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 第173章 不进来也恶心人

第173章 不进来也恶心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出了大门,侍卫等杜唯珉上了马车便驱马离去,杜唯珉掀起帘子瞧着姜珆,直到她彻底消失在视线中。

他倚在车厢壁上缓缓吐出一口气,脑子里默默排演起接下来要做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要紧事。

他什么时候才能再得空,回到那个朴素而快乐的北宅中呢。

皇宫。

皇帝在御书房心不在焉地翻着科举的卷子,听到外头小太监报“诚王来了”,这才放下答卷,轻轻哼了一声。

杜唯珉一个人进了殿,嬉笑着行礼道:“参见皇兄,好久不见,皇兄精神健硕,越发年轻了。”

“呵,可不是好久不见,你出京办差一个多月,回来躲懒就躲了一个月,朕瞧着你才养得心宽体胖,连朕传你进宫都见不到,哼!”

皇上端起茶盏,茶盖把盏沿敲得乒乒响。

杜唯珉没事人儿一般上前道:“臣弟哪敢躲懒,人虽然没来,事情可一件都没耽误,皇上也得体谅臣弟这一趟辛苦啊。”

说着他扫了一眼御案上那一沓考卷。“还未恭喜皇兄又要添新门生了,近几个月朝廷空缺不少,皇兄这下可以多挑几个大才历练了。”

“少扯开话题,朕问你,东绥国那帮小人可是看我大晏今年又有水患,按捺不住了?”

皇帝的眼神凌厉起来。

东绥国地处大晏东边,国土不大,人也不多,且国内山势太多,大半人口都只能靠海捕鱼为生,所以国力并不强盛。

但他们骁勇善战,十分羡慕大晏的海岸线绵长,沿着海岸线内陆的地势也平缓,又能捕鱼又能种植,眼馋得很。

因此东绥国总想侵扰大晏的国土,一旦积攒点家底就要试一试,打赢了烧杀抢掠,打输了就地讨饶,然后从头再来。

两国就这么磕磕绊绊一两百年,搬不走,灭不掉,东绥国就像一只蛰伏在家门口的老鼠,不进来也恶心人。

自几十年前,大晏西北双线作战大获全胜后,周边这些小国都老实了很多,东绥国也只敢悄悄摸摸做些小动作,不敢明面上进犯了。

但这几年金河泛滥,大晏国库日渐空虚,东绥国那帮老鼠恐怕又膨胀起来,忘了昔日被痛打的时候了。

说到正事,杜唯珉也收敛了不羁姿态,他禀道:“是有些小动作,东绥派人偷偷潜入边境,抓了当地县令的女眷,想以此要挟他到时里应外合,暗中开城门让东绥士兵进来。”

“还好臣弟去得及时,人已经救回来了,潜入进来的人也全都处理干净了。”

皇帝点点头,“是谁干的?”

“主使的人还是辛陶。”

“又是他。”

皇帝冷哼一声。

辛陶是东绥皇室旁支子弟,但因生母出身卑贱,父亲也从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因此他只是徒有这个名头,实际上却是从小受人欺辱,比地上的烂泥都不如。

长大后的辛陶阴鸷狠辣,手段残忍,便专门为东绥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以此换来朝廷的重用、奢靡的生活。

其中,如何侵犯大晏,从富饶安乐的大晏身上活活咬下一块肉来,一直是他的重中之重。

杜唯珉与辛陶交手过几次,每一次都能见识到这个人的疯,但每一次都能挫败他的计谋,压他一筹。

因此两人早就已经结下了梁子,实属生死仇敌。

杜唯珉轻笑道:“这次臣弟没有放过他,他中了臣弟的埋伏,断了一条左臂,脏腑中了几刀,伤势极重。”

“就算不死,也要养好几个月的伤,将来说不定还是个废人。”

“想来边境可以安稳几个月了。”

皇帝这才缓和了神色,吐出一口气。

“他不过是个爪牙,死了还有下一个。东绥的觊觎之心不解决,这个阴影就散不去。”

杜唯珉点头应道:“皇兄说的是,对付这等宵小之徒,只可用武力说话,他们也只看得懂大军和弓箭。”

且必须是雷霆一击,日日这么在边境小打小闹,他们还真以为有与大晏一斗之力。

皇帝默默叹了一声。

他何尝不知,大晏二十多年太平都是因为二十多年前那场大战的余威保着,还能保多久,谁也不知道。

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不仅仅是人,是马,更加是钱,是铁。

以大晏如今的国库状况,实在是不能擅动兵戈。

再想到太子一心依靠母族冯氏的文官集团,对武将大臣都不屑一顾,皇上心里的担忧就更重了。

“七弟,依你之见,东绥这一次可还会有后手么?”

杜唯珉顿了顿,神情变得更为严肃,“回皇兄,臣弟这次确实觉得有些不安。”

“哦?为何?”

“辛陶此人臣弟很了解,凶、狠、疯,办事不讲章法,他以往为了混进国内,杀了边民全家冒充的事数不胜数,但从不曾用过什么计谋。”

“这一次虽然臣弟也识破他的伪装,可臣弟反复思量,觉得绑架县令亲眷要挟这种法子,不太像他做得出来的。”

“他没那个脑子,也没那么好的耐性。”

皇上狠狠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有人给他出谋划策?”

“皇兄圣明,年初东绥老国君逝世,新国君年仅二十,不过几个月就能压住一众老臣和那些不安分的叔伯,东绥朝廷没有大乱,此人的手腕不可小觑。”

而杜唯珉没说透的深意是,如果辛陶此举真是东绥新国君授意的,那这一次绑架要挟,就应该只是试探,而非真正的计划。

毕竟,国君出手,当然是有大谋算,岂会只是为了这点小利?

无论如何,两国风波一触即发,大晏都要为此做好准备。

“皇兄,臣弟已在边境布置了两倍人手,日夜盯着东绥的动静。”

皇帝一动不动地默了片刻,许久才缓缓地点了点头,“朕明白了。”

继而又是一阵沉默。

杜唯珉自己去罗汉床上倒茶喝,也陪着皇帝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皇帝心中的挣扎,为战事做准备,意味着启用武官大将,也意味着与太子意见不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