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叔重返1993 > 第80章 启动生产基地

第80章 启动生产基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叔重返1993!

8月1日,星期一。

胡杨起了个大早,前往一店视察。

供货商们在小巷口的后厨门口轮流交货,库管刘娟和郑晓拿着本子在监称,每天监称的除了库管,还有一个轮值的管理人员。

一个供货商提了一大塑料袋毛肚放到磅秤上,却被刘娟提了下来,用手指在塑料口袋下面扯了个小洞,水漏完了才放上秤。

“老贺,你老这样下次就别送了。”刘娟很不客气的说道。

“毛肚本来就这样,哪能没水呢。”老贺狡辩道。

“有点水很正常,但这漏出来的起码有半斤水,你说怎么回事?”刘娟严厉的质问。

“好好好,下次我一定注意!”老贺认怂了。

胡杨从远处走了过去,给刘娟两人打了招呼,也在一边饶有兴趣的看着。

几筐鱼头抬上了磅秤,刘娟弯腰伸手在塑料筐里翻了翻,从筐底拿了一个鱼头,用指甲撬开鱼鳃,认真的看了看又丢了回去。

“刘姐,你放心好了,每天的鱼头都是四五点才宰的,新鲜着呢,下锅都还能动!”

送货的中年人话音刚落,有个鱼头的嘴巴和腮盖就微微动了两下。

“保持下去,我们每月要评优秀供货商,希望第一次就有你。”刘娟鼓励道。

“嘿嘿,刘姐,评上了有啥好处?”

“叶总给你发奖金!”

叶总就是店长叶剑,因为每一个分店都必须工商注册为公司,所以店长也由胡杨改称为店总经理。

收完货之后,胡杨和刘娟一边去库房,一边问道:“嫂子,腿现在怎么样?”

“谢谢胡总,你看!”说完刘娟原地轻轻蹦了两下。

“小宇那边呢?”

“他现在放假,他王叔安排他在厨房帮忙。”

胡杨进了后院库房,一排排铁货架整整齐齐,地上也没有垃圾,房角还养了一只黄白猫。

“平房老鼠太多了,下鼠药吧,又怕不安全,养了这只猫好多了!”

刘娟在一旁解释道。

胡杨心里却想,要是所有的基层管理人员都能像刘娟这样,企业何愁不兴旺发达,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早上吃早餐的人并不多,服务员和厨师只来了一小半,大部分都在睡懒觉,哎,年轻人啊,总是睡不醒。

九点,服务员和后厨的早会开始,各站在店门外一侧,今天轮值的大堂经理是郑晓,小伙子短袖白衬衣黑色西裤黑皮鞋,精神抖擞,中气十足,员工点到,一个不缺。

胡杨转过去看后厨人员,王海上午一般休息,因为深夜加班,所以是店里的后堂副理在主持,厨师们白色短袖厨师服,带着高高的白帽子,腰板挺直,颇有些王海的气质。

上午,胡杨去了叶剑办公室,查看了7月份的营收数据,汇总分析还没出来,但已经超过了胡杨的预期,22天实现90.2万,平均每天4.1万,在当下这个人均收入水平下,应该是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预估税前净利在27万左右。

其实餐饮项目的经营,净利润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现金流,没有应收款,只有应付款,供货商的钱目前是半月结一次,大宗供货还要缴纳保证金,所以公司的账上现金非常充足,现金充足就意味着可以干更多的事。

到了财务室,温雪和胡晓华都在,账上可用现金达到了70多万,当然,员工工资还没发放,可以启动基地建设了。

现在公司这边保安有队长和副队长管着,只有袁志强比较闲,那就一起去落实基地问题吧。

这次,胡杨没有漫无目的的到处乱撞,考虑到未来各区的规划,决定就把基地落到火锅店所在的武侯区,因为有两个镇是未来的工业基地。

胡杨打通了赵秘书电话,汇报了要建设火锅原料生产基地的想法,因为目前处于发展期,资金可能不足,所以打算租赁一个厂区改建后投产。赵秘书沉吟片刻,指出可以找区里立项,申请专项贷款,启动建设,并让他与区里进行联系。

在赵秘书的协调沟通下,胡杨和袁志强与区里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曹处长进行了会面,这时代还没成立招商局,但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这个时代,招商引资项目不管在哪个区县都很受欢迎。

第一次见面沟通,胡杨没有书面的计划书,只是口头陈述了项目概况,占地30亩,总投资5千万元,一二期工程建成后,绿色有机食品年产能可达5千吨,产值可达2个亿,基地会建设成为集生产,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投资额、产能和产值这些数据当然都是瞎编的,但未来几年肯定能实现,也不算是吹牛,反正二期工程也是两年以后的事情。

但概念多啊,这可不是普通的食品加工厂,是绿色有机食品,天然环保无污染,仅这个概念,就已经领先了时代10年。

胡杨虽然没钱,但知道对方想听什么,想要什么。改革开放多少年了,谁不想自己辖区有几个牛逼的企业,概念和产值全部对胃口,搞好了,负责同志不但有政绩还有奖励。

一通瞎吹,曹处长越听心里越高兴,鱼头王火爆锦城他当然知道,自己还去吃过,于是赶紧带着两位老板去见分管的魏副区长。

魏区长认真听取了胡董事长关于五年全国千家连锁店、建立全国最大的绿色环保火锅原料生产基地的汇报后,代表区政府表示热忱地欢迎。

九十年代,发展才是硬道理,Gdp才是硬指标啊!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侃侃而谈,魏区长当然知道对方不是江湖骗子,那可是赵秘书亲自介绍的,还能有什么问题?不就两三百万的项目贷款吗?小事一桩。

最后双方交换了名片,分别的时候,魏区长双手紧握年轻同志的手,诚恳地说道:“欢迎鱼头王火锅生产基地落户本区,项目由曹处长具体跟进,有什么困难找政府!”

袁志强全程见识了这位年轻人的忽悠能力,心里也佩服万分,原以为是个小老板,没想到是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啊!刘娟和小宇,以后就托付给你老人家了!

下一步,胡杨才不会自个来写这些八股文章,前世搞这样的项目计划书太多了,一整就是几百页,数据可以编,但关键是要一环扣一环,逻辑上没有毛病,可不是张嘴就来,这项目政府是要立项的,不然哪有补贴、政策优惠和银行贷款呢?不错,这项目可不能指望自己那点资金,得拿项目贷款买土地,修了厂房宿舍再抵押贷款,最后才能把项目做成。

所以,马上要招一批人来做这个事情,这里面的事儿太多了,一两个人搞不定的。

(求五星好评,谢谢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