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173章 无处不在的中国人

第173章 无处不在的中国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现代社会,全球一共80亿人,一共是233个国家,其中中国就有十四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古人看着天幕上慢慢旋转的地球,地球上各个国家的分布,以及中国的地图。

除了辛苦负责记载的人员正在奋笔疾书外,其他人都是专心看着天幕。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国家名字,让人一瞬间有种当年周朝八百诸侯国的情况,没想到后世华夏居然没能完成一统,就连地图都只占整个全国面积的一小部分。

古人是有些失望的,毕竟封建王朝自古以来都是自认为自己才是老大,不管是国土还是人口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强于其他周边国家的。

认真观察地图的几人更是提出疑问,问什么不要完成统一。

秦朝打败六国完成一统,增加了秦国国土。

汉朝也没少对西域各国出手,纳入汉土的小国很多,就连匈奴的土地也收复了一些。

隋朝杨广虽然没成功,但三征高丽是实打实的。

唐朝达到的万国来贺,可不是弄虚作假,天可汗是唐朝将领一次次灭国战争中打出来的。

宋元暂且不说,明朝时期,朝鲜、琉球、安南等甚至日本都是大明的附属国家,国与国的关系中,大明王朝始终是处于领导的地位。

清朝前中期还好,甚至在乾隆时期,清王朝拥有最多的附属国19个。

当然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这些附属国家再无限制,也是要做老大了。

中国国土面积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人口总量第一,也算是稍微安慰一下古人的心了,要是两个都输了,一定能打击到不少古人。

能以这么多的地方养活十四亿人,古人再一次对现代惊叹,养活这么多人同时吃饭所需要的粮食量可是十分巨大的。

【人口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在任何想不到的地方找到我们中国的同胞。

有一句话说的好,全世界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中国人。】

古人点点头,还不错,这也算是知己知彼、打入内部了。

人多确实是力量大。

哪怕是战争,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也是没几个,更多的是比人、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一位在芬兰的网友说我以前呆过的乡下没有餐馆,有一家新疆人冒充土耳其人开的烧烤店,卖的分量很足,颇受欢迎,进店吃饭如果说中文,老板会直接拿中国字的菜单。)

(哪怕是在危险的热带雨林中穿行,也不必太过担心。有可能会在树林里遇到卖泡面和自热火锅的中国人。)

(在韩国首尔买饭用了半天都翻译器没整明白,结果老板自己来了一句“小老弟,不行的话,咱就直接说中文吧。”)

(中国的节假日,总会有很多选择出去家门旅游的,各个景点大多是人山人海的。

有人为了不去人多的地方,两个人去一个荒岛,结果等到岛上发现有两个中国人。)

(就连战乱地带甚至战争前线处都有中国人在卖饭食和饮料。)

(世界着名景点法国埃菲尔铁塔下都有中国人在卖烤苞米的,法国市中心也少不了中国人开的卖刀削面的面馆。)

(在伦敦看烟花秀,零点的时候,周围的人全都在说新年快乐,全说的中文啊!)

(在最孤独的小镇,全镇三百多人住在一栋楼里,就在这个地方,唯一的一家餐厅是我们中国人开的。)

(去了一个超级偏僻的小岛,没有想到岛上唯一的小卖铺是中国人开的。)

(有的人,在国外待了几年,一句外语都没有学会。

天天能吃到中餐,还能在中国超市买东西,根本就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在这一区域会造成的麻烦。)

古人看着天幕上各个场景下出现的中国人,渐渐能理解后世中国人简直就是无处不在的。

在国内倒是还不怎么明显,只有出了国才真正能体会到中国十四亿人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虽然天幕没有明说但是有一些人已经悟了出来,在之后形成文化入侵。

比起后世只是人去留下一些踪迹。

在古代的文化入侵可是想要以本国文化彻底取代他们原有的国家文化习俗甚至思想。

这一政策很快就通过了朝臣的一致通过。

文官这边要是能做成此事,也算是一个特别大的功绩了,如此名留千古的机会谁敢说直接就给毁了。

好好利用成全自己,让自己和家族更近一层不是更好吗。

自己进行阻止万一让史官记下来,别到时候别人名留千古,自己搞了个遗臭万年,那不还得把自己憋屈死。

还不如争抢一番,自己捞点功绩。

武将这边,哪怕是喜欢打仗的人也不去多说什么。

毕竟战争就意味着死亡,能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要知道古代这么多和亲公主是怎么产生的。

本质上还是君王和大臣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来稳定江山社稷。

不管被和亲的公主内心愿不愿意,不管其远离故土另嫁他国,还是之后被求亲的另一方羞辱折磨或致死。

总归这一举动维护住了短暂的和平生活。

哪怕是最喜欢打仗的霍去病都已经明白,自己手底下的士兵还不一定都喜欢待在军营呢。

霍去病看了一眼刘彻,又赶紧移开了。

心里忍不住好奇,倘若陛下下令愿意归家的可以返还国家,那会有很多人头也不回的离开吧。

只要殊途同归,获得想要的胜利,武将们也只能劝劝自己去接受这些。

只不过被实施这一个政策的地方有一点点惨,不过没有几个人去关心这个话题。

两方实力太大,那还为什么要杞人忧天。

两方旗鼓相当那就更不要去在乎了。

古代的一些商人已经从这些无所不在的中国人身上发现了不少的商机。

只要能赚钱的地方,还能有机会的,自己插一脚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这一会功夫,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书,想着如何实施,自己把这件事情交给谁处理好呢。

无所不在的中国人,不管后世这些人是谁的后代,不管自己的子孙后代在别的什么地方,都让古人对于这些自由出行羡慕无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