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75章 整活及五大农书

第75章 整活及五大农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确定大家记得差不多了,虞美人看了看时间,决定再放个视频,给大家放松放松脑子。

犹豫半晌,虞美人果断戳开自己最近新增的“历史”备忘录。

点开迫害“龙凤猪”的恶搞视频。

反正她这几天算是想明白了,这几期天幕下来,自己隐藏的前三千古一帝,怕是已经被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那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上视频。

视频时间短,虞美人就算连续播放了几个视频,三位帝王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七八分钟时间。

但内容却极其丰富。

比如,有把龙凤猪三位皇帝在游戏里的脸p到鬼畜歌曲跟舞蹈上的。

有秦王绕柱。

阿珂刺秦王。

还有各种小说里猪猪陛下的百般追妻火葬场。

以及二凤陛下哭包集锦。

画面之清晰,内容之详尽,八卦之丰富,让各朝代众人叹为观止。

更让三位当事人当场裂开。

你永远不知道,在这短短的,不到十分钟里,让三位千古一帝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秦朝。

嬴政扶额。

亏他还以为他应该不会被天幕迫害的。

果然,他就不应该对天幕抱有太多的期待。

比秦王绕柱更离谱的是什么。

是阿珂刺秦王。

在另一时空,还没来得及刺秦王的荆轲捂着心脏的手在颤抖。

天幕怎会如此丧心病狂,这让他如何能见人?

怎会如此!

汉朝。

刘彻的表情就是一整个裂开。

他怎么就追妻火葬场了?

而且,他刚才是不是眼瞎了,或者耳聋了。

不然他怎么听见有人叫他猪猪陛下。

刚才感觉到的,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源头,他大概是找到了。

就是天幕!

但并不是很开心怎么办?

天幕还真的是要么不提起他,一提起他就是一鸣惊人。

唯有“呵呵”二字,能完美表达此刻的刘彻是何等心情了。

唐朝。

李世民此刻整个人都陷入到“二凤竟是我自己”的恍惚感。

他是真的好奇,后世怎么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

多幼稚啊。

而且,他虽然爱哭,但画画像,做那什么…表情包,就大可不必了。

还有,虞姑娘啊,他李二凤好歹也是千古一帝啊,给点面子好嘛。

这大喇喇的放出来,多伤人自尊啊。

不过,刘猪猪,噗嗤,哈哈哈哈哈哈。

……

对于伤害到三位帝王的行径,虞美人十分有发言权。

虞美人:我也不想啊,要怪就怪你们自己太聪明吧。

这还玩什么,不如直接恶搞一波。

想是这样想的,但正事还是不能忘。

[休息时间结束,我们接着回归正题。

我们回忆一下之前讲过的内容,远在海外的高产作物,粮食增产的小妙招,五色土以及肥料的进步。

在讲过的这些内容中,特别是讲肥料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注意到,我们引用了很多古籍的内容。

我们在这里引用的,就是从古代记录传承到现代的古代农书。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话题,古代农学家及农书。

这两个词都非常简单,意思一听就懂,研究农业的专家,和研究农业的书籍。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无足轻重。

相信大家处封建王朝中,比我更清楚你们那个时候,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论。

能识文断字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一天到晚与黄土为伴。

很少,但不能说是没有。

而这些逆流而上的人,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抬头望天,在月亮上,在璀璨星云之上,也在历史书上,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因为他们是真正为民请命的人。

所以,我在想,如果要谈古代农学,总是绕不开他们的。

就像谈到我们现代人能吃饱饭,总是离不开袁爷爷一样。

他们都是又可敬,又可爱的人。

他们不应该没有姓名,也不应该被我们忘记。]

各朝代人听着,听到天幕要谈人和书而不以为然的态度都收起了。

觉得天幕说的是对的。

那些写这些书的人,总结这些经验的人,确实是帮到他们了。

他们应该知道是谁的。

而且,袁爷爷到底是谁啊。

这是天幕第二次提起这个人。

为什么每次都是那种怀念又悲伤的口吻。

真让人好奇。

一定是个很伟大的人吧!

这样想着,各位面的人在听天幕接下来的内容时,没忍住更加认真。

……

[历朝历代,我国都是个农业国,土地是根本,相信这话应该没人能否认。

是以,我国在农业的归纳与研究这一方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无疑都是走在最前沿的。

据统计,历朝历代中,中国古代的农书共有500多种,流传到我们现代的有300多种。 ]

一码归一码,虽然有些事情,儒家干的真的不咋地,但我国古代在农业中的研究成果还是值得认可的。

[而在这300多种农书中,最实用,流传度也最广的,要数《泛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这五本书了。

这五本书,也被统称为“五大农书”。

在整个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学,更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

和中医学、天文学以及算学并称与世。]

虞美人一连串科普下来,直接给众人干懵逼了。

掰着指头仔细算来算去,都没想明白,自己的知识到底有没有500本这么丰富。

大概是没有吧。

而且,500本,是真的不少了吧。

……

[大家可能也觉得,500本是真的不少了,感觉已经很多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才这么多。

或者我们缩小点范围,从秦始皇的统一开始算。

两千年时间,才只有500本书,这合理吗?

你们再看看那些儒家着作。

那真的是写得跟印刷的一样多。

这完全不合理好嘛。

就我们现代,一年研究的,就不只这500本了。

就这样,大家还觉得不少吗?]

虽然,是有点不一样吧,但不管了,能表达意思就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