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 第88章 守岁(二)

第88章 守岁(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高雪知道的故事多啊,可她不想显摆,说多了,问起出处就恼火了,一个谎需要几个谎来圆,她才不想找这个麻烦。

这会儿,她只想做个安静的女子,半靠在被子上,享受现在的温馨时刻。

……

虽然没有得到高雪的回应,但她也并没有拒绝,赵春生心里舒畅极了。到家后,直接去厨房准备了两个小菜,必须跟老爹喝一杯,要不今晚怕是睡不着了。

赵进一个单身汉不方便去串门,刚送走了过来蹭酒的黄老头。见儿子又准备了酒菜,不禁皱了皱眉。

瞧这松快的眉眼,肯定是出去散心了,还散的很开心。

赵进心头莫名一阵不爽,几十岁的人还不如个毛头小子勇敢,他都没勇气去跟高敏说两句话。

哎,糟心!

“你小子得逞了?”赵进接过儿子递的酒杯。

赵春生淡淡笑了笑,他跟小雪的事情,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笑意不减,“爹,你这话说的,是贬低我还是瞧不起人家。您别瞎猜,一切照旧。”

“你不准备让我去提亲?”赵进有些意外。

“提什么亲?我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能许人家什么未来。她可不是随便哄几句就非我不嫁的人。您省省心,是我的跑不了,不是我的,也强求不来。”

赵进更加困惑了,“看你心情还不错,我以为你说服人家了,就这?”

赵春生笑笑,他也想把亲事定下来啊,可她现在绝不会答应的。

另外,他自己也想看清这份情感,会不会随着岁月或者某些人而改变。赵春生成长从未顺风顺水,自然对感情也慎之又慎。

所有的冲动行为也是源于少年人的悸动,难以控制。

他弱冠时她也及笄,到那时,他若心意未变,定要凤冠霞帔,八抬大轿迎她进门。心意若定,此生绝不负她!

一口干了杯中酒,许是酒多,许是酒烈,喝下去,嗓子火辣辣地疼,剧烈咳嗽起来,半天才缓过劲。

“行了,别喝了,秋收,你也是。”

赵秋收默默放下酒杯,虽然爹跟大哥打哑谜,他多少也知道说的是谁。

“爹,高家开春要盖作坊,少不了木工活。您看着办!”

成年人婚嫁考虑的不是喜不喜欢,而是合不合适。

爹想娶谁,他都没意见,爹满意就好!若能娶高敏,对他来说更有利。以前想着高敏成了他的继母,他跟高雪接触起来方便些。现在嘛,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个因素了。

“作坊?又是高雪整出来的?”

“嗯。”

看看大儿子,赵进瞬间有些同情了。他年少时,没喜欢过谁,春生娘性子柔,两人成亲后过得挺美满。

那丫头是很不错,不过,太要强了未必是好事。

他不能理解儿子的情情爱爱,顶多不干涉就是了,做个开明的家翁。

赵进的开明,赵春生自然感受最深,“爹,谢谢你,我会为自己谋划好未来的。秋收若是有喜欢的姑娘,可以先娶进来,我一点都不介意他先成亲。”

“这些年,我们爷仨也熬过来了,婚姻大事不能仓促,一辈子呢。”

赵秋收连忙点头呼应,凭啥要最小的他先成亲,他不愿意啊!

至于高敏,赵进说不清楚什么想法,只是觉得挺合适。她长得不错,人又年轻,他没啥好挑的,不能生养也挺好。

争取一下?

……

除夕夜,家家户户温情上演,个别的就不说了。

家里没有男丁,高雨进门时就把院门上了栓。没到子时,周氏跟高霜熬不住就躺下睡了。

子时,外头炮竹声响起,辞旧迎新。

高雨起身,把院里的火堆用水浇灭,还盖了一层冻土,小心无大错!

……

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小辈的要去给长辈们拜年。

周氏拿出红绳串好的铜钱,每个孩子一串,五文压岁钱。

那天结完账,高雪就每人都发了一些零用。周氏年长,一百文。高敏、高雨一人六十文。三个小的,每人二十文。

慰劳大家一年的辛苦。

私房钱是有必要的。

高雪也不劝解,直接把钱塞了过去。

这不,压岁钱就大大方方的送了,给的开心,收的更开心!

自家拜完年,高兴就跟二叔、堂兄们去了族里长辈家,一圈转下来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

一上午都在迎来送往中度过。

……

初二是闺女回门的日子,高花一大早就携家带口的来了。

高雪对大姑父没印象,见过也忘了,老实巴交的一汉子。

表姐朱颜也见的少,挺腼腆的一姑娘,说话带着笑。

高麦一家去了王红的娘家。

按说,高兴也该去外祖家拜个年的,只是他年岁还太小,三十里路,太远,自从高雨娘病重,就没再去过。

外祖母已经过世,外祖父身子也不好,跟着大舅舅过,日子也艰难。

高粱出殡时,三个舅舅都来了的,见比妹子的丧事办的好,几个舅爷还闹过一场。可两口子都没了,跟几个孩子闹,可见也不是什么顾亲情,有善心的人。

至于外祖那里,年前,高雨就让人给捎去了十斤黑面、两斤肉、两包点心,替娘尽尽孝心,也不敢给的太多、太好。

……

迎来送往中,日子过得飞快。

已经立了春,天天大晴天,气温在悄悄回升,可大地的解冻只怕要出正月了。

城里年节比乡村热闹些,大年十五,有花灯会。

初六早上,高雪就准备了糖葫芦,本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想法,每人给了二十串,把几个少年推了出去。

闲着坐吃山空,他们娘老子巴不得早点出去挣钱呢。

过了年,高兴虚岁就十岁了,赵春生十岁进学,都练了好几年的字,才考上童生。卖糖葫芦就没让高兴参加,勒令他每天写一百个大字,既练字也磨练心性。

私塾已经联系好,就在三里外的陈村,先开蒙,等过两年再去城里的学堂。

花灯不会扎,没那技术。孔明灯倒是不繁琐,可现在的纸张有点厚,好纸又太贵,做下来成本高,估计卖不出去。那天去游玩的人肯定很多,人多就有生意,高雪一直在琢磨还能卖点啥,赚些快钱。

作坊的草图她画出来了,可汤吃面,有多大能力先干多少事,也跟高麦合计过了,还让高麦联系了他在的那个建筑队,化冻就开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