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圆觉经说什么 > 第71章 如幻三昧

第71章 如幻三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圆觉经说什么!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从文字上各位已经有见解了,可是我要再说明文殊普贤菩萨这两位是顿修顿悟,为什么是顿?你了解觉即了是在了,这个了是在知,我们在复习佛陀跟文殊菩萨讲什么,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文殊菩萨重点在知,知什么?知是空华,一切的身跟心全部都是空华,当你了这个全部都了,非作故无不是我怎么修行修到身心世界的一切全部都是空华,你不修行它也是空华,我没有修行也不知道什么叫修行甚至连宗教观念都没有,你眼睛看到的物,为什么眼睛能看?因为你有一个眼根,那个眼根是怎么来的,是佛性变成本心以后所具备的六根,你说怎么来的?不用问了法尔如是,再问下去变成研究了,我们的心本来就深具六根,这个六根叫胜义根,楞严就在探讨这个可是最后还是回归圆觉这个叫胜义根,我们的根有两个根一个叫胜义根,要透过眼球才能看出去叫做浮尘根,这楞严经的翻译实在是太棒太好了,这个都是语言文字。胜义根第一义,胜义的意思就不用解释它是心本来具备的,人死后没有胜义根了。浮尘根是什么?眼球叫浮尘根,耳朵叫浮尘根,鼻子叫浮尘根我们所讲的器官,你有胜义根也要浮尘根,不然怎么看到外面,所以要有胜义根与浮尘根,可是没有胜义根浮沉根没有用,比如一个人死掉了,他浮尘根还在可是胜义根没有了他也看不到东西,只有有胜义根在配合了浮尘根他才见到万物,那请问比如浮尘根坏掉,有胜义根能不能看到万物?也可以。他浮尘根坏掉比如像瞎子,他也可以看到东西,眼睛闭起来看到黑暗,也会变也会变动,你可以用你的意识去让浮尘根虽然不能看到外面,它也可以浮现出影像,比如我们有个耳根,加上我们有胜义根的耳朵,耳朵有耳膜听到声音,可是重听的人甚至聋子,聋子有没有听到声音?有嗡嗡嗡声音,不然各位把耳朵遮起来不是还有声音吗?这个声音跟一般浮尘跟所谓正常的人不一样,不一样也是听到东西。瞎子也是有看到东西, 不管他的浮尘根有没有正常,只要胜义根存在一定会现出影像来,佛法跟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没有息息相观的不是佛法,你能力所及的全部都是外道,比如有人跟你讲你修这个我能飞,我能知道过去知道未来又怎么样,佛法是在你身心,就是因为有佛性身心可触及的才叫做佛法,离开那个不是你能力范围的全部都叫外道。因为你做不到所以一直想追求那个,你才会敬仰对方,他怎么知道我前天的事,他怎么知道我去年的事,你当鬼就会知道那叫鬼通,这个人怎么会飞,你当鸟就会飞,这个是随类各应,圆觉的净圆觉心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我们那个圆觉的自性,你现在什么样世界的那个身心,你就变成那个习惯,比如说圆觉自性入狗类,它的嗅觉一定灵敏。随类各应当狗就会灵敏,你现在修什么灵敏,我现在修行修到嗅觉很灵敏,养一条狗不是更好何必花时间去修。可是我们人类凡夫是这样子,在你自己的知识范围内你做不到的别人做的到你就很敬仰他。现在佛陀告诉我们的绝对做的,才叫做真正的大觉悟者,为什么我们做得到?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成佛是我们今天迷而已。

各位了解透过浮尘胜义根这两者,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对着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影像没有例外,当我们知道全部都是影像,圆觉经写的非常好把它举例,用两个文字举例两个字叫空华,空中本来无华,镜中本来无相。各位这可以体悟了,体悟到空中本来无华,你要知道空中本来无花,所以你看到的空中花是你眼睛有毛病。是举例空中本来无华,既然空中本来无华,这个是让你知而不是叫你去找花去灭花,如果你还有个灭就是头上安头,空中本无花,它本来就没有,既然本来就没有何必灭,这是佛跟文殊菩萨讲的,文殊菩萨是七佛老师,他也告诉未成佛的人讲这番话,他不只是七佛的老师也是所有佛的老师,凡是你要成佛一定要知道这个,这个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对文殊菩萨这么讲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什么叫本性无故,真心本性现出来的相全部都是虚幻的,不是因为你有修行才知道他是虚幻,而是本来就虚幻是我们不知而已。什么叫修行?要让我们知,这个人才叫做真正的修行人,不管你要闭关还是你要持咒念佛各个法门随便你,包括三十七助道品全部都是法门,为什么能够清净?当你知道真心本性现出来的一切全部都是虚幻的,所有的法门全部清净,所有的法门你全部修过,不是要一个一个来修这是对文殊菩萨讲的。

