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姐妹齐心,良田万顷 > 第260章 圣旨到啦!

第260章 圣旨到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姐妹齐心,良田万顷!

接下来的日子,长流村的男女老少都忙疯了!

与之前被动得修建房子,以及习惯性得每年一度的春耕不同,他们对眼下所干的活计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热情,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仿佛他们掘开的不是土地,而是新的美好生活。

买了辣椒苗的村民,在王丽雍的挨家挨户指导下,知道辣椒喜温、喜光、喜水和喜肥。每一户都将家里光线最足、排水最好、土地最肥的田地挑出来,作为之后栽种辣椒的基地。不仅如此,他们还卯足了劲烧草木灰和堆各种农家肥。于是,大到往山上割各种草植晒干,小到将村里大道小道的枯枝落叶扫走,主打一个捡光和烧光。

因为大家的积极行动,长流村的村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干净,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另一茬陷入疯狂劳作的村民,就是已经圈了地准备种果树的村民。

果苗的采购不需要他们操心,他们已经将需要栽种的苹果树数量汇报到村长这边,村长汇总数量后,由他作为代表去跟洛河村袁青山谈购买果苗的事情,争取谈个最低价。

他们只需要开荒。但是,开荒却很难。因为圈下的都是荒山,地形不似平地那般容易开垦,地表覆盖着茂密的杂草、灌木、树木等植被,还可能有各种野兽威胁。要把这些障碍清除掉,并把土壤改良成适合耕种的状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当初,王展丰一家开发小荒山,断断续续也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村民们见锄头和砍刀收效甚微,就直接用火烧荒。不仅快速消除了那些碍事的植被,而且还为土壤留下了草木灰肥料。那一阵子,长流村的上空都被飘舞的烟草灰占据,能见度都降低了不少。

好在,烧荒的持续时间只有七八天,长流村的空气慢慢恢复了以往的清新。

烧荒结束,并不代表开荒的结束,接下来的开垦才是最辛苦和耗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体力和耐力,村民们扛着拎着用锄头、镰刀、铲子等工具,把土地翻松、平整、除草、施肥……

有时候不凑巧,自家圈的那块山地比较贫瘠,那就得绞尽脑汁到处找肥料,什么粪肥、饼肥、泥肥等,只要对提高土壤肥力有帮助的,他们就各种找门路弄来。

有时候遇上被烧家的野猪上门挑衅,那正好,大家最近肚子里头都缺荤腥,一拥而上,一头都不放过,回村后宰猪开席同乐。

长流村的氛围,因为奔赴美好生活的共同目标,前所未有的融洽。在这样的和谐中,一队人马和一道圣旨的到来,锦上添花。

霍知县在县衙先接到了传旨太监这队人,连忙将包捕头还有李信昌派过来长流村,让他们赶紧通知王展丰一家准备接旨。但是,好巧不巧,王展丰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个在家的,把提前过来的人急出了一脑门子汗。

“哎呀,这王二老哥,都跑哪里去了,不成,我找我爹去,让他发动大家找人,不然,等传旨的人到了,这接旨的人不在,那可真是闹笑话了!”李信昌拍了好久大门不见回应,有些急躁了。

包捕头连忙抓住他的手,一边回忆一边问道,“信昌老哥,大人说接旨要准备香案,还有啥来着?咱们不能光找人,还得准备其他呢!”

“准备香案,点燃清香。还有,还有让王二哥他们一家子沐浴更衣,穿上最好的衣裳,以示对皇上的尊崇。最后,让全村人一起听旨,同沐皇恩。”李信昌一字不漏得将霍大人交代的话复述了一遍。

包捕头恍然大悟,赞道:“哎呀呀,对对对,换衣服,还有同沐皇恩。信昌老哥不愧是读书人,这记性就是好。”

李信昌此时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得,再晚些就要热熟了,哪里听得进这夸赞,用力挣脱包捕头抓着自己的手,满脸浮躁说道:“哎呀,这会子,你咋还有心情闲话,赶紧的吧,跟我找我爹去,回头你就跟我爹去找人,香案这些事情交给我!”

包捕头“哦哦”应了几声,便紧随已经拔腿跑的李信昌身后,直接往村长李义善家奔去。

这次,他们两个运气还好,村长李义善在家。这程子,他联系完果苗的事情后,每天还要爬高爬低盯着大家烧荒,生怕村民们一不小心把山火整大,造成人员伤亡就不妙了。好不容易,烧荒结束,开垦有序进行,他才恢复了之前悠哉悠哉的生活节奏。

这会儿,他正待在书房算账,就听见外头大儿子急切的声音喊着,“爹,爹,你在哪儿?”

