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圆觉经说什么 > 第32章 大道至简

第32章 大道至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圆觉经说什么!

经典你要会看,看得懂以后,按照这个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在当下你就入实相般若,而且你的路线所谓的修行,修行也是一个所谓,其实日常生活就是修行,你才会走一个正道,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问世尊的这番话,因为他怕众生堕于邪见堕于邪路,在修行的过程里面走歪路,就是我们所说的盲修瞎练,世尊就讲如来因地就入本心,因地修法就入本心,这个入心就是果觉,以后面成佛也是入本心,因果不二,叫做念念因圆念念果满,这三圣圆融观里面宗密大师引清扬国师的话,念念因是圆,就念念果满。我们时常听到一句话因地不真,如果你的因地不真, 果不用讲了,果招迂曲就走偏路了。永嘉大师才会讲一句话,修行的道路是这样子,是则是非则非,是则龙女顿成佛,非者善星生陷堕,善星比丘是佛的儿子,他也通达经典,也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可是偏的话生堕陷,他下地狱这个是经典的记载。当然佛陀知道他以后必成佛授记成佛, 所有的众生以后都必成佛,现在我们都是在过程,既然必成佛,因为众生本成佛所以一定成佛, 佛陀要示现四十九年讲三藏十二部经。因为他怕我们长期轮回走冤枉路,他告诉我们这个。你可以不用长期的轮回,让我们起了清凉、起了安静、安稳,然后把你所觉悟的,再来觉悟已经迷的众生,那不是更好。他老人家的用意就是这样子,我们一直讲要感谢佛恩道理就在此,这个是从心里面发出来的,并不是一种我们嘴巴所讲的,真的是自心的感恩就是这样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讲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接下来我们就是要把圆觉经的文殊菩萨,他是第一个开头问的,其实所有的经典,如果从法界而言文殊菩萨都是第一问的,因为他问的最核心,如果是在世间上一般来问的都是舍利弗,因为舍利弗智慧第一,也是这个道理。阿弥陀经,佛陀是跟舍利弗讲的,无问自说讲什么?讲本心。当你回头的时候,你去想想看,现在所有的众生为什么还在迷之中,因为他误认身体是我,我们都是从身体来做出发的,然后以为感觉是我,这个叫六尘缘影的来做出发的,西方的哲人也讲我思故我在,我能思想所以我在,可是还没有讲我能思想的更深层,能让你思想的那个是什么,他没讲。可他讲出来的是对的,以西方哲理而言这个是一个启蒙时代,很重要的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可是能思的是谁那是重点。我举个公案,你们听听看这个公案,中国在唐宋时代有很多在家人,虽然在世俗上表现的非常的好,譬如像苏东坡像黄庭坚,唐朝有两位我特别推崇,一个是维摩诘居士叫做王维,苏东坡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外一个就是白居易,尤其白居易,因为他跟宗密的关系,在宋朝时代,苏东坡一直跟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包括他跟佛印的对话,包括当时有一位叫晦堂禅师,我跟你讲苏东坡其实受到他的影响非常大,有一位是苏东坡的学生,是我们以前学语文课的都会提到的黄庭坚,他的书法诗词造诣相当高,黄庭坚也是一个上根器者,他以晦堂为他的师父,晦堂禅长禅师一直告诉他,你要去悟孔子论语的话:他说二三子,吾无隐乎。二三子代表孔子对这些学生讲,二三子不是只有两三个人,就是说对大家讲 二三子,我无隐乎,意思就是说:我没有隐瞒你们什么事情,虽然我周游列国,我的理想抱负没有办法存在。这个时候黄庭坚认为我是一个儒学大师,我对中国论语的造诣很自负,古代的文人通过科举,一定是四书五经,一定是儒家思想,因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

到唐代的国教是道教,因为李渊唐朝是李氏天下,老子叫李耳,它是以道教为主。唐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回来的时候,他的目标希望唐太宗重视佛教,可是我现在告诉你,唐太宗一直不帮玄奘大师在瑜伽师地论写序,玄奘大师有一点失望,唐太宗为什么会对玄奘大师这么样的礼遇你知道吗?第一个一般凡人没有办法的那种坚强的毅力,他去取经十九年,前后十九年单单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不是我们凡人所能做的到。第二个:他在印度受到了尊崇,当时印度纳兰陀寺是全世界的一个学术中心,里面所学的大乘佛法,在那个地方都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当时已经七世纪,当时候的戒贤大师他染上重病,当他色身痛起来的时候是受不了的,这是觉受的感觉,这跟你修行无关,痛不痛,痛当然痛,只是这种痛,我不受到这种痛的干扰而已,可是真的是痛。什么叫三昧,以无所受,受诸受。受诸受,受这些感受。可是无所受, 心无所受,修行是这样子的目标跟方向。维摩诘经讲的何谓三昧,以无所受,受诸受。戒贤大师何等的高僧大德也一样痛,这时法界里起了一股声音跟戒贤讲你的人生要完成一个缘,你就随缘了业,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大彻大悟的证悟者,可是世间缘你还是要了,它说从中土来一名高僧只要他一来,他要把佛陀的法要要回归到中土,你能完成这件事就随缘了业了,所以他一直盼望中土有高僧,有出家人到达纳兰陀来,结果终于来了一个也是大德高僧,也是中国四大翻译家的其中一位叫义净大师。你们都知道义净,义净比唐玄奘更早到纳兰陀寺,义净来的时候戒贤大师非常的高兴,可是他的病痛却没有好还是在病痛,当然义净也是高僧大德,可是戒贤知道可能还有另外一位东土来的高僧会到我们纳兰陀来。之后他又听说有一个人历经了千辛万苦来到纳兰陀来了,你看戒贤大师他是纳兰陀的校长率领着这些老师弟子,去迎接玄奘大师到纳兰陀寺,玄奘大师到纳兰陀寺,一进去纳兰陀寺就让他就当老师了,玄奘大师很特殊,他在印度是受到印度人的尊崇,当他要回国的时候当时的国王提供很多人马这些交通工具,来托运这些经典护送玄奘大师回到唐朝来,玄奘大师回来的时候,当然大家知道除了取经的重要性以外,翻译经典才是重点,在这过程里面唐太宗当然非常尊敬玄奘大师,他甚至一度想说要以玄奘大师结拜为兄弟,希望玄奘大师可以脱下僧衣来从政,因为你已经有这个世界观了,你简直是唐朝对西域及西方最熟悉的人,你可以当外交使者,玄奘大师当然不愿意。他要的是翻译经典把佛陀的法要介绍给东土的人理解,介绍给东土的人开悟。唐太宗他却要玄奘大师一定要把西去到印度,中间的路过的这些国家的虚实,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介绍一下,唐玄奘不得不让他的弟子叫辩机写了一部叫大唐西域记让唐太宗来看,唐太宗看了龙心大悦,原来是这样子, 唐玄奘在世俗谛里他有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其实在玄奘大师的翻译经典里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翻译大乘佛教的经典以外,他还翻译基督教的经典,当时的基督教叫景教他也翻译,他的翻译是这么多元化,教是在心它是没有教的隔阂,圣经里面有心法。

