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168章 墓志铭炫富

第168章 墓志铭炫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原来炫富是至少从唐朝就开始的了。】

天幕新视频出现了一个石碑,百姓关注点在炫富上面,心里瞬间觉得不是太好了。

后世人知道古代信息的除了已有的文献资料,民间竹简书本等,那就是有陵墓了。

【这是一块儿广明二年(881年)的墓志铭。

也就是唐僖宗李儇年其中提到“我家有别墅,在郑州原武县地界。”

能在墓志铭中显摆自家的别墅,由此可见此人的豪横。

根据墓志铭中记载,墓主卢氏出身范阳,嫁于陇西李氏,其长女嫁于荥阳郑氏,次女嫁于博陵崔氏。

这些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购建别墅。

虽然墓志铭中没有这些别墅的具体造价,但是参考现在的别墅都知道那是达官显贵才能拥有的。】

唐僖宗李儇年,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看着天幕,看时间那就是这几年才做的墓志铭呗。

这个时期的人们也从天幕上给出的光明二年和其他资料开始推测是谁。

得益于五望七姓的出名,百姓不知道,但是大家族之间细细思索一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哦~,原来是这位的墓碑被挖出来了。

幸灾乐祸之余,也担心自己的呢,有没有安静的待着没有被后人打扰到。

墓主人的子女想到,这才刚下葬没几年,实在是不好给挪动,而且即使是挪动也是一个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大部分都是葬在家族坟墓之地,所以不大好改动。

难道要给整个祖坟换地方,这个有点难,族里会有很多人反对啊。

还不如想想要怎么做才能保证不被后世之人发现呢。

毕竟后世不仅有民间盗墓还有官方认可的考古,能同时躲过这两方的人是真的不容易。

想想历朝历代的盗墓贼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连皇帝的坟墓都不放过,要是自己的被发现,恐怕死都不会瞑目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子孙后代一代都比一代强,能有后人世代看守着。

只怕也难啊!

(墓志铭上的文字真好看呢,不知道是哪位名家所刻。)

唐僖宗时期的人们笑笑,已经知道墓主人是谁,这点小事就更好查了。

(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博陵崔氏,唐朝最显赫的五姓七望在这块墓志铭里出现了四个,古代大家族的盘根错节可见一斑,难怪李唐要搞节度使来搅乱地方家族势力,可惜最后失控了。)

李世民想想让自己头疼的五王七姓,现在大唐的情况就是有他们不行,没他们更不行。

李世民在位时期的节度使真的是看不出日后那般权重的影子,不过房玄龄杜如晦两人还是接到了陛下的暗示,针对节度使的问题想想好的解决方法。

两人对视一眼,好吧,下朝之后找时间聚聚商量一下。

五望七姓的人更是点点头,对于李唐王朝想用节度使对抗自己的事情,摇摇头,

李治觉得自己对于门阀世家的处理还算可以,看来还不能停手,五姓七望的人也要出手压一下了。

想想天幕之前说过安史之乱就是那个叫安禄山的节度使挑起来的。

(这就告诉我们,人死了什么都带不走。)

这话古人不大信服,对于人死后的事情,古人还是很忌讳的,不然搞这么多陪葬品和这么多陵墓做什么。挖个坑埋个土,多方便啊,还省事。

古人摇摇头,表示不信这句话。

(不愧是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世家虽然厉害哦,但也不是固定的几个,只是几个之间一直没落轮替。)

(真正风光的也不过几代人,其他人靠着这个名望都能在当时有高傲的资本)

嬴政看着“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只觉得厚实的皇帝实在是有些无用,竟然让世家做大,还威胁到了皇权。

西汉的皇帝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宦官和外戚,世家这个时候可是还没有发展起来呢。

就是听了天幕中对于世家的危害,东汉的皇帝等人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东汉开始,刘秀对于世家氏族的扶持,刚开始是为了稳定江山。

但是江山稳定后,皇帝和臣子就是一种合作并且对立的状态了。

刘秀给了他们发展的条件,却没有制定出遏制他们发展壮大的对策。

隋朝这个时候世家,就连独孤伽罗都是出身于此,更何况这个时候杨坚一心发展,杨广疑心乱搞,对于世家,两人还真的没有谁去挥刀断臂。

就只能让这些隐患在唐朝被爆发显露出来。

宋朝的皇帝则是呵呵一笑,如果世家有害,那就只能默默感谢黄巢了,此人虽然凶残了些,但也不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元明清几朝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千年流传下来的世家,更不要说复制往昔的荣光。

明朝还好些,汉人的天下对待汉人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

元朝蒙古人统治,哪怕有个别皇帝觉得应该融入中原,但是还是主要以蒙古人的作风为主,汉人几乎没有什么位高权重的大臣。

清朝比较强大的就算是江楠地区的士族读书人了。

毕竟南北方学子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持平的。

整体而言肯定是南方学子更厉害些。

清朝的皇帝本身就担心满人太少,对于比满人更多的汉人有着天然的防备。

不管是康雍乾还是之后的清朝皇帝都不会允许这样厉害的家族势力出现,除非是皇帝为了某种增长目的默许存在一段时间。

(可惜了现在墓碑都几乎统一了,不然多少给自己想想墓志铭该怎么写比较符合自己的心意。)

后代统一没关系,古人有没有什么限制,别人写也是写,自己写也没什么反而更贴切呢。

所以,文采好,人缘好的人,接下来的时光有些忙碌也是很正常。

给自己写,给父母写,发给亲朋好友,甚至是给自己写都要好好构思一下,心里有个大致的思路。

有的也不用急着写出来给人,有新的想法了就先写了记下来。

用得到就用,也用不到大不了就自己带到陵墓里,要是不幸陵墓被后人发现或者挖了,也能让自己有机会去炫耀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