李义善正算到要紧处,被这么一打岔就记混了,眉头微皱,冲着房门口吼道:“叫啥叫,叫魂吗?你爹我还好好活着呢……”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李信昌身后跟着包捕头进来,李义善察觉有外人在,连忙闭嘴,他大儿子可是县丞,人前他还是很给面子的。

李信昌正兴奋着,毫不介意被包捕头发现他是个爹管严,来到他爹跟前,嘴巴突突往外冒话,“爹,京城来了传旨太监,是给王二老哥一家的,应该是奖赏他们在战事中的贡献的,赶紧的,你发动大家找找,他们一家子都不在,传旨太监可要到了!”

李义善被这话吓了一大跳,手中的毛笔直直往地上砸,在干净的石砖上落下墨色的一笔,不过,他却毫不在意,一把抓过大儿子的手高声反问道:“啥?圣旨?咋长流村要接圣旨啦?这可是立村以来头一遭呀,是大事呀!回头我得记到咱们长流村的村史里头,让后人瞻仰瞻仰!”

说完,他丢开儿子的手,原地转了几圈,似乎被这消息整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李信昌忍不住朝天翻了个白眼,真得,他觉得自己心太累了,就没一个能顶事的,他连忙提醒道:“爹,赶紧敲锣打鼓,让村民们找王二老哥一家人吧,传旨太监要到啦!”

“哦哦哦,我知道啦,我立刻去办,去找人!”村长说完,甩开膀子就往外跑,全程再没多看包捕头一眼。

包捕头眼看着村长李义善跑远,有些愣住了,李信昌转身一看,气得直跺脚,“包捕头,你倒是跟着我爹去找人呀!”

等到包捕头跟上去,李信昌才吐出一口气,小声道:“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得是我!”说完,他一甩袖子,转身准备东西去了。

村里的锣声敲响后,很不同寻常的,出门瞧热闹的村民极少,不是行动不便留守家中的老者,就是干不了啥活的小童,连以往经常待在村口“情报中心”的妇人们也不见踪影。

村长转悠了一圈后,才突然想起来,一拍自己脑袋,“哎呀,我差点忘了,这会儿,大家都在山里田里头忙活,我搁村里敲锣,他们也听不到呀!”说完,他瞄了一眼身旁的包捕头,指了田地的方向,“包捕头呀,咱俩还是分两路找人吧,你去那边田里头,我去山那边。”

包捕头点点头,呲溜一声跑了。不久后,两人虽然没有第一时间找齐人,但是多了许多热心村民帮忙,他们开始漫山遍野喊着王家人的名字。

王展丰和苏玉琼倒很好找,他们分别都在自家田地附近,一面监工一面干活,听到村里人的呼唤时,忙从田地里拔腿出来,询问啥事。紧接着,惊讶、喜悦、紧张……各种情绪纷至沓来。

在村民们的簇拥下,他们两人快速往自家屋子赶。路上遇到村长后,在他的追问下报出了两个闺女的行踪。

“小雍去小荒山看辣椒苗了,小容应该在辣椒坊,说是今天第一批新品发货,去盯盯。”

苏玉琼的话音一落,不需要村长再跑腿,立刻就有机灵的村民分出两队人流往辣椒坊和小荒山去,瞅那架势,就跟要找人寻仇干仗似的。

王展丰新家门口,李信昌抱着香炉和桌布等物料候着,他的神情很焦急,就怕来不及布置现场,到时候接旨流程不顺利,霍大人说不定就觉得他不堪大用,把他从知县候选人中剔除了。霍大人已经接到了上任知州的旨意,上头说接任的人由他举荐,这可是他离知县之位最近的一次,可得把握好机会……

正乱糟糟想着,另一头乱糟糟的人群也涌了过来,他定睛一瞧,前头赫然就是王展丰和苏玉琼,两个人撸起的裤管还没放下,鞋子腿上都是田泥,还有,上半身和脸上也挺埋汰的,他在暗暗叹了一口气,心道,“幸亏霍大人让我提前过来叮嘱王二哥他们收拾,否则这副样子见京城的贵人,那可真是太丢长流村的脸了。”

他迎了上去,语气急促,“王二哥,王二嫂,赶紧的,开门,接旨得摆香案,瞅瞅,我把家里最好的香炉、桌布、香烛都拿来了。你家有合适的桌子吧?没有的话,我让人从我家搬过来。”

“有有有,桌子是有的,咱们赶紧进去。”王展丰一边回应,一边拿钥匙开大门的锁。他家如今的大门可是近五尺高两寸厚的大双开实木门,上面的锁也是上好的铜锁,不是以前随随便便就能推倒的潦草柴门或简易木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