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21章 刘备是昏君?

第21章 刘备是昏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刘备夷陵之战差点败光家底为什么没有人称他为昏君。

网上有人这么说:

秦始皇如果看到秦二世,会生气地抽出太阿剑来砍他。

李世民如果见了李祝,会叹息的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抬头看向天空。

赵匡胤如果见了赵昊,会一脸慈的看着他说:“已经尽力了,孩子。”

铁木真如果见了元顺帝,会笑着说:“回草原也挺好。”

朱元璋如果见了朱由检会把他一顿毒打然后再骂一顿,但是最后也会欣慰的说:“还是有一些骨气的。”

努尔哈赤如果见了溥仪会感慨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所能理解的了。

只有刘邦见了刘备会自豪的说:“你没给祖宗我丢脸,让大汉四百年又来一个体面的退场,还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浪漫故事。”

秦始皇看着自家的秦二世,再看看大汉四百年,“传胡亥”。

自己的一一腔怒火总是要有发泄的地方。

刘邦也是看得开,四百年后,自己不愿意又能咋滴,不过这个叫刘备的刘家子孙倒是真的不错呢。

刘备此时是最兴奋的,自己没有辜负刘氏子孙,只是未能光复汉室,实在是自己遗憾的事情,也只能说大汉气数已尽了。

隋朝杨坚有些不大高兴,和独孤皇后吐槽着怎么没有提到自己。

秦汉、唐宋元明清的皇帝,还在位的皇帝看到自己皇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不知是庆幸还不算太丢人还是该悲伤我朝就这么没了。

所以王朝末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不少正准备大展身手的大臣和皇帝也是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先是高兴刘氏子孙这般给力,不过片刻反应过来,上面说的都是亡国之君吧,所以自己对这个皇位是怎么没来。

是将来的自己没有了吗?自己真的好惨啊,就没有为朕效命,真心匡扶大汉的嘛?

曹操和孙权对于自己的对手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也是惊叹不已,真的是没有想到呢。

(刘备给了数百年的汉朝最后的体面。

他是大汉最后的骨气了,怎么说也比刘协强多了。)

刘协看到这句,很是难过,自己空有心,却无实力,只能屈于这些乱臣贼子手下,做好一个傀儡,与此相比,刘备倒还真是比自己强多了。

(纠正一下,大唐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不是李世民噢,只不过唐太宗李世民更加耀眼,李渊真不愧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了。)

李世民看到这句话倒是有些自豪,看来自己做得还算不错,想到还在太极宫的父亲,心里有那么一丢丢的愧疚。

不过此刻的李渊并不是那么需要,想到如今的处境,也懒得发脾气了。

(刘备给大汉长脸,然后刘禅丢光了。)

(刘禅怎么了?一州之地能坚持那么久,诸葛亮都打不败的司马懿,刘禅撑了几十年呢,只是最后投降了。)

(不管谁当皇帝,蜀汉都不可能赢,刘禅并不笨,诸葛亮打了几十年都没有打赢。)

(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是个刚烈的,宁死不降,也算是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知道刘禅投降了,刘备气的想要打人,一众将士规劝下才消火。

不过自己的孙子倒是个好样的。

刘禅在位期间,诸葛亮看着天幕,又看着刘禅。

自己是了解刘禅的,刘禅不差,只是如此乱世,平庸就是罪啊。

刘禅看着自己相父的脸色有些慌张,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相父”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诸葛亮也是不忍心责怪,“陛下不喜欢做皇帝吗?”

刘禅眼神有些躲闪,不敢回答。

诸葛亮看着刘禅严肃的说道:“陛下若是不喜欢的话,也要为自己找一个好的继承人。”

刘禅也看到上面说的汉北王刘谌,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的。心里也是放松了不少,对着诸葛亮笑。

诸葛亮心中叹了口气,这样也好。

(不管是夷陵之战,还是以此来抢回荆州。

刘备都是三国三大主公里最有底线的,怎么能叫昏君呢。)

这话说的曹操和刘备真的是第一个不答应,什么叫刘备最有底线,自己怎么了,怎么就是没底线了。

(朱元璋如果见了朱祁镇,会叫上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朱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也会把能叫过来的喊来狠狠打他一顿。朱祁镇是真该死啊,一脚踹断了大明的脊梁。)

朱祁镇之后的帝王不管看不看得上祖宗,都不敢做出评价。

不过朱元璋、朱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此刻又懵了。这是做了什么?

大明的脊梁是怎么踹断的,你说说,详细点说说,只要你说,我可以按你说的打他一顿。

几人又气又急,恨不得现在手里有个棍子,现在就把人打一顿。

(那曹操赤壁之战失败是不是也是一个昏君。)

曹操看到赤壁之战,想到这场战役,真是头疼。

不过自己是不是昏君是什么意思,自己可没有要称帝的意思,目前自己可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呢。

(孙权十万大军也败了,曹操败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损失不知道多少万了,难不成三国的这三位都是昏君不成?)

刘备、孙权、曹操,三人的心情也有点复杂,首先谢谢你为我们辩解,其次请不要为我们辩解了。糟心!

胜败乃兵家常事,且不提是不是君,这昏不昏庸的也不能凭借一两场战役决定的。

打败仗的多了去了,打败仗和昏君明君是两个概念。

后世之人不是这样草率吧。

(汉武帝打的十室九空,不也一样成为秦皇汉武,匈奴可是被打废了。)

汉武帝看到秦皇汉武很是喜悦,看来自己成就颇高。

“把匈奴打废了,哈哈,把匈奴打废了。”看着这句,汉武帝也不能控制自己喜悦的心情,大笑起来。

(为何后世之人一说结义,就效仿桃园三结义。能做到帝王之位能放弃一切还记得义气的也只有这位了。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

知道这段历史的后人,不得不承认刘备的义气。

刘备不是不懂孙刘联盟破灭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做出了选择。

后世之人类此的又有几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