对普贤菩萨讲的也是跟文殊智一样。普贤行等于文殊智所以解行不二,不二法才叫佛法。直接讲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不需要什么方便,你修的法全部都是方便法,知道这个最重要,体悟这个最重要,了解这个才是重点,空花就是幻,知道幻就知道离了,知道幻可是离不了,你还不知道它是幻,知道它是幻怎么会离不了,很多人学佛会这样,法师你讲的理论我都知道,可是我做不到,坦白跟你讲这就是佛讲的理论,他还不知道所以他才做不到,我明明知道是影子,你每天还跟影子对话,还拿东西给影子吃,影子我怕你会饿来吃点东西,影子你今天心情好不好,你还跟它对话,你还不知道它叫影子,你知道是影子,影子就是影子,影子随行就让它随行不要灭影子,你走出来影子跟你出来, 不要来修一个法把影子灭掉,知幻即离就这样子,不作方便,不要用什么方便来灭它,离幻即觉,你知道离,离到无所离,没有东西让你离,本来影子是假的,无所离叫悟无生,花开见佛悟无生,我知道他是假的叫悟无生,没有一样是真的叫悟无生,无生没有一样是真的,各位你能够这样子明心见性了,真的是这样子。

我为什么要拿出经典来讲,我这么微小讲出来的话一定很多人批判,因为这个叫世间,所以各位我算是很聪明的人,我拿着佛经来为各位作证,你能诽谤我,你不敢诽谤佛陀,当然你也该敢那是你的事,可是一般人不敢因为你是佛教徒,就像基督教徒我诽谤耶稣没有这样子,除非你不是基督徒,可是听佛法的你对佛陀一定尊敬,你不尊敬他怎么说你是佛教徒,我跟你讲不管是什么教徒对于圣者都应该尊敬,我们对耶稣也尊敬,对老子也尊敬,对孔子也尊敬,因为是讲不同的角度进来,你说儒家思想不见性,大学中庸是见性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还是要回归自性,大学也是一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无所得就是我们的本心,得无所得就心经讲着以无所得故,无智亦无得才是真得,有所得的是假得。什么叫无所得,本来就得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这个给我们很大的鼓励鼓舞,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字知,这是圆觉经的重点,十二位菩萨的最后十位都是绕着知在讲,可是因为太直接了,既然普眼菩萨问渐次法,佛陀就讲渐次法给你听,渐次法的目的还是要回归知,空华就是幻所以文殊跟普贤普菩萨所讲的都在知跟幻而已,这个才是般若部的主轴这个才叫做无为法。

金刚经告诉我们什么叫贤圣,金刚经对贤跟圣它是有很严格的定义,是知无为法才叫贤圣,你入有为法这个是世间上所讲的圣人跟贤人,如果站在佛法的角度叫好人好事,可是站在圆觉自性的实相里面他都还没有资格称为贤跟圣,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重点在无为法,无为法就是我们的本心,为什么我要请各位谛听,当你入法界的时候当下是无为法,你有批判的时候,那是有为法是意识心,无为法是没有批判没有能没有所,它只有听只有了知,普眼菩萨他何尝不知道,可是他在演一出戏给我们看,他就问佛陀你讲的实相我们清楚,可是一般人不是上上根器者,你跟他讲这个他还不相信还没有办法做到,你能不能跟我们讲渐次法,普眼菩萨说我知道没有渐次可是你讲渐次,你能不能讲方便法,因为没有方便可是请你讲方便,因为普贤菩萨佛陀先告诉他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辈子能听到圆觉,还是用金刚经那句话此人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在无量诸我所诸善根,圆觉太难得了,宗密大师华严五祖看到圆觉以后,我学禅之人又进入到华严世界,圆觉就是华严,用圆觉来解释华严,再用华严来解释圆觉,这位宗密大师就以他的老师澄观大师的三圣圆融观来解释圆觉,这个实在是太殊胜了唯有佛与佛方知究竟,你说佛与佛方知究竟,我又不是佛,各位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就是佛,金刚经讲勇敢承担,这个你不承担大乘经典没有办法入,你就永远会在六道轮回里面了无出期,顶多是求一些福报,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待来生不如意,证道歌里面告诉我们,学佛就是要了生死,你有没有看到圆觉经有好几次一直讲末世众生,提醒我们最后一次不是死掉后最后一次,是现在当下就最后一次,你说最后一次我现在听着当下是,回去又没有了,没有没关系每一次都是最后一次总有一次等到你,因为你每次都最后一次一定有一次会等到你,只要各位谛听现在我们是受绑于习性,什么习性?不相信圆觉自性的习性,我们的习性一直不敢承认我们是佛,既然不敢承认我们是佛,所以用意识心去攀缘外在的相才造成我们的痛苦,当你回归本心的时候回归法界的时候,六根还是要用,六尘还是要对,可是六根对六尘出现的一切全部都是影像这事情就解决了。为什么事情解决了,你知道它是影像既然知道影像你就要离了,普贤菩萨那段话不是就圆满了吗,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觉心佛性就来了,佛性本来就存在是我们把它盖住而已,被着相的攀缘心盖住。事情解决了保任住佛性,日常生活要怎么过?不用消极也不用太积极,尽人事听天命这叫随缘,你现在扮演什么角色就好好扮演就好,当你在随缘的时候,你的真心本性现出,随缘就随着因果全部都是虚幻,只要不被虚幻的相来束缚你,我告诉你这个叫做了脱因果,不是你没有承受因果,因果你照样承受可是不受因果的干扰,我恭喜你就是佛菩萨。

