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诱嫁风云起,清风挽鹿棠 > 第29章 赞美:我夫君比舅舅还好看

第29章 赞美:我夫君比舅舅还好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诱嫁风云起,清风挽鹿棠!

李清风听到人说话,立即抬头,瞬间眉开眼笑:

“舅舅,母亲。”

秦天远捋着胡须,一身玄衣,身姿高大壮硕,看起来五十上下,他见李清风开口便叫他舅舅,立即呵呵笑道:

“我家小清风长大了,舅舅当年只看了你一眼,如今我家小清风竟然都嫁人了?你又没见过舅舅,怎么一眼就认出了?”

“我舅舅长得毕竟是最好看的长辈,否则清风也不会长这么好看。”

“哈哈哈哈……”秦天远哈哈大笑起来道:

“这孩子,外表高冷疏离,实则爽朗热情,是老秦家的后代无疑了。”

“舅舅,我姓李。”李清风冷不丁来一句。

“这……总之有一半血脉是老秦家的不是?”

“这倒是。”李清风笑着回答道。

这时候秦香九笑起来道:“风儿,沉渊令带来了吗?”

“这个?”李清风从袖中取出沉渊令,随即问道:

“这沉渊令,有何用处?”

“鬼兵之主令。”

李清风瞬间把令抛给母亲,像烫着手了一般道:

“咦……烫手。”

“风儿……”秦香九厉声吼道。

李清风赶忙正色道:

“母亲不是说沉渊令是让我到沉渊谷找舅舅的吗?为何舅舅不在沉渊谷?还有怎么这牌子就变成了鬼兵之主令了?”

秦香九道:“此前告诉你的,不过是一个联络你舅舅的方法,此中缘由,让他们告诉你吧。想必饿得不得了了吧,走,母亲帮你做了你喜欢吃的东西,先去吃了再说。”

李清风此时才惊觉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马上道:

“有饭吃,还有故事听,太好了,那赶紧走吧。”

“皮猴……”秦香九宠溺骂道。

李清风边走边道:

“舅舅,那四位比你稍微长得差一点的叔叔,在江湖上把名声传得如此差,便与这故事有关吗?怪不得我见着四位叔叔面善得很。”

亮归鸿不乐意了,赶紧道:

“小家主,刚刚明明都说好看的,怎么这会儿比你舅舅差一点了?”

“亮叔叔,你多虑了,比舅舅差一点,又不是说你们不好看,还是极好看的。”

李清风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

秦天远和秦香九哈哈大笑,往前面走去。

这时风无射冷不丁又问一句:

“小家主,你觉得我们面善?”

李清风故意面露难色,呵呵笑道:

“从一个诡异的角度看,是挺面善的,关键,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

亮归鸿道:

“小家主真会说话,叔叔又开心了。”

“哎……清风一向护短,况且你们又自称叔叔,又自称属下的,短短一会儿功夫,便与清风建立了两层亲密关系,清风总要说点好听的才能笼络住叔叔们的心不是,万一往后有求于叔叔们,靠这层关系,你们总不好意思拒绝清风不是。”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小家主有趣,有趣。”

亮归鸿又道:“往后,有用得着叔叔,尽管说。”

“用得着,用得着,你采的花里面,总有美男子吧?”

众人被她这说辞震住了。

秦香九厉声道:“女儿家,怎的如此孟浪?”

亮归鸿却兴奋道:“小家主这性情,与我投缘得很,男子爱看美人,女子也爱看美人。就是不知道你那新婚夫君……”

李清风小声道:“你见过最美的男子有多美?”

亮归鸿道:“我都在此了,世上哪还有美男子?”

李清风叹了口气道:“那用不上叔叔了,我夫君那可是比舅舅都要好看许多的。”

秦天远眉毛动了一下,秦香九抿嘴偷笑,亮归鸿如遭雷劈,叹口气,一言不发。

秦天远这时侧过头来悠悠道:“舅舅年轻时,也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美男了。”

李清风呵呵笑道:“舅舅,你现在还是你们这一代人的天下第一美男,不过我夫君是晚辈,您就当让让他了,让让他。”

“这也能让?”秦天远心情愉悦,又哈哈大笑起来。

说笑之间便到了一处阁楼,阁楼三层,占地四方,环境幽静,雅致得当。

众人围在一起用膳,李清风实在有些饿,努力保持着端庄娴静的姿态,竟然吃了两碗饭。

饭毕,下人上了茶,众人到阁楼外的凉亭上看风景,李清风懒懒道:

“沉渊令的故事,速速讲来。”

众人面面相觑,秦天远示意高天通发话。

高天通正身而坐,一本正经道:

“这沉渊令,是鬼兵统帅的兵符。”

“鬼兵?就是舅舅所统帅的将士?”

“小家主没听过?”

“小时候下伏灵山历练,便听过说书先生说起,大渝州北面有阴山,鬼兵常出入,生人有去无回,所以那里无人问津。”

“阴山便是此处。”

“什么?我竟然到了阴间来了?”李清风半开玩笑道。

“小家主,我等原本在二十年前便死了,蒙主帅庇佑,苟活至今。但明面上已经死了的人,岂不是鬼吗?为震慑四方,所以成为鬼兵。”

“为何说明面上死了?活着还见不得光了?”

“我等的确见不得光,属下先把这鬼兵的故事告知小家主吧。”

高天通面目严肃,除了李清风外,其余人都有些严肃。只听高天通娓娓道来:

“宝木国开国以来,鉴于前朝灭国之训,历代君王对武将都防如猛虎,原来的刺史失去权利,只剩虚名。这事本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到现在官家即位,我朝已经外患严重,但朝中要求守关的战将屡屡更换,致使兵不识将,军纪涣散,凡是有点能耐的主将,皆因功高震主,要么远贬不毛之地,要么解甲归田,要么……死无葬身之处……”

“左右相为首的一干文官把持朝政,官家偏听偏信,武将已毫无地位可言。”

“正是这种情况下,丹西与夏鹘在西边及北边对我国虎视眈眈,屡屡进犯。”

“你的外祖父及祖父本是宫中御医,颇得当时的官家赏识,临危受命,命为抚北将军及副将,去北面朝州守关。

“御医?也能带兵打仗?”李清风惊呼出声。

“同时受命的还有户部侍郎段宏玉,便是您夫君的祖父,命为抚西将军,去西州守关。”

“为何不从兵部调人?”李清风又插话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