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综影视岁月如歌 > 第182章 宁安如梦—姜雪蕙10

第182章 宁安如梦—姜雪蕙10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综影视岁月如歌!

冬日的阳光,总是和煦的,没有夏日那般灼人,搬出躺椅,放在阳光普照的廊下,窝上去,手捧一杯清茶,当然若是手里的奏报能换成一本闲书,抛开一切琐事,去尽情享受惬意的时光,那该有多好!

少焉,婉娘突然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京城姜家过几日就会派人来接我进京。

想到京城姜家,我心底情不自禁地涌起一阵酸涩。

或许之前我执意要回通州的决定伤透了孟氏的心,以至于多年以来,她从不曾给我寄过一封信,稍过只言片语,就连与姜伯游之间的联系,亦是渐行渐远渐无书。

几年间,除去必要的节礼和问候,连一封多余的信都没有,我可不相信他们会突然想起我。

经过我再三询问,婉娘终于支支吾吾地告诉我,前几日她往京中递了一封信,言辞恳切,请求孟氏为我寻一门好亲事。

闻言,我眯了眯眼,脸上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问道:“婉娘,这个主意是谁给你出的?嗯?”

可能是我的话中多少带了些冷意,竟将婉娘吓得一哆嗦,随后结结巴巴地说:“云…云姑!”

云姑此人我知道,与婉娘一样是瘦马出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年轻时,不甘委身于一个老头子,便想爬府里少主子的床,被老夫人发现直接赏了板子撵出去,之后生活潦倒,困苦不堪。若非婉娘偶然遇到并救下她,只怕她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只是云姑此人,只可共苦,不能同甘。若婉娘在那个逼仄的庄子上,凄苦地度过余生,或许两人还能成就一段佳话,互相引为知己,一生相依相持。只可惜,这辈子我早早地将婉娘接到府城,让她过上了老封君的生活,自然也让云姑感到了心里不平衡。

几年前,婉娘在府中那般折腾,甚至给我一个十岁的孩子,灌输所谓的女人成功法典,就是出自云姑的手笔。我将婉娘带去游历,便是想要躲开云姑的洗脑,没想到一时忙碌,竟然忘了处理这个人,让她钻了空子来蛊惑婉娘!

她的目的,我大概也能猜到,无非就是想支走我,婉娘是个傻的,对她百依百顺,到时府里的一切还不都是听她的。

呵,给她吃喝不算,还惯得她居然敢张那么大的嘴,当真是贪得无厌!这满肚子的心眼,单瞅着我们一家祸祸。要不说,斗米恩升米仇,古人诚不我欺欤!

我瞥了一眼站在门外的云姑,不动声色继续问道:“老姜派了谁来接我?”

婉娘讨好地笑了笑,说:“信中只说是一位同僚,具体是谁,也没详细说,不过你爹说了,他的这位同僚人品贵重,乃京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来江南是为了公事,如今也要回京都,所以你爹便拜托他,回京路上多多照拂于你!”

我低头沉思片刻,老姜对这位同僚如此推崇,委实让人惊讶!想必那人身份应该不简单,若果真是这样,回京途中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老姜啊老姜,你不会是给我找了个大麻烦吧?

随即,我冷笑道:“他的这位同僚,连身份都不肯透露,别不是什么见不得的人吧?老姜真是的,那人是好是坏都不让人知晓,也不怕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

婉娘听后,忽地“唉呦!”了一声,拍了一下手,便兴致勃勃地说:“你爹在信中说,此人年轻有为,乃当朝有名的才俊,年少时,聪睿俊朗,颇有才名,成年后,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精,下笔成章,文不加点,常有佳作问世……”

“哎,停停停!”见她还要滔滔不绝地夸下去,我只好开口打断她,“老姜就没说点别的?”

“哦,我想起来了,老爷还给你写了一封信,我这就去拿!”婉娘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转身风风火火地跑出房门。

见婉娘走远,我慢慢踱步到云姑跟前,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云袖,淡淡道:“听说是你给婉娘出了主意,让我回京的?”

“惠姐儿,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婉娘为了你的婚事,可谓是殚精竭虑,夜不得寐,寝食难安,再这样下去,我都担心她身体会受不住!蕙丫头,你可别不识好歹,伤了婉娘的心啊!”

云姑脸上堆满了笑容,说的话却不甚中听,尤其是眼里那深深的嫉恨之色,都快要溢出来了,真是毁了一张姣好的面容。

“你是为了婉娘,还是为了你自己,你心里清楚,我亦明白。咱们明人就不要再说暗话了,省的膈应!”

我浅浅一笑,定定地凝望着她,只见她脸上渐渐挂不住笑容,只剩下满脸的阴沉之色,眼里更是透着一股恨意。

我伸手定住了她的身子,拍了拍她的脸,冷嗤道:“这才是你的真面目吧?一个被嫉妒、被世俗染得黑透了的女人,瞧瞧这张充满了恨意的脸,简直令人作呕!”

说罢,我朝身后打了个手势,立时便有两人从天而降,刹那间,云姑就被手脚麻利的暗卫给堵了嘴拖走了。

不一会儿,婉娘带着一封信回来了,我打开一看,果然是老姜的笔迹。

“咦,云姑呢?”婉娘环顾四周,没看见云姑的身影,于是开口问道。

“哦,云姑啊,她刚才说想要回老家,当面辞行又怕你伤心,所以就直接走了!”我快速浏览着信件,头也不抬地回道。

“唉,真是的,就算再如何伤心,也该见一面再走啊!”婉娘失落地低下头,回房独自伤心去了。

我抬头望着她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姜在信中隐晦提到,那个与我一同回京之人,乃当今心腹,来自金陵谢家,并嘱咐我路上多加小心,最好赶到年前回家,这样一家人还可以一起吃顿团圆饭!

看到这,我不由吐槽:算他还有点良心,知道提醒一句,否则,等回了京城,我一定闹他个人仰马翻!

放眼天下,谁人不知,金陵谢氏谢危去年孤身一人秘密入京,辅佐当今,也就是当时的三皇子沈琅登上帝位,之后更是被加封为太子少师,一时间风头无两,君臣之谊一度被传为佳话。

所以,过两天来接我的人不会就是这位太子少师谢危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