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 > 第15章 土豆是生命

第15章 土豆是生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

后金入侵将成为常态,想要多久去抢夺大明,就要花费多久!

大明根本无法阻止他们!

也没有人敢干涉!

“此次战事,多亏了范先生的智谋。”皇太极淡淡地说。

他所提到的范先生,当然指的是范文程!

范文程原本是大明的成员,但他选择归附后金,多次为后金出谋划策,取得了卓越的战绩,因此深受皇太极的信任。

这也引发了多铎、多尔衮等人的一片赞誉。

范文程自然会保持谦逊,不敢自夸。

就在这时,皇太极的亲信军队突然匆匆进入大殿,高声报告:“大汗,我们从伪明方面收到了秘密报告!”

皇太极的眼睛瞬间睁大,说:“交上来!”

亲信军队毫不犹豫地递上了密报。

多尔衮、多铎等人都专注地凝视着。

此时,来自大明的消息很可能是崇祯处决了袁皇太极,皇太极的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变得异常沉闷!

“大哥,发生了什么事?”

多尔衮皱着眉头,满脸疑惑。

“崇祯没有处死袁崇焕!”皇太极沉声道:“不仅如此,他还派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让袁崇焕去河北立下功绩!”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多尔衮等人的脸色微微变了。

“这不是传来的消息,崇祯本来打算将袁崇焕碎尸万段,为何忽然改弦易辙?”范文程也面露凝重之色。

“不得而知!”

皇太极的脸色陷入了极度的尴尬,说:“而且,崇祯还因袁崇焕的事情查出了两名大贪官周延儒和温体仁,搜出了上千万两白银,以充实大明国库!”

“光是袁崇焕一个人已经让我们难以应对。”

“现在要孙承宗代替袁崇焕,那么我们后金还有可能攻破宁夏的防线吗?”

“我害怕我们未来连入侵都变得困难!”多尔衮分析道。

“哼,当初,我就说我们在借道蒙古的时候应该一并铲除袁崇焕和他手下的一万关宁铁骑!”

多铎冷哼一声,目光冰冷地扫向范文程,说:“某些人非要说,如果不杀袁崇焕,就会有人来杀他!”

“现在糟糕了,袁崇焕还活着,孙承宗又回来了!”

“大明已经吸取了上一次我们借道蒙古的教训,必定会在喜峰口一线加强防御。如果再让袁崇焕镇守河北,组织军务,我们只能硬着头皮攻破宁夏的防线,否则就要和袁崇焕硬碰硬!”

范文程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多铎是在责怪自己,沉思片刻后说:“贝勒,如果当初我们要铲除袁崇焕和他的一万关宁铁骑,你认为需要多少时间?”

“关宁铁骑可不是好对付的,一旦我们被袁崇焕牵制住,大明朝廷再出兵围剿,我们都将身陷囹圄!”

“哼,除了边疆军队,大明又有什么可以用来对抗我们的?”多铎冷笑着说:“我一直认为,汉人不可信,只有我们的八旗才是真正可靠的!”

“你!”范文程气得脸色涨红。

自从他投降后金以来,就连皇太极都一直对他客客气气,但现在多铎居然敢说他是汉奸!

“够了!”

皇太极厉声斥责,说:“多铎,你给我下去,现在大明尚未灭亡,你就想内斗不成?”

多铎脸色铁青,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

皇太极转向范文程,脸上的表情缓和,说:“范先生,你认为是否还有机会离间大明的君臣关系?”

“没有机会。”

范文程微微摇头。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唯有积蓄实力,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京城。

皇宫。

崇祯一整天都在审阅奏折,看着天色逐渐昏暗,他疲惫地来到坤宁宫,与周皇后和朱慈烺一同进餐。

【今天的崇祯看起来有些疲惫啊!】

朱慈烺看着那位面容疲倦,还带着双重黑眼圈的崇祯,心中默默感叹。

【算了,以后少批评崇祯吧,他也可怜,累得要死,却无法拯救他所珍视的大明。】

这些想法都在崇祯的脑海中回响,他感到非常疲惫,已经不想与朱慈烺争吵。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粮食!

即使有钱,也无法购买足够的粮食,这实在让人气愤不已!

旁边的朱慈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美食,桌上的菜肴香气扑鼻。

不得不赞叹,明朝的美食种类丰富多样,看上去也相当诱人。

“哎呀!”

“这是肉丸子吗?”

“尝起来味道有些奇怪。”

朱慈烺夹起一个丸子,咀嚼了一会儿,皱起了眉头,这个味道似曾相识!

“烺儿,这次的土豆刚从陕西进贡来,如果你喜欢,可以多吃点。”

周皇后温柔地为朱慈烺夹了一个。

【天哪!】

【马铃薯!】

朱慈烺大吃一惊!

他吃着味道熟悉,但又不寻常的食物。

这种土豆丸子,他从未尝过。

此时,崇祯听到陕西两个字,不由地叹了口气,说:“大臣,陕西目前灾情严重,告诉杨鹤,今后不要再送这些东西来。”

“我的百姓正在饥饿,我怎么能心安地享受这个马铃薯呢?”

崇祯放下筷子,没有再进餐。

“皇上,体恤百姓是一种福泽,愿皇上身体安康。”王承恩安慰道。

“陛下,是妾的不是,不应提起陕西……”

周皇后感到内疚地说。

崇祯正要回应,突然听到了朱慈烺的心声。

【哎呀,崇祯啊崇祯,你真是坐拥黄金山不知如何开采啊!】

【这个土豆真是宝贝,易种植,几乎不挑土壤,不育土地也能亩产三千斤,优质土地更可能亩产六千斤!】

【如果大明早早推广这个,崇祯朝代也不会饱受灾民之苦!】

朱慈烺心中充满了抱怨。

什么!

马铃薯竟然能达到亩产六千斤!

崇祯震惊不已!

要知道,那个时代大明只有两种主要的农作物。

一种是水稻,在南方亩产平均不到五百斤!

北方的小麦更低,亩产平均只有两三百斤左右!

如果马铃薯真能达到朱慈烺所说的亩产三到六千斤!

那将是多么恐怖的数据!

这时候大明是否还会缺粮食?

崇祯都不敢想象!

这是十倍的差距!

大明将获救!

陕西的灾情或许也将有所好转!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陕西的贼寇将失去生存基础!

“马铃薯,番薯!”

崇祯迅速将这两种作物牢记在心。

马铃薯已经作为贡品在宫中出现!

至于番薯,他需要了解更多。

想到这里,崇祯哪有心思再吃饭,向周皇后告别后匆匆离开。

在他离开的时候,他随手带走了朱慈烺夹的土豆。

“烺儿,你还是尝尝其他的菜吧!”

“这个……我要了!”

说完,崇祯双手捧着盘子匆匆离开,王承恩跟在他后面。

周皇后和朱慈烺都感到非常困惑。

【天哪,崇祯是皇帝,吃饭还打包带走吗?】

周皇后看着自己的丈夫,一边端着盘子匆匆离去,感到非常奇怪,但随后她又感到心疼。

崇祯急于处理朝政,匆忙离开了,还把朱慈烺夹的土豆带走了。 “皇上,皇上,您要去哪里?慢点走,小心门槛。”

王承恩小跑着跟在崇祯身后,试图帮他端盘子。

“不要碰!”

崇祯急忙大声说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大明的国家命脉!”

“谁敢触碰,我就杀了谁!”

王承恩和周围的太监、宫女都吓呆了。

这……

皇帝是否疯了?

这不过是一盘进贡的马铃薯丸子……

怎么可能牵扯到国家命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