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奇书金瓶梅

第三百九十七章 奇书金瓶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奇书金瓶梅

随着金瓶梅在大明周报上的不断连载,剧情也在稳步推进着。

一个个奇女子一个个复杂莫名的人物,接连不断的登上了舞台,而后贡献出一幕幕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可看的时候,或许觉着有些离谱,但细细一想,却又觉着理所应当。

仿若这人就该是这样才正常一般。

毕竟,谁都知道,有些话人们平日里喊喊也就喊喊了,归根结底人还是自私的。

真要是没点好处,谁乐意当官儿啊。

都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可这两样是真让人快乐啊。

金瓶梅这本书,奇就奇在内里压根找不到一个正派。

似乎所有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贪财的、好色的、揽权的、狡诈的、伪善的……

可以说,在刚刚经历过三国、水浒洗礼,看到了名士风流、猛将风采、兄弟义气之后,猛然间看到这么个故事,一众读者无疑是非常新鲜的。

尤其是书中那一段段场景、故事的描写,真就仿若是他们身边正在发生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一般。

也正是这种深度的吸引力,让金瓶梅的口碑、名气可谓是看不到极限一般的势如破竹的狂飙突进。

而原本岌岌可危的口碑,在解缙于青楼那番“奇谈”传出来以后,反倒是猛然间又抢救回来了。

这时候人们不说这金瓶梅俗不可耐、淫秽低俗了。

这书,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奇书,是不可不读的经典。

这说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播得也是越来越广,以至于身在宫中的朱元璋都一不小心听到这说法了。

“宋利,这金瓶梅是那大明周报上的?”

“那咱怎么没见着呢?”

宋利眼见着朱元璋发问,他赶紧躬身答道:“皇爷,您有日子没看那大明周报了。”

“当时您的原话是这报纸办得远不如放在惟庸手里的时候,看起来啥意思都没有,还不如不看!”

宋利能在朱元璋身旁伺候这么些年,最厉害的一个本事就在于他能记住朱元璋所说的话。

哪怕只是几个月前随意的一句话,但凡他听见了,他就能记着。

看似这些事儿颇费心神,可真冷不丁这么露上一手,那可就太出彩了。

这不,朱元璋闻言颇有些尴尬的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而后装作不经意的说道。

“嗯,那想必是报社这帮子人从哪里知晓了咱的评价,这是知耻而后勇了啊!”

“这样,你把最近咱没看的那些报纸都搬过来,咱得好好看看,到底这金瓶梅写的什么玩意儿。”

“咱在这深宫之中,居然都能听到不少人议论这个,难得啊!”

宋利闻言躬身一礼,转身就去一旁的偏殿里搬报纸去了。

朱元璋最近确实没兴趣看报纸,但宋利不能因为朱元璋一时不看就不准备啊。

再说了,反正也不用宋利辛苦自己去弄,报社本就会第一时间送到宫中来。

因此,哪怕朱元璋一时没看,宋利也不用多做他想,直接就能拿出厚厚一沓报纸来。

里面按照时间顺序,早就堆放得整整齐齐。

抱着厚厚一沓报纸,宋利直接送到了朱元璋眼前。

朱元璋最开始时倒也没怎么在意,可等到他看到这第五回后,瞬间老脸一红。

“这…这…这是啥啊!”

朱元璋怎么说也是后宫佳丽众多的猛人,吃过见过的不知繁几。

对于这风月一事,倒也不能说不熟悉。

甚至春宫图什么的,他早些年就见识过了。

可他还是头一回见着这么赤裸裸的讲述风月之事的。

关键是,这玩意儿写得还真挺有意思的!

可朱元璋这惊讶了一下以后,不说话了,一旁的宋利忍不住了啊。

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听朱元璋吩咐跑腿、干活,这朱元璋明显有事儿啊,他不赶紧问问帮主子解忧,那他岂不是白干这近侍的活儿了?

“皇爷,可是这报纸有不妥的地方,老奴替您走一趟那大明周报社?”

朱元璋闻言一怔,而后挥了挥手道:“这倒不用!”

“咱就是猛然间看到这里间写着的这些个风月之事有些诧异罢了!”

“咱还是头一回把这些个闺房之事堂而皇之写出来还写得栩栩如生的。”

“对了,这书这么写,那帮子酸儒居然没破口大骂?”

“他们平日里不是最喜欢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吗?”

“这种有辱斯文的事儿,他们自己可都是得偷偷干的,如今居然被人写到书里边堂而皇之的刊载在了大明周报上,他们没闹腾?”

宋利嘴角微微一扯,而后沉声道。

“最开始时,倒是闹出了些许动静,可近日有今科新晋探花郎解缙在青楼醉酒谈金瓶梅,倒是为这本书翻了个案。”

“在他看来,这书固然嬉笑怒骂、酒色财气都写了个全,可实际上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警世良言!”

“嗯?”

朱元璋疑惑的哼了一声,而后面色一肃,重新打开刚刚放下的报纸重新看了起来。

既然这话能流传出来,还能让士林之中的多数人认可,那岂不是说,这解缙说得很有道理?

警世良言?

咱再看看!

朱元璋第二回翻开手头的报纸,倒也没跟之前一般一惊一乍了。

他放下原本对于那些风月场景的激动,反倒是细细看起了内里的故事、判词以及任务的各种做法。

而看着看着,他那脸色就有些不对了。

怎么着,感觉这书写的就好像是大明啊。

作为一个勤政并且执政能力超强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整个大明无疑是非常了解的。

这种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官员或者政务,而是真正对民间疾苦、朝堂弊病等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也正因为他知道这些,他看着金瓶梅里的内容就格外的刺眼。

这特娘的不会说的就是咱大明的事儿,而后借大宋时候的故事来警醒世人吧?

不得不说,这想法一冒出来,朱元璋就压根放不下去了。

他或许还没确认,但有一点他倒是颇为认可。

那就是这书,绝对是一本奇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