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江月年年照我卿 > 第33章 睹物思人

第33章 睹物思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江月年年照我卿!

宋卿月怔了须臾,一拳轻捶到宋玉书肩头。

“宋玉书,你出息了啊!你这是鱼跃龙门登了天吧!”

此前她还骗柳无恙,说表哥在太医署当差,眼下看来也大差不差!

宋玉书赧然一笑,扇着扇子,自谦道:“借了恩师的光罢了!”

“怎么说?”宋卿月吃着扁食问。

宋玉书摇扇的手停下,望着面前跟小乞丐般的宋卿月,幽声:“……我说过,你哪记得!”

跟恩师学术十年间,他每年寻遍由头,死活也要抽空回东阳一趟。

若非恩师器重,疼他有如亲生,只怕早被撵出师门。

一个来回在路上消磨两月时间,他只为一见宋卿月。

便是宋卿月同他骂骂咧咧、打打闹闹数日便又起程,心中却觉日子有奔头。

他自幼父母双亡,无所倚仗,就盼着快些闯出名堂,也好向恩重如山的叔婶提亲。

宋卿月年少,性子又粗,浑然不察他的心思,他心中却铆着一股劲。

只可惜五年前,宋卿月却迷上了那个晏元良。

宋卿月给他去信,提及晏元良,将晏元良夸成了一枝花。

他心急如焚,特意抽空赶回东阳。

可待他遥遥一观晏元良,遂将放在宋卿月身上的心思收拢一尽。

晏元良确如宋卿月来信所书。

其人俊美无双,仪态温雅,又出自东阳望族,虽然落了魄,却非他能企及。

后来,当收到宋卿月喜帖,他终究还是不愿面对,只托人送去厚礼。

无儿无女的恩师去世后,医馆需要他支撑,便至此不再回东阳。

宋卿月浅啜一口酸汤,静看出神的宋玉书,笑道:“说话又不费力气,再说说呗!”

可时间不容二人细述,街上“通通”作声的闭门大鼓已经敲响。

宋玉书一掏袖子,取出数枚铜板放在桌上。

一看她才吃了小半碗的扁食,便道:“别吃了,六百响闭门鼓敲完前得回家,走吧!”

宋卿月抬袖一抹嘴,一看桌上铜板,仰眸问:“宋玉书,两吊铜板、三钱银,能在上京活几日?”

宋玉书放下团扇站起身,“若是吃喝加上住店,节省些,应能活个十日!

宋卿月心下稍安,可当她往袖兜里一探,却发现余下的钱尽在自己身上!

她那颗竭力稳住的心,立时又乱了!

柳无恙无声无息离开,身无分文,眼下又临宵禁,他当何安?

食肆里的伙计开始收整,准备打烊,容不得食客久留。

待回到杏芳馆的后院,她呆呆站着,一动不动。

“卿月?”

于前头领路的宋玉书察觉,停下脚步等她。

“表哥,若一个人身上分文不名,又遇宵禁,如何安身?”

“宵禁后,只是不能于街上行走,内间里坊倒是可以容身。只是,身上没钱却难办了!”

宋玉书见她两目空洞,又轻声:“此前听你说,有人陪你来的上京,你是担心那个人?”

宋卿月静望眼前灯火融融的庭院,轻一点头。

医馆后院是一丛四合的院子,由四围的雕花连廊接起。

即便不大,于这寸土寸金的上唐国都内,也价值不菲。

合围的院子里,假山湖石错落,旁边一簇翠浓欲滴的芭蕉树,其下是香气正浓的月月红……

她算是有了落脚处,宋玉书还疼她如初,可那个流落街头的人,会向何处安身?

宋玉书望了望院子上空的天穹。

月似玉轮,繁星如昼。

一指院中花开正艳的海棠树,他道:“就在院中纳凉吧。你没吃饱,我去给你弄些吃食,还有许多话要问你!”

“嗯!多谢表哥!”

宋卿月轻应一声,向海棠树下的石几走去。

宋玉书望她的背影须臾,转身离开。

比起“表哥”这个称谓,他更喜欢宋卿月直唤他的名字。

海棠树下,石凳满积红粉粉的海棠花瓣,宋卿月径直就坐了上去,丝毫没意识到应该拂去落花。

待她反应过来,却不愿再动。

与柳无恙风餐露宿两月余,她习地而坐,偎石而眠。

便是让她倚着当街的墙根打盹,便是面前人来人往,她也习以为常。

眼下虽有富院华屋可容身,却偏偏少了一个人……

待宋卿书将一盘西瓜,赤豆糕,凤尾酥,荷花酥等糕点放在她面前时。

她终于眼中噙了泪。

她是有吃有喝还有屋住了,可柳无恙呢?

虽此前在宋玉书面前哭了一鼻子,可此时的难过,与那时的伤心不同。

怕自己失态,她扭头避开宋玉书无声默看。

一只手伸到她面前,宋玉书将自己的绢帕递给她。

“夏时夜长,你我二人有的时间慢慢聊。想哭就哭吧,别逞强!”

话音刚落,得了准许,她推开宋玉书递来的绢帕,伏在石几上压抑低泣。

宋玉书也没扰她。

将凉茶给她斟好,再给自己斟了一杯,这才细细说起自己的事。

他八岁那年腹涨如鼓,表叔、也就是宋卿月的爹,带着他遍寻良医诊治不能,最后投医于恩师门前。

因他对用过的药材过目不忘,恩师一问便对答如流,大感讶异。

恩师便向表叔索来他的八字,认真掐算后大喜,说他命带三重“天医”,天生是行医的好料子。

又掐算出,他的八字与自己八字极合,遂向表叔建议,邀他投学于自己门下。

因而有了他后来的际遇……

十三岁那年,恩师因声名外在外,有贵人寻来要恩师往上京诊病。

他便随了恩师一同前往,自此便留在上京。

恩师入宫给贵人调身治病,回回都带他在身边,那位贵人因此对他也熟悉。

恩师无儿无女,逝世前,将医馆连同屋院都留给了他。

同时留给他的,还有那位宫中久治难愈的贵人。

宋卿月渐渐听入了神,也止了泣。

前面宋玉书拜师的事她知晓,只是第一次听他讲起细节。

倒是宋玉书提及随恩师入宫诊病的事,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抬起红通通的眼睛,拿了一块荷花酥,她一面吃一面问:“惠妃?可是那位二皇子的母妃?”

见她终于止了泣,宋玉书便笑开了眉眼。

但又听她提及宫中贵人,笑意便又敛去。

轻叹一声后,他道:“是靖王-即墨江年的母亲。她看似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却是个可怜人!”

可怜?确实!

此前在郦阳城时,她听王通判说了几嘴。

眼下靖王犯了谋逆大罪,只怕那位惠妃处境艰难。

但她却有一事不解,皇宫内有太医署,哪会缺少妙手良医?

可听宋玉书所言,这位惠妃向外求医竟然十多个年头。

宋卿月用手指抹去唇连糕渣,轻问:“那位惠妃有病为何不向内求,偏向外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