现在回到黄庭坚,黄庭坚的老师晦堂禅师,他就告诉他你去参二三子,吾无隐乎去参这番话,孔子讲这番话, 他认为这些我都知道,儒家思想我熟得很,有一天黄庭坚离开了晦堂禅师,他为什么离开?你让我参这个,我没有开悟, 走到半路他一直在想,晦堂禅师之所以是大禅师,人人尊敬他大禅师,他的弟子五百名弟子出家人来跟他学习,他跟我讲这番话,必有他的用意,我一定要放下我自己的思考,我自己是一个大儒家的这个思考模式,他走了一半他又回来见了晦堂禅师,晦堂禅师没有跟他讲什么话,当时刚好进入到夏秋之间他就带黄庭坚去看桂花树,桂花树也叫木樨,古代叫木樨树也称为叫桂花树,桂花的香隐隐的香味,大家都闻到香味, 晦堂禅师他就问黄庭坚说:你闻到什么,闻到木樨香,闻到桂花香,接下来晦堂禅师说能闻的人是谁,当下黄庭坚痛哭流涕跪下顶礼。黄庭坚开悟了,能闻的是谁,当然是我,那个是我鼻子能闻,这个是我的六根,六根门前发光动地,禅宗时常用这句话,为什么六根能起作用,因为有一个佛性,你没有回归自性,自性是众生本具,是我们迷不知道而已,那个让你有觉受,你只停留觉受香跟不香,好跟坏的当下这个叫做妄心叫攀缘心,妄心的当下全妄即真,它的真性是菩提性,就是众生本具的圆觉自性,黄庭坚一回头开悟了,我跟你讲大道至简,可是为什么要讲那么久,第一个:很多人不信,因为完全在相上做文章。第二个:即使信,信的不真,信的不够深信,他没有保任住,记得我之前在讲过,终日圆觉就是我们每天都跟圆觉在一起,傅大士说他天天陪你睡觉,你起来它就陪你起来,你讲话它都陪你,所有起心动念全部都是跟你在一起,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这个叫凡夫,因为你不知道圆觉,你没有回头过,本自圆觉你不知道,可是我已经知道圆觉,还未极圆觉还没有到圆满这个叫菩萨。你本具圆觉 ,你保认住圆觉,连保任的保任也放下这个称为叫佛,它就三个阶段,当我们了解到这些,黄庭坚开悟了,为什么他回头了,回头也是一个表达就是回归本心它是本具。

第二个公案:是出家人对出家人,这是禅的公案,两个大禅师的公案你们再听听看,六祖时代对南岳怀让说你这个徒弟不得了,你是一个大根器者大彻大悟可以传我的法,你的徒弟更是弘扬心法的大禅师, 才有一句话马踏天下,六祖坛经讲到他这位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以怀让禅师为师,他当然也是要求得开悟, 他天天用功, 那边禅坐,长坐不卧,怀让禅师就故意在他禅座旁边拿着瓦去磨,发出了磨瓦的声音,马祖道一听到他师父天天这么做,他就问你磨这个干什么?当然他觉得有打扰到我打坐,他就讲我要把瓦磨成镜子,他说瓦怎么可以磨成镜子,你看这机锋很利,他就马上讲你打坐怎么可以成佛,马祖道一是这样开悟的。大道至简是看你的根器,有些话两三句他就开悟,可是有些执迷不悟,累劫没有办法开悟,六祖才会讲悟则刹那间,可是迷经千百劫就在这个,有时候你会去想,悟则刹那间,好像开悟很容易,你知道为什么很容易,因为众生本悟这个才是重点,这叫回归家乡,回归真心本性,你去想当你不执着这个身体,它是假的是让我用的,它真的是可以用的,可是不是我,我的想法也是六尘缘影产生出来的感觉觉受以后你的二元对立的批判,它不是真的我,你把身心都放下,最后剩下那一个,还有一个最后那个当然要放下,可是真的存在那个,那个叫什么就是我们的自性,就是那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那个很难用言语表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