佛陀一生有没有在这因果里面?有啊。他碰到提婆达多就是因果,这因果来干什么?从世间法的角度提婆达多来害他的,而且每一次都要他的命,你去看提婆达多跟阿者世王子两个人结合要干什么?要害死阿者世王子的爸爸,他怂恿他政变以后再拜他为国师,他就成为这个佛教僧团的领袖再来排斥释迦牟尼佛,而且不只是排斥,他跟他有血缘观系他是他堂弟,每一件事情都是要刀刀毙命要让佛陀死掉,用大石头来压他、用狂象要来压死他,佛陀还是在庞大的因果业力之中,你不要以为他是佛陀天天过着世间法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可是对佛陀而言他真的过着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因为他身受心不受,他以无所受受诸受入三昧。他是恒常入三昧这个叫楞严大定,因为他入本心,本心没有离开我们,各位要这样子学习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不是我去供养佛陀,佛陀到现在只是一个形象,把它塑造而来供养水果,供养香供养水,佛陀怎么稀罕你这个,当然这个是表徵有它的表法,供养果代表我要成果跟佛陀一样我要证果,用一个水果来告诉自己是这个意思,供养水,水是什么?上善若水,水是随缘的它一切平等,我要学习佛陀的平等心所以供水,香是什么?一切香是心香,我用我的本心来供养这个叫心香,如果你懂得再加上这世间法一切才会圆满,不然你会着这个相。

佛陀说你要听渐次,就讲渐次给你听,仔细听以下的这一段其实是在楞严经里面有诠释这一段,各位我一直讲你圆觉能懂看楞严像看白话文,可是楞严有一个重点,楞严它是房融,房融这位宰相退休了以后译笔的,文字是他写的,古代科举制度能当到宰相,这个人文学造诣学问一定非常高这个不要怀疑,中国古代在科举制度里面只要中进士,你说那个人中进士学问不知道好不好,人家中进士还问人家学问好不好,比如一个人得到诺贝尔奖,去看看这诺贝尔奖得主学问好不好,得诺贝尔奖你还问学问好不好是同样的道理。房融是宰相他主导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的主导者,那一科进士考试所有考上的全部都叫我老师,他们就是我的门生,我没有教过他,可是这一科我是主考官的全部都是我的门生,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子,你看房融的学问好不好?当然好。楞严经的文学造诣很高,你了解法义可是为什么看不懂?因为它文字太美太艰深了要变白话都很难,除了楞严经这样以外还有一些经典,像鸠摩罗什翻译的就很平白,那个平白里面法义不好懂,还有一个论述那个论述即使你法义很懂,你看它的文字很艰深很深入,就是贤所国书写的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没人讲要契入很难,它已经把大乘经典的实相讲的很清楚了,这种渐次法就是楞严经的所谓楞严,楞严就是大定,大定没有出入,首楞严是没有出入的就是我们的本心,本心没有出入叫楞严三摩提,如果用圆觉经来讲的话前面已经有了叫如幻三昧,三昧就是三摩提,我们念咒语一定会念到三昧,三昧翻译中文也可以翻译成叫三摩提这在讲假空中,原来这个讲的跟天台法要很雷同,我才跟你讲一经通万经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