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七五,从村长到官运亨通 > 第208章

第208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七五,从村长到官运亨通!

“你这话说得,我作为供销社主任,采购销售都是我的职责,我能不了解吗?”

李飞说道。

“哈哈,李主任莫怪莫怪,既然已经聊的差不多了,我就先回去了,半个月没回家了,回家看看我家的小猴子。”

陆桢说完便起身了。

“行,归家心切,我就不强留你了,等过两天我下来咱们再吃酒。”

李飞也是经常出差,思念的最多的就是家中娇妻幼儿,外面再好的花花世界,还是不如家中的老婆孩子来得重要。

从供销社出来以后,陆桢归心似箭,路过乡镇府都没有停车,直接回去了。

“妈,我回来了。”

刚进门,就看到丈母娘陆芳华在洗衣服,儿子陆奕行在编织的大竹篮中玩耍。

“小陆回来了啊,出差累不累,进屋歇会儿吧。”

陆芳华见到陆桢回来,连忙放下手里的衣服去接过陆桢手里的行李。

“不用妈,我昨晚在省里休息的,精神好着呢,我先去把行李放下。”

陆桢本来想先抱抱儿子的,可是陆芳华手都伸过来要接行李,陆桢哪儿能让丈母娘干啊。

“儿子,想爸爸了没有。”

陆桢放下行李以后,拿了个拨浪鼓便抱起了在竹篮中爬行的陆奕行。

“呜呜呜”

陆奕行被陆桢抱起来,便大声的哭了起来。

“嘿,小崽子还认生啊。”

看着嚎啕大哭的陆奕行,陆桢尴尬的摸了摸鼻头。

“奕行刚开始学翻话,半个月没见你了,自然有些认生。”

陆芳华过来抱住陆奕行,对陆桢说道。

“小星乖乖,这是爸爸呀,爸爸回来了。”

小星是陆奕行的小名,在陆芳华的安抚下,陆奕行总算是不哭了,这才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陆桢。

“粑粑”

陆奕行刚刚会喊人,说话有些口齿不清。

“诶,乖儿子,快来爸爸抱抱。”

小脑袋脑容量也不大,外婆说是爸爸,那就是爸爸,反正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懂。

“你看这是爸爸在燕京给你带回来的拨浪鼓,好玩吗?”

拨浪鼓在陆桢手里摇的咚咚响,陆奕行没有哭的时候,这才将兴趣转移到了拨浪鼓上,伸出肥嘟嘟的小手,握住拨浪鼓的把手就开始使劲的摇晃。

“咚咚咚”的声响在陆奕行手中响起,抖得陆奕行咯咯的笑着。

“走,我们去接妈妈下班回来吃饭饭啦。”

小学还没修好,田芷柔还在莲花村小学教书,现在去正好能赶上接她。

陆桢抱着陆奕行走在路上,回家吃饭的村民纷纷的喊着陆桢,要拉他去他们家吃饭。

来到小学门口的时候刚好小学放学了。

“老公。”

看到陆桢带着陆奕行在门口,田芷柔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急忙冲出来抱着陆桢,一脸幸福的看着他。

“走,回家吃饭。”

陆桢一只手拍了拍田芷柔的后背说道。

一家三口,陆桢抱着孩子,田芷柔挽着陆桢的胳膊,就这么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要是再有夕阳倒射影子,或许那更像一幅画。

“老公,这次回来还出差吗?”

田芷柔问道。

“短时间不会出去了,今年的事情有点多了,不过又要开始忙了。”

陆桢满含歉意的眼神看着田芷柔,现在忙起来了,陪田芷柔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好像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结果一样。

从到家到第二天早上,陆桢哪里都没去,格外的珍惜能够陪着家人的日子,第二天一早,陆桢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忙碌。

“各个公社的进度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乡里帮忙解决的?”

陆桢看着下面坐着的各个公社的书记区长问道。

“书记,我们红旗公社没有问题,养殖基地也快接近尾声了,算上兔笼等工作,下个月我们应该就可以投产了。”

红旗公社的刘书记说道。

一圈汇报下来,进度最慢的是工农,挖鱼塘需要的时间不短。

“嗯,你们说的情况我也大致清楚了,现在最困难的就是工农这边的情况,这样,双碑和红旗也快完成了,等春耕结束,留下养殖场的人员以外,其余人都去帮忙吧,尽快的把建设搞起来。”

陆桢说道。

“好的,书记。”

“书记,您吩咐的通知人去上学的事情,我们也安排妥当了,每家每户我们都通知到位了。”

宣传部的在这十几天也是跑断了腿,根据人口登记,每家每户,只要有小孩儿的都去通知到位了。

黄山乡的发展还在稳步的进行中,陆桢开完会之后便让王建伟开着车带着他和李又君,去公社查看了,最先前往的就是工农公社。

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挖好了三个二十亩的鱼塘,果然人多还是力量大,办事效率确实快。

“你们怎么没有把蓄水同步进行,完全可以先把这三个鱼塘先养起来啊,你难道还要等着全部修好了以后再开始吗?”

陆桢看着已经挖好的鱼塘,无奈的看着郑书记说道。

“书记,这鱼塘计划的是所有的排水沟连在一起啊,要是先建好了,那剩下的水没地方排啊?”

郑书记说道。

“你可以挖个排水沟,再流回河里啊,等后面全部建好了再改回来啊,这很难吗?”

陆桢疑惑的问道,现在的饲料不像后世那样油加的那么重,对水的污染也没有那么严重,做到回流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只是以后河里的鱼,因为饲料水的原因,只怕再也没有野生鱼的说法了。

“哦,行,那我立马安排人去把水蓄起来。”

郑书记连忙说道。

“对啊,蓄水养殖,和挖鱼塘,都要同步的进行,怎么可能出纰漏呢,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陆桢语重心长的说道。

“哦,好的书记。”

郑书记连忙应道。

随后陆桢又在黄山乡的各大公社转了一圈,时间也到了下午三点,饥肠辘辘的陆桢带着李又君回到乡政府。

“书记,县里来电话,说知青根据意愿,可以自行选择返乡了,若是不愿意返乡的,让我们务必做好安置工作。”

刚吃过饭,宣传科的人便来向陆桢汇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