个虽然也哭,但多是默默的,嚎不出来,高花自然就没有顾忌了,当然也需要这样。

“你们大姑来了,快,快出去陪着。”高敏帮着高兴整理下衣服,开了门。

高敏知道大姐肯定会第一个到,他们兄妹俩相处的最多、最久,感情也最深。

几个小的赶紧跪了回去,高兴则去了外面。

“大姑奶奶到。”有迎客的忙跑过来,高声喊起。

哭声越来越近,高花进门,便有人给她和孩子们送上了孝衣、孝帽。

只有至亲之人才需要披麻戴孝全副武装,像外甥男女就简单多了。

“大哥,我亲哥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哥啊......”

甭说,这哭丧还真能带动氛围,高花这么一哭,悲伤之意骤起。怪不得后世还要请专人来做这些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